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23949阅读:24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脂溢性脱发治疗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脂溢性脱发以男性见多,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从事紧张复杂脑力劳动的人,精神压力大且大脑消耗能量极大,为了维持生理平衡,分泌较多的雄性激素,皮脂腺分泌旺盛。头皮上的皮脂腺同其它部位相比是最发达,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泌就更多,从而为头皮上嗜脂性真菌及头螨等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得到大量繁殖。成灾的嗜脂性真菌从毛囊中获取营养并把代谢产物排放在那里,刺激毛囊和头皮出现慢性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发根部细菌生长繁殖产生一种溶解酶使发根残缺不全,发根松动,毛囊逐渐萎缩,生发功能逐渐减退,头发逐渐减少直至光秃。

历代医家对脂溢性脱发进行多种研究治疗,中西医有许多治疗药物,但对脂溢性脱发的根治还属难题。西药目前有米诺地尔生发水、安体舒通乳液等,它们用于抑制雄性激素活动的理念来治疗,有一定局限性,要长期用药,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中医有很多治疗方法报道,由于配方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脂溢性脱发是中青年人群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给予患者身体和精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药物虽然很多,但大都疗效一般,适应范围小。进口的西药不但价格贵,疗效也不是很理想,并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近几年来,国产中成药增多,但由于其配方单调、不合理,仍存在功能单一,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的缺陷。所以,人们仍在渴求研究开发一种成本低、便于使用、且治疗效果更好的治疗脂溢性脱发的药物。

本发明用于脂溢性脱发治疗的中药配方,脂溢性脱发病因病机为肝肾脾肺失调,精气血虚挟瘀,调理脏腑功能,补精气血,活血升清乃治疗大法,中医认为,肝气藏血,发为血余,肾主藏精,其华在发,脾主运化,为精气血滋生之源,肺主宣发,朝于百脉,精气血虚,血行不畅,滞而为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药剂安全、无副作用,标本兼治,治愈后不易复发,治疗费用低。。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泽泻16g,薏苡仁24g,侧柏叶16g,决明子16g,熟地黄18g,茵陈16g,黄岑8g,黄柏8g,荆芥8g,竹叶6g,桑叶6g,茯苓18g,合欢皮8g,龙胆草6g,山楂18g,蝉蜕6g,黑芝麻18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所需药材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cm为宜,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刚淹没药渣2cm的热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倒出,将2次药液混合为1剂,每天1剂,分2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配合外用:山楂50g,生大黄28g研成细末,加入75%的乙醇150ml浸泡48小时,外搽脱发及油腻部位,每日2~3次,1周为1个疗程。

发明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汤剂,选择天然药物,针对脂溢性脱发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黄岑、黄柏、茵陈、龙胆草清热利湿解毒;薏苡仁、泽泻、茯苓淡渗利湿健脾;侧柏叶、决明子、山楂化浊祛瘀;熟地黄、黑芝麻养血柔肝生发;荆芥、蝉蜕胜湿祛风,引药上行;竹叶清心;桑叶清热上浮直达巅顶;合欢皮理气疏肝以畅肝血布散;外用药物中,山楂化浊祛脂;制大黄清热通络;诸药共奏祛脂通络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汤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泽泻16g,薏苡仁24g,侧柏叶16g,决明子16g,熟地黄18g,茵陈16g,黄岑8g,黄柏8g,荆芥8g,竹叶6g,桑叶6g,茯苓18g,合欢皮8g,龙胆草6g,山楂18g,蝉蜕6g,黑芝麻18g。

实施例2:如果患者失眠,在上述组分中加首乌藤18g,百合28g。

实施例3:如果患者头皮痒甚,在上述组分中加僵蚕8g。

实施例4:如果患者肺热盛,在上述组分中加桑白皮16g,鱼腥草18g。

先将所需药材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cm为宜,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刚淹没药渣2cm的热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倒出,将2次药液混合为1剂,每天1剂,分2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配合外用:山楂50g,生大黄28g研成细末,加入75%的乙醇150ml浸泡48小时,外搽脱发及油腻部位,每日2~3次,1周为1个疗程。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脂溢性脱发护理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脂溢性脱发患者中筛选出248例,其中女性68例,男性18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2.7±4.1)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12.2±3.6)个月,诊断标准:主要症状:头发稀疏甚至秃顶;头发虽无明显稀疏,但近期脱落明显,自觉头发较前明显减少;次要症状:头皮屑增加;头发发亮,头皮油脂明显;头皮瘙痒,符合一条主要症状和两条次要症状者,即可诊断为脂溢性脱发。

2、疗效标准

治愈:90%以上的皮损处有新发或毳毛样发生长,无油腻感、瘙痒和脱屑;

显效:60%-90%的皮损处有新发生长,油腻感和脂性脱屑明显减少,瘙痒明显减轻;

有效:30%-60%的皮损处有新发生长,油腻感和脂性脱屑减少,瘙痒减轻;

无效:皮损处无新发生长或小于30%的皮损处有新发生长,油腻感、瘙痒和脱屑均无减轻。

3、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临床治愈198例,显效2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8.39%。

典型案例:

张某,男,42岁,近3年来晨起枕头上、床单上常常有数10根头发,头皮、头发油腻,洗之不去,若遇饮酒或食辛腥烈味后即有头皮发痒、头屑过多,若不及时洗头头发明显油腻粘结,无其他特殊病症及合并症,曾在数家医院治疗过,效果不见好转,检查:头顶部头发秃落,可见油腻状灰白色鳞屑,半处无发,头发油亮黏结成束,用手抓梳头发可见随手指缝有脱发近20根之多,服用本发明配方及外用配方20剂后,头发脱落已经不明显,为巩固治疗再服用5周,头发已停止脱落,过去脱落处也有新发生长,1年半后随访,除饮酒服食辛腥烈味等刺激物后,偶觉头皮发痒,稍有鳞屑,头顶部微红外,再未见有大量异常头发脱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治疗脂溢性脱发,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泽泻16g,薏苡仁24g,侧柏叶16g,决明子16g,熟地黄18g,茵陈16g,黄岑8g,黄柏8g,荆芥8g,竹叶6g,桑叶6g,茯苓18g,合欢皮8g,龙胆草6g,山楂18g,蝉蜕6g,黑芝麻18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所需药材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cm为宜,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刚淹没药渣2cm的热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倒出,将2次药液混合为1剂,每天1剂,分2次温服,1周为1个疗程;配合外用:山楂50g,生大黄28g研成细末,加入75%的乙醇150ml浸泡48小时,外搽脱发及油腻部位,每日2~3次,1周为1个疗程。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任玉乾
技术研发日:2017.09.29
技术公布日:2018.0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