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液的智能放液器及包括该智能放液器的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6762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用于输液的智能放液器及包括该智能放液器的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输液的智能放液器及包括该智能放液器的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输液辅助器具较少,主要有根据重量、红外线等输液完液后提醒的器具,功能单一,使用价值有限,没能很好地解决病人和护士看液、放液等静脉输液安全保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用于输液的智能放液器及包括该智能放液器的输液装置,可根据需要自动完成输液流程,当液体输完时,自动关闭输液管,使输液过程更自动化、智能化,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减少了医务工作人员繁琐的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输液的智能放液器及包括该智能放液器的输液装置,包括主路开关组件、至少一个支路开关组件和控制电路板,所述主路开关组件包括弹簧夹a、电磁锁a、手动开关a、光电信号发生器和光电信号接收器,所述光电信号发生器和光电信号接收器分别设于弹簧夹a的两个夹臂上;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弹簧夹a为关闭状态,所述电磁锁a包括用于限制弹簧夹a关闭的锁舌a,所述手动开关a与锁舌a连接;

所述支路开关组件包括弹簧夹b、电磁锁b和手动开关b,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弹簧夹b为打开状态;所述电磁锁b包括用于限制弹簧夹b打开的锁舌b,所述手动开关b与锁舌b连接;所述电磁锁a、光电信号发生器、光电信号接收器、和电磁锁b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联接。

进一步的,弹簧夹a的两个夹臂上分别设有微动开关a和与微动开关a适配的动作杆a,当弹簧夹a关闭时,动作杆a压在微动开关a上,弹簧夹b的两个夹臂上分别设有微动开关b和与微动开关b适配的动作杆b,当弹簧夹b关闭时,动作杆b压在微动开关b上,所述微动开关a和微动开关b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路开关组件至少有两个,每个支路开关组件上设有数字标记以区分每个支路开关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主路开关组件和支路开关组件均包括语音提示装置,所述语音提示装置与控制电路板电联接。

其中,所述主路开关组件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电路板电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夹a的两个夹臂分别为固定夹臂a和活动夹臂a,固定夹臂a的内侧均有与用于与输液管紧配合的管槽a,电磁锁a与固定夹臂a固接;

所述弹簧夹b的两个夹臂分别为固定夹臂b和活动夹臂b,固定夹臂b的内侧均有与用于与输液管紧配合的管槽b,电磁锁b与固定夹臂b固接。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主路开关组件上。

其中,所述电磁锁a和电磁锁b为贯穿式电磁锁。

进一步的,主路开关组件还包括条码扫描器,条码扫描器与控制电路板电联接。

进一步的,主路开关组件还包括氚灯。

包括上述智能放液器的输液装置,还包括主液体袋和至少一个分液体袋,分液体袋通过输液支管与主液体袋连接,所述主液体袋连接有输液主管,所述输液主管上设有主路开关组件和滴壶,所述主路开关组件位于主液体袋与滴壶之间,所述输液支管上设有支路开关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仅能够自动放液,而且可选择性按顺序放液,可根据需要自动完成输液流程,并在每次换液前声音提示,当液体输完时,自动关闭输液管,并报警。使输液过程完全自动化、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输液管理,代替人工控制,减少了医务工作人员繁琐的工作;降低了输液并发症,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尤其适用于多分支液体流动的自动控制,首次实现了多液体静脉输液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解决了多年来病人及医务工作者必须手动换液的难题;

2.使用时按输液顺序扫描输液袋上的条码,通过喇叭按扫码顺序语音播报病员及液体信息,实现辅助查对功能,防范医疗差错事故;

3.在输液过程中,主路开关组件实时监测输入的液体状态,当遇到因药液与药液之间发生配伍禁忌时,出现化学、生物等反应而产生的沉淀或絮状物时,立即报警并自动关闭输液器;当检测到输液器中出现异物或微粒时,立即报警并自动关闭输液器;

4.设计有条码扫描器,按输液顺序扫描输液袋条码,输液时,按扫码顺序语音播报病员及液体信息,实现辅助查对功能,防范医疗差错事故;

5.主路开关组件还包括氚灯,无需电源,可自发光25年,实现夜间无人看守辅助照明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主路开关组件打开输液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主路开关组件关闭输液管瞬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主路开关组件关闭输液管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支路开关组件关闭输液管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路开关组件打开输液管瞬时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路开关组件打开输液管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9是实施例2中主路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中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主路开关组件、2-支路开关组件、3-主液体袋、4-分液体袋、5-电磁锁a、6-锁舌a、7-光电信号发生器、8-光电信号接收器、9-弹簧夹a、10-微动开关a、11-动作杆a、12-手动开关a、13-控制电路板、14-动作杆b、15-电磁锁b、16-锁舌b、17-弹簧夹b、18-微动开关b、19-手动开关b、20-输液支管、21-输液主管、22-绝缘导线、23-氚灯、24-850nm红外滤光片、25-喇叭、26-条码扫描器、27-aaa电池、28-恒温静脉加热膜、29-信号采集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用于输液的智能放液器,包括主路开关组件1、至少一个支路开关组件2和控制电路板13,如图2、3、4所示,主路开关组件1包括弹簧夹a9、电磁锁a5、手动开关a12、光电信号发生器7和光电信号接收器8,光电信号发生器7和光电信号接收器8分别设于弹簧夹a9的两个夹臂上;弹簧夹a9的两个夹臂上分别设有微动开关a10和与微动开关a10适配的动作杆a11,当弹簧夹a9关闭时,动作杆a11压在微动开关a10上,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弹簧夹a9为关闭状态,电磁锁a5包括用于限制弹簧夹a9关闭的锁舌a6,手动开关a12与锁舌a6连接,通过手动开关a12可手动使锁舌a6伸出或者缩回。如图11所示,电磁锁a5、光电信号发生器7、光电信号接收器8和微动开关a10均与控制电路板13电联接。弹簧夹a9上可设置两个光电信号发生器7和两个光电信号接收器8。光电信号发生器7包括红外线发生器,光电信号接收器8包括红外线接收器。

其中,电磁锁a5和控制电路板13装在壳体a中,弹簧夹a9的其中一个夹臂的一端与壳体a外壁固接,手动开关a12的一端伸进壳体a中与锁舌a6的一端连接。

如图2、3所示,当锁舌a6缩回后,弹簧夹a9的夹臂在其弹簧的作用下闭合进而夹紧输液管;如图4所示,1秒后,锁舌a6又自动伸出,防止弹簧夹a9意外打开。

电磁锁a5可选择贯穿式电磁锁,其包括锁舌a6和复位弹簧,控制电路板13控制电磁锁a5通电,锁舌a6自动缩回;1秒后,电磁锁a5断电,锁舌a6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伸出。

如图5、6、7所示,支路开关组件2包括弹簧夹b17、电磁锁b15和手动开关b19,弹簧夹b17的两个夹臂上分别设有微动开关b18和与微动开关b18适配的动作杆b14,当弹簧夹b17关闭时,动作杆b14压在微动开关b18上,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弹簧夹b17为打开状态;电磁锁b5包括用于限制弹簧夹b17打开的锁舌b16,手动开关b19与锁舌b16连接,通过手动开关b19可手动使锁舌b16伸出或者缩回;电磁锁b15和微动开关b18均与控制电路板13电联接。如图5、6所示,当锁舌b16缩回后,弹簧夹b17的夹臂在其弹簧的作用下张开进而松开输液管;如图7所示,1秒后,锁舌b16又自动伸出,防止弹簧夹b17意外关闭。

其中,电磁锁b15壳体b中,弹簧夹b17的其中一个夹臂的一端与壳体b外壁固接,手动开关b19的一端伸进壳体b中与锁舌b16的一端连接。

弹簧夹b17可选择贯穿式电磁锁,其包括锁舌b16和复位弹簧,控制电路板13控制电磁锁b5通电,锁舌b16自动缩回;1秒后,电磁锁b5断电,锁舌b16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伸出。

其中,控制电路板13设置在主路开关组件1上。支路开关组件2通过绝缘导线22与控制电路板13连接,控制电路板13包括单片机、电源模块和调理电路。主路开关组件1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识别滴液的状态,并将此信息与支路开关组件2的反馈信号连锁,达到智能控制的结果。

弹簧夹a9和弹簧夹b17选择扭力弹簧夹。弹簧夹a9的两个夹臂分别为固定夹臂a和活动夹臂a,固定夹臂a的内侧均有与用于与输液管紧配合的管槽a,电磁锁a5与固定夹臂a固接。使用时将管槽a卡在输液管上,靠管槽a与输液管之间的摩擦力将主路开关组件1固定在输液管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弹簧夹b17的两个夹臂分别为固定夹臂b和活动夹臂b,固定夹臂b的内侧均有与用于与输液管紧配合的管槽b,电磁锁b15与固定夹臂b固接。使用时将管槽b卡在输液管上,靠管槽b与输液管之间的摩擦力将支路开关组件2固定在输液管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主路开关组件1和支路开关组件2都固定在连接绳上,使用时将连接绳挂在输液架上,主路开关组件1和支路开关组件2的弹簧夹夹在输液管路上即可。

主路开关组件1和支路开关组件2均包括语音提示装置,语音提示装置与控制电路板13电联接,语音提示装置除了语音播报的功能还可发出报警提示音。当支路开关组件2有两个或者多于两个时,每个支路开关组件2上按1、2、3…n的序号设有数字标记,以区分每个支路开关组件2。对于有先后输送顺序的液体,设计标记是为了方便按顺序输送液体,控制电路板13中设置好各个支路开关组件2的先后开启顺序,通常来说数字标记为“1”的支路开关组件2先打开,其次再打开数字标记为“2”的支路开关组件2,以此类推。支路开关组件2的个数根据需要可合理设置和使用。由于多种先后输入多种液体,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配伍反应而产生沉淀或絮状物,光电信号发生器7和光电信号接收器8可实时监测输入的液体状态产生的沉淀或絮状物时,立即报警并自动关闭输液器。

对于单插输液器和单插分装输液器,设置一个支路开关组件2即可满足需要;对于双插分装袋输液器需要两个支路开关组件2。

以双插分装袋输液器为例,将两个支路开关组件2分别夹在在输液器的两个支路上,将主路开关组件1夹在在输液器的主路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上述智能放液器的输液装置,如图1所示,该输液装置除了上述智能放液器外,还包括主液体袋3和至少一个分液体袋4,分液体袋4的个数根据需要设置,可为1个、2个、3个、4个或4个以上。分液体袋4通过输液支管20与主液体袋3连接,主液体袋3连接有输液主管21,输液主管21上设有主路开关组件1和滴壶,主路开关组件1位于主液体袋3与滴壶之间,输液支管20上设有支路开关组件2。

如图1、8所示,以首先,护理人员根据输送液体的先后顺序将支路开关组件2夹在对应的输液支管20上,将主路开关组件1夹在输液主管21上,手动复位主路开关组件1和支路开关组件2,初始态下,主路开关组件1打开,支路开关组件2关闭。首先输送主液体袋3中的液体,通过光电信号发生器7和光电信号接收器8判断液体是否输送完成,按照顺序完成输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9所示,主路开关组件1还包括氚灯23、条码扫描器26。其中,语音提示装置包括喇叭25,电源模块包括aaa电池27。条码扫描器26与控制电路板13电联接。

光电信号发生器7选择850nm近红外点状激光发射器,光电信号接收器8选择硅pin光电二极管,其峰值灵敏度波长为850nm。光电信号接收器8上设有850nm红外滤光片24,滤除850nm以外波段的光波。

氚灯23安装在壳体a内,壳体a上设有透光孔,氚灯23无需电源,可自发光25年,实现夜间无人看守辅助照明功能。条码扫描器26安装在壳体a上,使用时按输液顺序扫描输液袋上的条码,通过喇叭25按扫码顺序语音播报病员及液体信息,实现辅助查对功能,防范医疗差错事故。主路开关组件1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设置在壳体a内,通信模块与控制电路板电联接。通过通信模块可实现与医院医嘱系统的连接,扫描输液袋上的条码时,可自行核对患者信息和药物信息是否正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区别在于:如图10所示,还包括恒温静脉加热膜28和信号采集电极29,信号采集电极29均与控制电路板13电联接,信号采集电极29选择氯化银电极,用于检测病人脉搏和痉挛,当出现病人脉搏突然大幅变化时,报警提示,例如当病人脉搏低于30次/分或高于100次/分,进行报警提示。恒温静脉加热膜28,敷贴于输液管与手臂上,输液过程中避免因液体温度过低进入血管后的冷刺激,对病人静脉保护。恒温静脉加热膜28可为电加热方式或者“热力贴”。

本发明实现了多袋液体之间自动循环换液的功能,可根据需要自动完成输液流程,并在每次换液前声音提示,当液体输完时,自动关闭输液管,并报警,防止空气进入血液循环和回血;预警提示护士加液或取液。使输液过程完全自动化、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输液管理,代替人工控制,减少了医务工作人员繁琐的工作;降低了输液并发症,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尤其适用于多分支液体流动的自动控制,首次实现了多液体静脉输液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解决了多年来病人及医务工作者必须手动换液的难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