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869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测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神经探测仪。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每个动物和人类的体内会分布有各种各样的神经,这些神经用来控制肌肉运动或是反馈信号给我们大脑,让我们的大脑作出反应,因而神经在于人和动物的身体里面相当于是一个遍布全身的传感器和遍布全身的一个信号通路,利用神经就可以有实现身体的各个机体与大脑之间的通信,这样就可以实现大脑控制身体的各个机体的动作。

而每个神经之间的通信方式是以电流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在神经的一端施加电流,然后根据加了电流以后动物的哪个机体进行动作如此来判断此条神经是哪条神经,因而电流发生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这样医生才能够很好的将对应的神经相互连接,而现有的电流发生器只能够调整输入到神经内电流的频率,而不能够调整电流的幅值,而每个神经都有一个动作电位,即当达到这个电位的时候,神经内才会有电流流过,才会产生神经冲动,而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神经内的动作电位都是不同的,所以一个神经探测仪不能够实现探测所有人的神经,因而针对不同的人就需要采用不同的神经探测仪,这样就会导致神经探测的成本大大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调整输入到神经内刺激电流电位的神经探测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探测仪,包括探测针和电流发生器,所述探测针用于插入到人体内与人的神经相接触,所述电流发生器用于发出刺激电流,所述探测针与电流发生器电连接,探测针接收电流发生器输出的刺激电流并传入到神经内,所述电流发生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流电路,所述电流电路包括电源、振荡发生电路和幅值调整电路,所述电源和幅值调整电路均与振荡发生电路耦接,其中,电源输出电流到振荡发生电路内振荡,后输入到幅值调整电路内调整振荡幅值,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所述振荡发生电路包括振荡芯片u1,该振荡芯片u1具有高触发端、低触发端、放电端以及输出端,所述高触发端和低触发端相互短接后耦接有电容c1后接地,还耦接有相互串联的可变电阻r2和电阻r1后与电源耦接,输出端耦接于幅值调整电路,用于输出振荡信号到幅值调整电路内,所述幅值调整电路包括比较器u2和可调电阻r6,所述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耦接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5、电阻r4和电阻r3后耦接有电容c3耦接于振荡芯片u1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3耦接有电容c4后接地,所述电阻r4耦接有电容c5后接地,所述电阻r5耦接有电容c6后接地,所述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接地,还耦接于可调电阻r6后耦接于其输出端,所述比较器u2的输出端耦接于探测针1,输出调整后的信号进入到探测针1内,所述比较器u2的输出端耦接有电阻r6和led灯d后接地,所述led灯d设置与外壳21的外侧壁上,led灯d接收比较器u2输出端输出的信号,随着信号发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电阻r6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导电组件,所述壳体呈中空圆柱状设置,其两端均盖设有封盖,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盘,该导电盘设置与壳体靠近中部的位置上,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部分,并与壳体两端的封盖组合成用于容纳电阻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封盖上设有贯穿封盖内外端并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电阻相耦接的接线柱,其中一个接线柱与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耦接,另一个接线柱与比较器u2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导电盘包括转盘和导电环,所述导电环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环的内壁上开设有沿导电环延伸的导电槽,该导电槽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电阻电连接,所述转盘的外壁上设有推板,该转盘内具有储液空腔,所述转盘的外壁与导电槽靠近槽口的槽壁紧密贴合与导电槽构成一个密封空间,所述转盘的外壁上开设有漏液孔,该漏液孔连通储液空腔和导电槽,并设置在转盘外壁靠近推板的位置上,所述转盘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旋转柱,该旋转柱呈中空圆柱状设置,一端偏心的固定在转盘的端面上并与储液空腔连通,另一端弯折呈l型后从壳体的侧壁穿出,并可沿着壳体的周向来回翻转,所述旋转柱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该挤压弹簧的一端与活塞的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柱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槽内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推板之间充满有导电液体,当转盘旋转到推板与固定片相抵触,推板与固定片之间的空间近似于整个导电槽时,导电液体充满推板与固定片之间,还充满储液空腔,活塞被挤压弹簧挤压到旋转柱与储液空腔相连通的一端的位置上,其一侧与导电液体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翻转孔,所述翻转孔呈沿着壳体侧壁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所述旋转柱从翻转孔内穿出,在翻转孔沿着壳体的周向翻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用于将外壳固定到人手臂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条腕带和设置在两条腕带一端将两条腕带的一端相互扣合的搭扣组件,所述两条腕带相对于搭扣组件的另一端均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搭扣组件包括搭件和扣件,所述搭件与扣件相互扣接,将两条腕带的一端相互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搭件包括搭件基体,所述搭件基体与腕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搭件基体的一侧上设有连接块,所述扣件包括扣件基体,所述扣件基体的一侧上开设有扣槽,当搭件与扣件相互扣接时,连接块嵌入到扣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块内和扣槽内均设有磁铁,所述扣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滑移的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与通孔的孔壁弹性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上开设有供插块插入的插槽,所述插块呈长条状,该插块插入到插槽内一端的侧面上开设有斜面,相对于插槽的另一端通过通孔从扣件内穿出,并在该端上设有供人手指穿过的拉环,当连接块嵌入到扣槽内时,插块插入到插槽内,将连接块与扣槽相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探测针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穿入到人的机体内与人内的神经相接触了,而通过电流发生器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输出一个具有可控脉冲占空比以及幅值可控的电流输入到探测针内,通过探测针传输到神经内,这样神经内就会有电流流过,如此便可以实现通过给神经内发送电流使得神经产生神经冲动的方式来实现判断此时的神经是对应哪个机体的,而通过外壳和电流电路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实现通过外壳来保护内部的电流电路了,而通过将电流电路设置成电源、振荡发生电路和幅值调整电路,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将电源输出的直流电流,先通过振荡发生电路产生振荡,然后在通过幅值调整电路的对振荡发生电路最终输出的振荡电流的幅值进行调整,如此便能够很好的适用于不同人的机体了,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很好的产生神经冲动,而通过将振荡电路设置成振荡芯片u1进行振荡,便可以通过振荡芯片u1和可变电阻r1和电容c1的配合作用,实现利用电容c1的充放电速度来产生振荡,而通过改变可变电阻r1的阻值便可以有效的改变电容c1的充放电速度,如此便可以实现改变可变电阻r1的阻值实现将振荡芯片u1的输出端输出的振荡电流的占空比的改变,如此便能够很好的实现一个改变振荡芯片u1的输出的振荡电流的频率的效果,而将幅值调整电路设置成比较器u2和可调电阻r6,可以构成比例放大电路,同时通过调节可调电阻r6的阻值,便可以调整这个比例放大电路的放大比例,如此实现一个调整振荡芯片u1的输出的振荡电流的幅值的效果,而通过led灯的设置,医生就可以根据led灯d的亮度情况判断此时输出的振荡电流的幅值以及led灯d的闪烁情况有效的得知此时输出的振荡电流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神经探测仪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电流发生器内电流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可调电阻r6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搭扣组件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神经探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针1和电流发生器2,所述探测针1用于插入到人体内与人的神经相接触,所述电流发生器2用于发出刺激电流,所述探测针1与电流发生器2电连接,探测针1接收电流发生器2输出的刺激电流并传入到神经内,所述电流发生器2包括外壳21和设置在外壳21内的电流电路22,所述电流电路22包括电源221、振荡发生电路222和幅值调整电路223,所述电源221和幅值调整电路223均与振荡发生电路222耦接,其中,电源221输出电流到振荡发生电路222内振荡,后输入到幅值调整电路223内调整振荡幅值,所述电源221为充电电池,所述振荡发生电路222包括振荡芯片u1,该振荡芯片u1具有高触发端、低触发端、放电端以及输出端,所述高触发端和低触发端相互短接后耦接有电容c1后接地,还耦接有相互串联的可变电阻r2和电阻r1后与电源221耦接,输出端耦接于幅值调整电路223,用于输出振荡信号到幅值调整电路223内,所述幅值调整电路223包括比较器u2和可调电阻r6,所述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耦接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5、电阻r4和电阻r3后耦接有电容c3耦接于振荡芯片u1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3耦接有电容c4后接地,所述电阻r4耦接有电容c5后接地,所述电阻r5耦接有电容c6后接地,所述比较器u2的反相输入端接地,还耦接于可调电阻r6后耦接于其输出端,所述比较器u2的输出端耦接于探测针1,输出调整后的信号进入到探测针1内,所述比较器u2的输出端耦接有电阻r6和led灯d后接地,所述led灯d设置与外壳21的外侧壁上,led灯d接收比较器u2输出端输出的信号,随着信号发光,在使用本发明的神经探测仪的时候,首先将探测针1插入到待检测人的机体内,并将探测针1的针头与机体内的神经相接触,然后再通过电流发生器2发出刺激电流到探测针1内,然后通过探测针1传递到神经内,神经便会产生神经冲动,使得该神经所对应的机体因为神经冲动而动作,如此便能够很好的实现利用给神经发送电流使得神经产生神经冲动的方式来实现判断神经具体是哪一根神经的效果,而在电流发生器2产生电流的过程中,是通过其内的电流电路22产生的,在产生的时候,首先是通过电源221发出电流输入到振荡发生电路222内,然后经过振荡发生电路222转换成振荡的电流后流入到幅值调整电路223内,幅值调整电路223就会根据医生的操作对振荡发生电路222所输出的振荡电流的幅值进行改变,这样就很好的实现了一个输出振荡电流给神经,同时还可以对这个振荡电流的幅值进行调整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中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导致现有技术中的一个神经探测仪无法适用于多个不同的个体的问题,如此能够大大的降低了神经探测仪的使用成本,而在振荡发生电路222转换电流的过程中,首先电源221的电流就会通过电阻r1和可变电阻r2给电容c1充电,那么电容c1的电压就会升高,电容c1电压升高到高触发端的触发电位的时候,振荡芯片u1的放电端打开,电容c1就会通过可变电阻r2放电,放电到地出发端的触发电位的时候,电容c1又会重新充电,如此很好的实现了反复给振荡芯片u1输入信号的效果,而当高触发端和低触发端到达触发电位的时候,振荡芯片u1的输出端就会分别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如此便能够输出一个方波,如此很好的实现了对电流的振荡调制,结构简单,且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振荡芯片为555定时器,因而其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之后振荡芯片u1输出的方波就会经过电阻r5、电阻r4和电阻r3后进入到比较器u2组成的比例放大电路中,由于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可调电阻r6,因而可以通过改变可调电阻r6的阻值,来改变比例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如此实现了一个调整最后输出到探测针1内的振荡电路幅值的效果,而通过led灯d设置,就可以通过给led灯d内通入振荡电流使得led灯d按照振荡电流的振荡频率和幅值进行发光,而本实施例中电流的振荡频率越高那么led灯d的闪烁频率也就越快,振荡电流的幅值越高,那么led灯d的最高亮度的也就越高,如此医生便能够通过观看led灯d来对探测针1的输出电流进行调整了,如此在实现了可变电阻r2和可调电阻r6的调整之后还通过led灯d来进行反馈,形成一个开环闭环相结合的反馈调整输出,这样就能够更好的实现调整探测针1的电流输出的效果,使得医生在动手术之前就能够有效的调好电流,手术时就能快速有效的判断神经具体是哪条神经了,比起现有技术中的神经探测仪,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更多的个体,降低探测仪的使用成本。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可调电阻r6包括壳体3和设置在壳体3内的导电组件4,所述壳体3呈中空圆柱状设置,其两端均盖设有封盖31,所述导电组件4包括导电盘41,该导电盘41设置与壳体3靠近中部的位置上,将壳体3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部分,并与壳体3两端的封盖31组合成用于容纳电阻的第一空腔32和第二空腔33,所述封盖31上设有贯穿封盖31内外端并与第一空腔32和第二空腔33内的电阻相耦接的接线柱34,其中一个接线柱34与比较器u2的同相输入端耦接,另一个接线柱34与比较器u2的输出端耦接,所述导电盘41包括转盘411和导电环412,所述导电环412的外壁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环412的内壁上开设有沿导电环412延伸的导电槽413,该导电槽413与第一空腔32和第二空腔33内的电阻电连接,所述转盘411的外壁上设有推板4111,该转盘411内具有储液空腔,所述转盘411的外壁与导电槽413靠近槽口的槽壁紧密贴合与导电槽413构成一个密封空间,所述转盘411的外壁上开设有漏液孔,该漏液孔连通储液空腔和导电槽413,并设置在转盘411外壁靠近推板4111的位置上,所述转盘411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旋转柱414,该旋转柱414呈中空圆柱状设置,一端偏心的固定在转盘411的端面上并与储液空腔连通,另一端弯折呈l型后从壳体3的侧壁穿出,并可沿着壳体3的周向来回翻转,所述旋转柱414内设有活塞4141,所述活塞41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4142,该挤压弹簧4142的一端与活塞4141的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柱414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槽413内设有固定片4131,所述固定片4131与推板4111之间充满有导电液体,当转盘411旋转到推板4111与固定片4131相抵触,推板4111与固定片4131之间的空间近似于整个导电槽413时,导电液体充满推板4111与固定片4131之间,还充满储液空腔,活塞4141被挤压弹簧4142挤压到旋转柱414与储液空腔相连通的一端的位置上,其一侧与导电液体相接触,在调整可调电阻r6的输出阻值的时候,人手抓住旋转柱414,带动旋转柱414以转盘411的圆心做圆周运动,在转盘411旋转的过程中,推板4111就会随着一起旋转,做靠近固定片4131或是远离固定片4131的运动,而由于导电液体的存在,在推板4111做靠近固定片4131运动的时候,两者之间的空间就会减少,那么导电液体就会通过漏液孔流入到储液空腔内,然后通过储液空腔流入到旋转柱414内,将活塞4141推向挤压弹簧4142,挤压弹簧4142被压缩,被推板4111和固定片4131所挤压出来的导电液体就会流入到旋转柱414内,因而体现出来就是导电槽413的导电截面减少,导电槽413的输出阻值就会变大,反之,在推板4111做远离固定片4131运动的时候,导电槽413的输出阻值就会变小,由于上述的导电截面是通过导电液体来体现的,导电液体可以保证完全填充导电槽413与推板4111和固定片4131之间,这样在调整的过程中,旋转柱414所能够调整的精度就更高,同时通过第一空腔32和第二空腔33的设置,在电阻装入的时候,整个可调电阻r6输出的电阻为第一空腔32内电阻的阻值加上第二空腔33内电阻的阻值再加上导电槽413所输出的电阻的阻值,这样在改变了第一空腔32内电阻的阻值和第二空腔33内电阻的阻值,便可以有效的实现可调电阻r6最大输出电阻和最小输出电阻的改变,进一步增加了幅值调整电路223的幅值调整幅度,使得本发明的神经探测仪能够更好的更多个体,大大的降低了探测仪的使用成本,只需要更换电阻即可,且通过导电液体进行调整,精度更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壳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翻转孔35,所述翻转孔35呈沿着壳体3侧壁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所述旋转柱414从翻转孔35内穿出,在翻转孔35沿着壳体3的周向翻转,通过翻转孔35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实现提供一个供旋转柱414旋转的空间,而通过翻转孔35长度的设置,可以对旋转柱414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对导电槽413的输出电阻的限定。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外壳21的侧面设有用于将外壳21固定到人手臂上的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两条腕带51和设置在两条腕带51一端将两条腕带51的一端相互扣合的搭扣组件52,所述两条腕带51相对于搭扣组件52的另一端均与外壳21固定连接,所述搭扣组件52包括搭件521和扣件522,所述搭件521与扣件522相互扣接,将两条腕带51的一端相互连接,利用腕带51与搭扣组件52的配合作用,便可以在使用神经探测仪的过程中,将外壳21连接到人的手腕上了,这样大大的方便了医生对神经探测仪的使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搭件521包括搭件基体5211,所述搭件基体5211与腕带5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搭件基体5211的一侧上设有连接块5212,所述扣件522包括扣件基体5221,所述扣件基体5221的一侧上开设有扣槽5222,当搭件521与扣件522相互扣接时,连接块5212嵌入到扣槽5222内,利用连接块5212和扣槽5222的设置,这样在扣件522与搭件521连接的时候,通过连接块5212与扣槽5222之间的连接,便可以实现搭件521与扣件522之间的固定,如此便可以将两条腕带51的端部连接,将外壳21固定到医生的手臂上。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块5212内和扣槽5222内均设有磁铁,所述扣槽5222的槽壁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内可滑移的连接有插块7,所述插块7与通孔6的孔壁弹性连接,所述连接块5212的一侧上开设有供插块7插入的插槽,所述插块7呈长条状,该插块7插入到插槽内一端的侧面上开设有斜面,相对于插槽的另一端通过通孔6从扣件522内穿出,并在该端上设有供人手指穿过的拉环8,当连接块5212嵌入到扣槽5222内时,插块7插入到插槽内,将连接块5212与扣槽5222相固定,在连接块5212与扣槽5222相连接的时候,连接块5212的侧壁就会通过插块7上的斜面将插块7朝向通孔6推,如此插块7就会缩回到通孔6内,留出供连接块5212插入的空间,当连接块5212插入到扣槽5222内以后,插块7就会与插槽相对,这样插块7在与通孔6的孔壁弹性的作用下,插块7就会伸入到插槽内,卡住连接块5212和扣槽5222,完成搭件521与扣件522之间的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插块7与通孔6的孔壁之间的弹性连接的方式是采用在插块7与通孔6之间连接一个弹性膜,弹性膜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这样就可以适用于扣槽5222的空间了,而采用拉环8的设置可以方便人们取下腕带51,同时上述整个过程采用拉出插块7才可解锁的方式,可以避免在医生手术的过程中,因为不小心挤压到插块7导致搭件521与扣件522解锁,使得外壳21从医生手上脱落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神经探测仪,通过幅值调整电路223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调整探测针1输出的振荡电流的幅值,如此实现探测仪适用于不同个体的效果,大大的降低了神经探测仪的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