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痛针灸穴位治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90333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针灸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痛针灸穴位治疗方法。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但是目前使用的针灸方法,普通的病症一般需要10针以上才能有效,较重的病症则需要20针以上,操作过程十分繁琐,给患者也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痛针灸穴位治疗方法,从而解决上述的针灸治疗过程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痛针灸穴位治疗方法,

第一步,了解病人的病情,对病人的疾病位置进行检查,然后确定病因;

第二步,根据病因选择3个治疗的穴位,然后使用3根毫针倾斜一定角度插在穴位上,插入的深度为1寸半—2寸;

第三步,根据病因的不同,病情轻重的不同,等待30分钟—60分钟;

第四步,将毫针依次拔出。

头疼可以针灸百会、风池、神门。

胃疼可以针灸中脘、胃俞、脾俞。

肩关节炎可以针灸肩禹、秉风、天宗。

肘关节炎可以针灸曲池、天井、尺泽。

膝关节炎可以针灸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

踝关节炎可以针灸足三里、昆仑、太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方案是专利申请人四代人的经验总结,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只通过三根针进行治疗,治疗方法简单,治疗过程简化,而且全程无痛,可以使病人减少治疗的痛苦,并且当场即可见效,3次为一个疗程,一般病症一个疗程即可痊愈,较重的病症最多三个疗程即可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痛针灸穴位治疗方法,

第一步,了解病人的病情,对病人的疾病位置进行检查,然后确定病因;

第二步,根据病因选择3个治疗的穴位,然后使用3根毫针倾斜一定角度插在穴位上,插入的深度为1寸半—2寸;

第三步,根据病因的不同,病情轻重的不同,等待30分钟—60分钟;

第四步,将毫针依次拔出。

头疼可以针灸百会、风池、神门。

胃疼可以针灸中脘、胃俞、脾俞。

肩关节炎可以针灸肩禹、秉风、天宗。

肘关节炎可以针灸曲池、天井、尺泽。

膝关节炎可以针灸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

踝关节炎可以针灸足三里、昆仑、太溪。

本技术方案一般一次就见效,3次为一个疗程,一般病症一个疗程即可痊愈,较重的病症最多三个疗程即可痊愈。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针灸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痛针灸穴位治疗方法,第一步,了解病人的病情,对病人的疾病位置进行检查,然后确定病因;第二步,根据病因选择3个治疗的穴位,然后使用3根毫针倾斜一定角度插在穴位上,插入的深度为1寸半—2寸;第三步,根据病因的不同,病情轻重的不同,等待30分钟—60分钟;第四步,将毫针依次拔出。

技术研发人员:闫金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闫金芳
技术研发日:2017.10.13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