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1473发布日期:2019-04-23 20:35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中药资源上我们占据垄断优势。古代先贤对中草药和中医药学的深入探索、研究和总结,使得中草药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与应用。而风湿性疾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是一种容易病程长、易复发的病症,也容易引起身体其他部位器官病变。传统的风湿内伤治疗的口服药物,是通过身体内部血液循环将药物成分送往身体各个部分,但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见效慢,也伴随着对胃部的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一种有效的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就显得格外重要,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依靠人体皮肤毛孔的吸收,使药物成分直达人体患病部位。而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医药经典,其本身的副作用小,完全利用地球的天然资源,也得到了不少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一种治疗风湿病的外用药”(中国,公开号cn103800861a,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该组合物的成分及重量份数为:艾草50~100,酒50~100,姜10~20,硫磺1~10,解决了治疗风湿类风湿及各种慢性疼痛疾病问题,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无副作用、疗效好和应用广泛等优点,可使各关节的风寒湿热症排出体外,对治疗风湿病效果明显,药材价格便宜,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其疗效好,副作用小,药物成分直达人体患病部位本身。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该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配比组成:红花50-70g、桃仁30-50g、北细辛30-50g、樟脑10-30g、肉桂30-50g、乳香30-50g、没药30-50g、花椒30-50g、五加皮30-50g、归尾30-50g、乌梢蛇10-30g、威灵仙30-50g、两面针10-30g、白荞子50-70g、白酒10斤。

上述方案中,所述白酒10斤的酒精度为50度以上。

上述方案中,该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配比组成:红花50g、桃仁30g、北细辛30g、樟脑10g、肉桂30g、乳香30g、没药30g、花椒30g、五加皮30g、归尾30g、乌梢蛇10g、威灵仙30g、两面针10g、白荞子50g、白酒10斤。

上述方案中,该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配比组成:红花70g、桃仁50g、北细辛50g、樟脑30g、肉桂50g、乳香50g、没药50g、花椒50g、五加皮50g、归尾50g、乌梢蛇30g、威灵仙50g、两面针30g、白荞子70g、白酒10斤。

上述方案中,该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配比组成:红花60g、桃仁40g、北细辛40g、樟脑40g、肉桂40g、乳香40g、没药40g、花椒40g、五加皮40g、归尾40g、乌梢蛇20g、威灵仙40g、两面针20g、白荞子60g、白酒10斤。

上述方案中,将所述红花、桃仁、北细辛、樟脑、肉桂、乳香、没药、花椒、五加皮、归尾、乌梢蛇、威灵仙、两面针、白荞子充分混合后置于盛放有白酒的容器中,密封、浸泡半个月后再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皮肤,通过人体皮肤毛孔的吸收,将药物成分直达患病部位本身。

2.本发明通过14味中草药物的混合、浸泡,将药物本身的治疗性能充分发挥出来,能够有效、快速的治疗风湿内伤等一系列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明白,下面通过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该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配比组成:红花50-70g、桃仁30-50g、北细辛30-50g、樟脑10-30g、肉桂30-50g、乳香30-50g、没药30-50g、花椒30-50g、五加皮30-50g、归尾30-50g、乌梢蛇10-30g、威灵仙30-50g、两面针10-30g、白荞子50-70g;白酒10斤,酒精度为50度以上。

所述白酒10斤的酒精度为50度以上。

将所述红花、桃仁、北细辛、樟脑、肉桂、乳香、没药、花椒、五加皮、归尾、乌梢蛇、威灵仙、两面针、白荞子充分混合后置于盛放有白酒的容器中,密封、浸泡半个月后再取出。

中草药经过合理的配比,充分发挥它们的疗效。各味中草药的药理如下:

红花: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有利于人体血管流通,预防血管硬化。其中红花含有红花苷、新红花苷、前红花苷、红花醌苷、二十九烷、β-谷甾醇及二棕榈酸、甘油酯、油酸、亚油酸、绿原酸等13种对人体有益成分。

桃仁: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治跌打损伤而致的瘀血滞留作痛,无论论新伤、旧伤、内伤、外伤。对于风湿类病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效果。同时桃仁对散瘀结积聚还有一定作用,可为消炎、祛瘀、排脓。

北细辛:用于解热、利尿、镇痛、镇静药,同时北细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用于风湿类疾病止痛镇定。临床上可用於风寒表证、各种疼痛证、诸窍不通证和肺寒咳喘证。

樟脑:具有刺激冷觉感受器作用、局部麻醉作用、止痒、镇痛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强心作用。降低人体对于风湿病患处神经的敏感度,减少疼痛。樟脑还有轻度局部麻醉作用,涂擦皮肤可有麻木感。

肉桂::主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同时肉桂还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降气平喘,祛痰止咳的作用。

乳香: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其中活血祛风,舒筋止痛的效果最佳,治疗血脉瘀滞而致的四肢疼痛,例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腰腿酸痛等,有利于风湿疾病的治疗。

没药:治各种瘀血阻滞之痛症,如跌打损伤,症见伤处疼痛,伤筋动骨或麻木酸胀,或内伤瘀血,心腹疼痛,肢臂疼痛等症。同时外用有收敛和消炎作用。

花椒: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效果,同时有利于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治疗风湿麻痹。

五加皮: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

归尾:归尾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护肤美容作用、补血活血作用、有抑菌、抗动脉硬化作用。其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维生素、有机酸等多种有机成分及微量元素,实验研究表明,当归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循环血液量等。

乌鞘蛇: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尤其是对于风痹,手足缓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具有镇痛、利胆、抗菌、对抗组织胺的兴奋及抗利尿作用,还有引产作用,能松弛平滑肌,对鱼骨刺有软化作用,并使局部肌肉松弛,促使骨刺脱落。外用试验对伤寒杆菌、肠炎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两面针:可活血,行气,祛风湿,祛风止痛,解毒消肿;用于风湿骨痛,风寒湿痹及里寒,气滞所致的胃痛,腹痛,疝痛,牙痛,咽喉肿痛,骨折,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症。外用治疗跌打损伤、感冒、痄腮、痛经、口疮,均获良效。同时两面针根含光叶花椒碱、光叶花椒碱酮和香叶木苷等,叶和果实中含挥发油,根及根皮含两面针碱、氧化两面针碱,根皮中还含布枯叶苷。临床上可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伤痛、胃痛牙痛等。是祛风通络止痛,为治风湿骨痛、腰腿疼痛的良药。

白荞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烟酸和芦丁,芦丁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和预防脑血管出血的作用。它含有的烟酸成分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还具有扩张小血管和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

各味中草药经过配比和充分混合,浸泡于白酒之中,将混合浸泡过后的各味草药外敷与患病部位,将药物作用直达皮肤表层深处,能有效的发挥各自药物药效,起到提高疗效的作用。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该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配比组成:红花50g、桃仁30g、北细辛30g、樟脑10g、肉桂30g、乳香30g、没药30g、花椒30g、五加皮30g、归尾30g、乌梢蛇10g、威灵仙30g、两面针10g、白荞子50g、白酒10斤,所述白酒的酒精度为50度以上。

将所述红花、桃仁、北细辛、樟脑、肉桂、乳香、没药、花椒、五加皮、归尾、乌梢蛇、威灵仙、两面针、白荞子充分混合后置于盛放有白酒的容器中,密封、浸泡半个月后再取出。

该方案的药量治疗1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除去没有坚持的20例,剩余130例,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60例,治愈例127例,治愈率达97.7%。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该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配比组成:红花70g、桃仁50g、北细辛50g、樟脑30g、肉桂50g、乳香50g、没药50g、花椒50g、五加皮50g、归尾50g、乌梢蛇30g、威灵仙50g、两面针30g、白荞子70g、白酒10斤,所述白酒的酒精度为50度以上。

将所述红花、桃仁、北细辛、樟脑、肉桂、乳香、没药、花椒、五加皮、归尾、乌梢蛇、威灵仙、两面针、白荞子充分混合后置于盛放有白酒的容器中,密封、浸泡半个月后再取出。

该方案的药量治疗1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除去没有坚持的20例,剩余140例,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65例,治愈例139例,治愈率达99%。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该治疗风湿内伤的外用药由以下材料按重量配比组成:红花60g、桃仁40g、北细辛40g、樟脑40g、肉桂40g、乳香40g、没药40g、花椒40g、五加皮40g、归尾40g、乌梢蛇20g、威灵仙40g、两面针20g、白荞子60g、白酒10斤,所述白酒的酒精度为50度以上。

将所述红花、桃仁、北细辛、樟脑、肉桂、乳香、没药、花椒、五加皮、归尾、乌梢蛇、威灵仙、两面针、白荞子充分混合后置于盛放有白酒的容器中,密封、浸泡半个月后再取出。

该方案的药量治疗15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除去没有坚持的10例,剩余140例,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70例,治愈例136例,治愈率达97%。

综上所述,实施例2中所用的药物配比,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可达99%。

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