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医导引术用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294发布日期:2019-05-07 21:0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中医导引术用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医导引术用拔火罐。



背景技术:

“火罐疗法”是火罐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活血祛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祛风除湿、增强体质的功能,临床使用非常广泛。通常火罐要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一方面要火罐内部保持一定温度,这样能够有效的去除病人体内的寒气,另一方面火罐内部要保持一定负压,保证火罐能够稳定吸附于皮肤,然而现有的火罐很难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本发明从道医门类中的“导引术”延展而出的实体产品,具备道医、中医相结合的人体疾病治疗调理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中医导引术用拔火罐,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使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便于携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中医导引术用拔火罐,包括火罐体和火罐口,所述火罐体包括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所述内层罐体与外层罐体之间具有真空层,所述内层罐体还设有一层恒温层,所述恒温层通过导线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所述火罐体内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一端设于火罐内部,另一端设于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外层罐体上设有推把。

进一步的,所述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火罐体及火罐口材质为耐热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层为陶瓷层。

进一步的,所述火罐体为圆柱形或圆球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通过推把的结构设置有利于操作者握持,更好掌控火罐的推移,而真空层的结构设置使火罐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并且火罐体内部设有恒温层及抽气装置,使用时能够通过外部调节保持火罐内部恒温恒压,防止火罐掉落,火罐恒温能够更好的驱除寒气湿气;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一方面保证了火罐的密封性,另一方面火罐口不会因负压造成病人疼痛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火罐体;2、火罐口;3、恒温层;4、导线;5、抽气管;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中医导引术用拔火罐,包括火罐体1和火罐口2,所述火罐体1包括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所述内层罐体与外层罐体之间具有真空层,真空层的结构设置使火罐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所述内层罐体还设有一层恒温层3,所述恒温层3通过导线4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使用时打开温控装置并调节温度,从而加热恒温层3,使火罐内部保持一定温度;所述火罐体1内设有抽气管5,所述抽气管5一端设于火罐内部,另一端设于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使用时开启抽真空装置,使火罐内部一直保持负压,能够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所述外层罐体上设有推把,通过推把的结构设置有利于操作者握持,更好掌控火罐的推移。

进一步的,所述火罐口2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6。

进一步的,所述火罐体1及火罐口2材质为耐热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层3为陶瓷层。

进一步的,所述火罐体1为圆柱形或圆球形。

本发明的基于中医导引术用拔火罐已投入生产并使用,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中医导引术用拔火罐,包括火罐体和火罐口,所述火罐体包括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所述内层罐体与外层罐体之间具有真空层,所述内层罐体还设有一层恒温层,所述恒温层通过导线与火罐外的温控装置连接,所述火罐体内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一端设于火罐内部,另一端设于火罐外部并与抽真空装置连接,所述外层罐体上设有推把。本发明使用时能够通过外部调节保持火罐内部恒温恒压,防止火罐掉落,火罐恒温能够更好的驱除寒气湿气;火罐口唇部设有一圈密封圈,一方面保证了火罐的密封性,另一方面火罐口不会因负压造成病人疼痛感。

技术研发人员:闫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闫翔
技术研发日:2017.10.27
技术公布日:2019.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