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889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骨修复材料尤其是大段承重部位骨缺损修复材料要求材料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传统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主要包括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以及其他一些玻璃陶瓷等,磷酸三钙有良好的降解性能,羟基磷灰石具有很好的骨诱导能力,但都有固有的脆性,一直制约着本类骨修复材料的应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40-50重量份、磷酸三钙20-35重量份、陶瓷粉末28-45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7重量份、碳酸氢铵6-7重量份、纤维内钙10-14重量份、骨胶原50-54重量份、多壁钛酸盐纳米纤维21-25重量份和纯净水80-120重量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40重量份、磷酸三钙20重量份、陶瓷粉末28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重量份、碳酸氢铵6重量份、纤维内钙10重量份、骨胶原50重量份、多壁钛酸盐纳米纤维21重量份和纯净水80重量份。

进一步,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50重量份、磷酸三钙35重量份、陶瓷粉末45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7重量份、碳酸氢铵7重量份、纤维内钙14重量份、骨胶原54重量份、多壁钛酸盐纳米纤维25重量份和纯净水120重量份。

进一步,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45重量份、磷酸三钙32重量份、陶瓷粉末41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2重量份、碳酸氢铵6.7重量份、纤维内钙13重量份、骨胶原52重量份、多壁钛酸盐纳米纤维23重量份和纯净水115重量份。

进一步,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机械搅拌20分钟后,在40-60℃条件下活化2-4小时,之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10-12小时,即得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40重量份、磷酸三钙20重量份、陶瓷粉末28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重量份、碳酸氢铵6重量份、纤维内钙10重量份、骨胶原50重量份、多壁钛酸盐纳米纤维21重量份和纯净水80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机械搅拌20分钟后,在40-60℃条件下活化2-4小时,之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10-12小时,即得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

实施例2

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50重量份、磷酸三钙35重量份、陶瓷粉末45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7重量份、碳酸氢铵7重量份、纤维内钙14重量份、骨胶原54重量份、多壁钛酸盐纳米纤维25重量份和纯净水120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机械搅拌20分钟后,在40-60℃条件下活化2-4小时,之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10-12小时,即得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

实施例3

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45重量份、磷酸三钙32重量份、陶瓷粉末41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2重量份、碳酸氢铵6.7重量份、纤维内钙13重量份、骨胶原52重量份、多壁钛酸盐纳米纤维23重量份和纯净水115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机械搅拌20分钟后,在40-60℃条件下活化2-4小时,之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10-12小时,即得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

对比例1

市售的、包括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以及玻璃陶瓷的普通骨骼修复材料。

按照astmd790的标准分别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中的试样进行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测试,测试速度为3mm/min。测试结果见下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40‑50重量份、磷酸三钙20‑35重量份、陶瓷粉末28‑45重量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7重量份、碳酸氢铵6‑7重量份、纤维内钙10‑14重量份、骨胶原50‑54重量份、多壁钛酸盐纳米纤维21‑25重量份和纯净水80‑120重量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高强高韧骨骼修复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方杰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市漓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31
技术公布日:2018.0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