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08624发布日期:2019-05-07 20:5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脉诊仪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医理论中;“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诊,是指医生用手指触按病人的桡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脉诊一直是中医感知人体信息、判断患者气血盛衰、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手段。中医脉象的变化反应了患者五脏六腑的气血运行状态。如《景岳全书》中说:“脉者,血气之神,邪气之鉴也,有诸内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但因为脉象的复杂及各个医师诊脉方法和认知的不同,造成中医脉象无法形成一个可以客观参考分析的标准。经过无数中医大量的临床经验总结,前人总结出了脉象的基本纲领,即浮、沉;迟、数;虚、实;滑、涩。较为简洁明了地将繁杂的脉象进行了归纳总结,使得脉象有了一个宽泛的标准。

中医脉诊的特点是以不同的压力在“寸口”动脉处探测脉搏波动的信息。因此,脉诊信息可视为取法压力信号、桡动脉自身运动信号等多维信号的集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感器测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使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来收集分析个人脉搏信息变为了一种可能。现有脉诊仪设备,尤其是三探头的脉诊仪,需要将压力传感器准确的压在被测者手腕的寸、关、尺三个点。传统方法往往需要用肉眼来观看并且定位。由于三探头脉诊仪所用的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驱动传感器探头的电机尺寸较大,当传感器下降到接触人体皮肤时,会遮挡住视线。此时操作者只能凭感觉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导致测试出现偏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及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包括支架、平移电机、升降电机、微调电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平移电机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平移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珠丝杠通过第一滚珠螺母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与所述升降电机相连接,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滚珠丝杠,所述第二滚珠丝杠和第二滑块通过第二滚珠螺母相连接,所述微调电机设置在第二滑块底部的一侧,所述微调电机底部安装有传感器探头,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拍摄装置,所述拍摄装置的高度位于传感器探头的斜上方,所述平移电机、升降电机、微调电机和拍摄装置均与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探头的周围还设置有高亮度led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切脉槽。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探头设置有3个。

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其定位方法如下:

s1、将被测者的手腕部位放置于传感器探头的下方的切脉槽内;

s2、平移电机控制传感器探头进行左右调整;

s3、升降电机控制传感器探头向下移动并接近被测者的手腕部位;

s4、微调电机进一步调整传感器探头与被测者的手腕部位之间的距离;

s5、在传感器探头下降过程中,手部的图像可以为步骤s1中采集的静态图像(假定手部稳定不动),也可以为实时的手部图像(假定手有可能发生移动),当手部图像是实时图像时,由于传感器的遮挡,因此实时采集的手部图像只有局部,此时被遮挡的部分需要采用图像补全的技术来实现;

a、在传感器提升至最高处时,采集手腕部位完整的图像信息;

b、当微调电机驱动传感器探头下降过程中,持续采集图像;

c、自动识别传感器探头和微调电机部分图像区域,经过图像处理,将传感器和电机部分图像透明度设为50%-90%区间;

d、将经过半透明处理的传感器和电机图像与步骤中采集的完整手部图像进行合成

s6、传感器探头进行检测,检测后并将数据传输至电脑;

s8、由电脑中的脉动信息采集分析软件分析结果;

s9、升降电机控制压力传感器向上移动;

s10、检测结构,被测者的手腕离开被测区域。

其中,所述图像补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对抗式生成网络的方式。

其中,识别传感器探头和微调电机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微调电机或者传感器探头特定部位贴上特定颜色的标记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采用视频进行辅助定位,其方法是在脉诊仪传感器的斜上方有一个摄像头采集手腕部位的实时图像信息。视频采集到的视频经过实时图像处理,将遮挡住手腕的传感器及驱动电机部分自动识别,并实现半透明效果显示。探头底部的部分进行高亮显示,操作者从屏幕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手腕以及高亮的探头,可以准确的进行定位,提高了中医的精确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及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及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平移电机;3、升降电机;4、微调电机;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7、工作台;8、第一滚珠丝杠;9、第一滚珠螺母;10、连接柱;11、第二滚珠丝杠;12、第二滚珠螺母;13、传感器探头;14、拍摄装置;15、高亮度led光源;16、操作台;17、切脉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及方法,包括支架1、平移电机2、升降电机3、微调电机4、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6,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工作台7,所述平移电机2设置在工作台7的一侧,所述平移电机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滚珠丝杠8,所述第一滚珠丝杠8通过第一滚珠螺母9所述第一滑块5相连接,所述第一滑5块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柱10,所述连接柱10的顶部与所述升降电机3相连接,所述升降电机3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滚珠丝杠11,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1和第二滑块6通过第二滚珠螺母12相连接,所述微调电机4设置在第二滑块6底部的一侧,所述微调电机4底部安装有传感器探头13,所述工作台7的底部设置有拍摄装置14,所述拍摄装14置的高度位于传感器探头13的斜上方,所述平移电机2、升降电机3、微调电机4和拍摄装置14均与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探头13的周围还设置有高亮度led光源15,传感器探头13底部的部分进行高亮显示。操作者从屏幕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手腕以及高亮的传感器探头13,可以准确的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操作台16,所述操作台16上安装有切脉槽17,切脉槽17的大小应能将被测者的手腕放置在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探头13设置有3个,通过3个压力传感器探头13的排列组合,能很好地在桡动脉处采集到不同情况下的人体脉搏信息。

一种用于脉诊仪设备的视频辅助传感器定位设备,其定位方法如下:

s1、将被测者的手腕部位放置于传感器探头13的下方的切脉槽17内;

s2、平移电机3控制传感器探头13进行左右调整;

s3、升降电机3控制传感器探头13向下移动并接近被测者的手腕部位;

s4、微调电机4进一步调整传感器探头13与被测者的手腕部位之间的距离;

s5、在传感器探头13下降过程中,手部的图像可以为步骤s1中采集的静态图像(假定手部稳定不动),也可以为实时的手部图像(假定手有可能发生移动),当手部图像是实时图像时,由于传感器探头13的遮挡,因此实时采集的手部图像只有局部,此时被遮挡的部分需要采用图像补全的技术来实现;

a、在传感器提升至最高处时,采集手腕部位完整的图像信息;

b、当微调电机驱动传感器探头下降过程中,持续采集图像;

c、自动识别传感器探头和微调电机部分图像区域,经过图像处理,将传感器和电机部分图像透明度设为50%-90%区间;

d、将经过半透明处理的传感器和电机图像与步骤中采集的完整手部图像进行合成;

s6、传感器探头13进行检测,检测后并将数据传输至电脑;

s8、由电脑中的脉动信息采集分析软件分析结果;

s9、升降电机3控制压力传感器向上移动;

s10、检测结构,被测者的手腕离开被测区域。

其中,所述图像补全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对抗式生成网络的方式。

其中,识别传感器探头13和微调电机4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微调电机4或者传感器探头13特定部位贴上特定颜色的标记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

在使用时,脉诊仪检测的步骤如下:将被测者的手腕部位放置于传感器探头13的下方的切脉槽17里;平移电机2能够控制传感器探头13进行左右调整;升降电机3能够控制传感器探头13向下移动并接近被测者的手腕部位;微调电机4进一步调整传感器探头13与被测者的手腕部位之间的距离;传感器探头13进行检测,检测后并将数据传输至电脑;由电脑中的脉动信息采集分析软件分析结果;升降电机3控制传感器探头13向上移动;检测结构,被测者的手腕离开被测区域,脉诊仪的传感器探头13的斜上方有一个拍摄装置14采集手腕部位的实时图像信息,视频采集到的视频经过实时图像处理,将遮挡住手腕的传感器探头13及微调电机4部分自动识别,并实现半透明效果显示。传感器探头13底部的部分进行高亮显示,操作者从屏幕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手腕以及高亮的传感器探头13,可以准确的进行定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