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624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丹毒治疗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丹毒(erysipelas)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发于头面称抱头火丹,发于躯十称内发丹毒,发于腿部称腿游风,新生儿丹毒称赤游丹。本病发病急。症状重.经2-5天的潜伏期后突然急性发病,伴有高热、寒战、头痛及呕吐等全身症状。肿痛迅速向周围蔓延成为一片红色损害,其色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中医学认为,丹毒是风湿热诸邪化火侵入人体,内因素体火旺,血分有热,两热相并郁于肌肤,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等所致引起。西医采用大剂量青霉索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常能恢复正常,需持续用药2周左右。但西药有副作用,长期用药带来的结果往往是身体机能的退化和胃肠功能的不良反应。

丹毒是发生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常见于双肢小腿部位皮肤,表现为红赤灼热,如涂丹之状,肿胀疼痛,红斑处皮肤微微隆起,严重的是出现水泡、化脓及皮肤坏死。患者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状。临床一般应用较大剂量的青霉素、先锋毒素等抗生素治疗,由于丹毒消退缓慢,故体质虚弱、肝肾功能减退的中、老年人不适合应用。丹毒的发生,是由于血分有热,外感风湿热邪或由于皮肤黏膜破损,感染邪毒而发。采用清热、凉血、解毒的中草药治疗丹毒,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为公众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产品疗效显著的、治疗皮肤丹毒病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半夏8g,陈皮16g,茯苓11g,甘草6g,白芥子11g,牛膝6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每天1剂,分2次温服,14天为1个疗程。

发明用于治疗丹毒的中药配方,选择天然药物,针对丹毒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半夏利湿祛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补中,利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白芥子利气豁痰;牛膝作为引经药,引药下行直达病所;甘草健脾补中,调和诸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半夏8g,陈皮16g,茯苓11g,甘草6g,白芥子11g,牛膝6g。

实施例2:如果患者局部皮肤增厚,且粗糙色暗,在上述组分中加当归8g,川芎8g,香附8g。

实施例3:如果患者漫肿明显,在上述组分中加大腹皮16g,槟榔16g,泽泻16g。

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每天1剂,分2次温服,14天为1个疗程。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丹毒护理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临床选取33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5例,症见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迅速蔓延,局部肿胀红斑,表面紧张光亮,灼热,压之褪色。

2、疗效标准

治愈:擦药3~10d内全身及局部症状消退;

好转;擦药3~l0d内全身症状消退,患肢肿胀未消;

无效:擦药l0~15d内症状未改善。

3、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临床治愈21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1%,中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典型案例:

张某,男,55岁,工人,双下肢小腿部红肿疼痛两天,行走受限,右侧较左侧痛甚,伴恶寒,发热,纳差。查:两小腿中下段皮肤色红,按压时红色稍退。放手后恢复原状,触之疼痛。血自细胞计数9.0×109/l,中性0.85,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为丹毒,服用本发明配方3d后,发热,恶寒消失,双下肢红肿疼痛减轻,继用6d,双下肢红肿疼痛消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半夏8g,陈皮16g,茯苓11g,甘草6g,白芥子11g,牛膝6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每天1剂,分2次温服,14天为1个疗程。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曹秀娟
技术研发日:2017.11.03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