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助眠功能的呼吸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7929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助眠功能的呼吸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机及其控制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助眠功能的呼吸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松果体是从第三脑室后顶部突出的小体,是一个仅有米粒大小形似松子状的灰红色腺体,它含有大量分泌细胞。1958年lerner首先从松果体中提炼出褪黑素,该激素能使两栖动物皮肤内黑色素细胞颗粒聚集,使一种产生黑色素(melanin)的细胞发亮,这种松果体激素取名为褪黑素(melatonin)。褪黑素与人体的生物节律、睡眠状况、衰老程度以及某些生理和心理疾病有关。体内褪黑素的含量还与光照情况有关。

视觉系统不仅传递给大脑光的信号,而且把外界光环境的明暗信息传递给大脑的松果体,松果体产生褪黑素进入血液、尿液、脑脊液,细胞内外液中,从而控制人的睡眠水平。

现有的睡眠呼吸机只是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的机器,是通过改善睡眠中由于气道塌陷性增加所导致的上气道部分或全部阻塞、气流受限,增加通气量,进而改善睡眠质量。但是前提是要患者进入睡眠状态才可以,呼吸机上没有一个功能是帮助患者进入睡眠的,很多患者初次使用呼吸机时候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才能正常的入眠,更有甚者适应不了,没办法使用呼吸机去治疗。

呼吸机的使用者避免不了适应期,适应期的长短和患者个体差异有关,当患者适应了佩戴面罩使用呼吸机的时候才能正常的进入睡眠,才能更好的接受呼吸机的治疗,而当患者不能很好的入眠,就不能通过呼吸机改善睡眠质量,所以患者进入睡眠的时间长短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助眠功能呼吸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提高褪黑素的分泌,使患者加强睡意,更快入眠。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助眠功能的呼吸机,其上设置有助眠灯,所述呼吸机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助眠灯的照明模式;

时钟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患者的呼吸频率;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

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患者开始入睡的时间和用于计算开始褪黑素照明的时间的基准时间。

所述呼吸机还包括照明控制子单元,其可控制助眠灯的照明模式。

所述助眠灯包括白色led灯、红色led灯和蓝绿led灯。

所述照明模式包括:普通照明模式、褪黑素照明模式、打开/关闭照明和唤醒模式。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为压差传感噐和/或压力传感器。

用于控制上述任一所述的呼吸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患者的呼吸频率并传递至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步骤s2,控制单元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的数据后,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控制助眠灯以特定频率交替变化;

步骤s3,助眠灯刺激患者产生褪黑素,促进患者入眠。

在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患者打开呼吸机后,在戴上面罩前,助眠灯以白光模式照明。

在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呼吸机检测到患者戴上面罩后,将助眠灯切换到红光模式照明。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呼吸机在检测到患者入眠后,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调暗或关闭助眠灯。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预设时间后,控制单元控制助眠灯切换到唤醒模式,打开蓝绿光照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呼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呼吸机的功能模块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呼吸机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呼吸机的操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机10,呼吸机包括风机部分和加湿器部分,呼吸机上设置有助眠灯6。具体地,呼吸机10包括控制单元1,其用于控制助眠灯6的照明模式;助眠灯6,其受控于控制单元1以执行灯光的转换;时钟单元3;数据采集单元4,用于采集患者的呼吸频率;数据处理模块5,用于处理数据采集单元4采集的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1;以及存储器6,用于存储患者开始入睡的时间和用于计算开始褪黑素照明的时间的基准时间。控制单元1包括照明控制子单元2,用于随患者呼吸频率控制助眠灯6的频率及流明,其还可以控制助眠灯的照明模式,照明模式包括:普通照明、褪黑素照明、关闭/打开灯光和唤醒模式等,褪黑素照明具有照度范围,例如,低于loolx包括完全黑暗。

优选地,助眠灯设置在风机上,但是其还可以是设置在加湿器或者两者上均设置有助眠灯。

具体地助眠灯包括白光led灯、红光led灯和蓝绿光led灯。通过实验表明用50lx的白炽灯与1000lx的红(610nm)、绿(540nm)、蓝(430nm)三种荧光灯在人们就寝前对房间进行照明,发现白炽灯或红色荧光灯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能力较弱,并能达到较深的睡眠深度(睡眠中体温温差变化较大),因此,夜晚就寝前使用偏红色光谱的灯光照明有利于人们保持高质量的睡眠;而绿色和蓝色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能力较强,达到较浅的睡眠深度(睡眠中体温温差变化较小),因而,使用偏蓝绿色光谱的灯光照明不利于人们保持高质量的睡眠。

其中,数据采集单元4包括压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带助眠功能的呼吸机,其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患者的呼吸频率并传递至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步骤s2,控制单元接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处理的数据后,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控制助眠灯以特定频率交替变化;

步骤s3,助眠灯刺激患者产生褪黑素,促进患者入眠。

可选地,在步骤s1前还包括,患者打开呼吸机后,在戴上面罩前,助眠灯以白光模式照明。

在步骤s1与步骤s2之间还包括在检测到患者戴上面罩后,助眠灯切换到红灯。

在步骤s3之后还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检测到患者入眠后,控制单元控制助眠灯,调暗或关闭助眠灯;

步骤s5:按照患者设定,在预设时间后控制单元控制助眠灯,使其切换到唤醒模式,打开蓝绿光照明。

如图4所示,人体在进入夜晚后,褪黑素分泌开始增加,t0为患者打开呼吸机(可选地并关闭其它灯饰照明),此时,呼吸机的助眠灯以白光模式提供照明。

t1:呼吸机检测到患者已经戴上面罩,检测是通过压差/压力传感器来实现,具体不再描述。此时,呼吸机的助眠灯优选地切换至红光。

t2:控制单元控制助眠灯随患者的呼吸频率而变换照明模式。

t3:呼吸机检测到患者开始进入睡眠。

t4:患者进入睡眠,预定时间后,控制单元控制调暗或关闭照明。

t3至tn为患者睡眠时间。

tn:为患者预设的唤醒时间,默认tn与t3相差8个小时左右,进入唤醒时间,控制单元控制助眠灯进入唤醒模式,打开蓝光照明,蓝绿光照明对于褪黑素的分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选地,蓝绿光照明可以为绿光或蓝光。频率为435nm-530nm。

可选地,呼吸机上还设置有扬声器,通过扬声器配合蓝光、绿光或蓝绿光来唤醒患者。

本发明提供的呼吸机,通过在其上设置有助眠灯,其通过检测患者的频率来切换不同的助眠光照模式,提高患者褪黑素的分泌,帮助患者快速入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