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功能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139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功能垫。



背景技术:

在医院康复理疗中,保持瘫痪卧床病人下肢功能位很难,特别是下肢治疗时,病人有时会随便移动会影响治疗效果,现有技术中的三角形翻身垫就容易肢体移位难以维持有效体位而影响效果;长时间一点不动保持一个姿势,又容易出现踝痉挛和足下垂畸形。怎样能既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患者痛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下肢功能垫,保持卧床病人下肢功能位,维持关节正常功能,预防踝痉挛和足下垂畸形,凹槽式设计使得患者下肢不会因为移动而影响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下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功能垫包括水平放置的髋部、膝部、踝部,在踝部的延伸位置设置限定脚位置的脚挡板,所述髋部为一三角坡台,膝部设置有凸台a,踝部设置有比膝部凸台a低的凸台b,膝部的凸台a和踝部的凸台b之间形成凹槽。

优选的,所述脚挡板上设置有脚面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脚面固定装置为两根脚面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脚面固定带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能根据患者脚面宽度调节固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魔术贴尺寸为边长7cm的正方形。

优选的,凸台a的高度为15cm,凸台b的高度为10cm。

优选的,所述下肢功能垫在外围设置有高弹海绵。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所公开的下肢功能垫,保持卧床病人下肢功能位,维持关节正常功能,成形凹槽式设计使得患者下肢不会因为移动而影响治疗效果。

2、独特的脚挡板设计可以预防踝痉挛和足下垂畸形。

3、凸台a和凸台b的设计可以抬高患肢,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4、整体高弹海绵的设置可以使得下肢受力面积大,受力均匀,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形成。

5、脚面固定带魔术贴能根据脚面宽度调节粘贴距离,防止足外翻畸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下肢功能垫的示意图。

其中:1、髋部2、膝部3、踝部4、脚挡板5、凸台b6、凸台a7、脚面固定带8、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下肢功能垫,所述下肢功能垫包括水平放置的髋部1、膝部2、踝部3,在踝部3的延伸位置设置限定脚位置的脚挡板4,所述髋部1为一三角坡台,膝部2设置有凸台a6,踝部3设置有比膝部2凸台a6低的凸台b5,膝部2的凸台a6和踝部3的凸台b5之间形成凹槽。本发明所公开的下肢功能垫,保持卧床病人下肢功能位,维持关节正常功能,成形凹槽式设计使得患者下肢不会因为移动而影响治疗效果。独特的脚挡板4设计可以预防踝痉挛和足下垂畸形。

优选的,所述脚挡板4上设置有脚面固定装置。保持卧床病人下肢功能位,维持关节正常功能。

优选的,所述脚面固定装置为两根脚面固定带7。固定方面,患肢感觉相对舒适。

优选的,所述脚面固定带7设置有魔术贴8,所述魔术贴8能根据患者脚面宽度调节固定位置。脚面固定带7魔术贴8能根据脚面宽度调节粘贴距离,防止足外翻畸形。

优选的,所述魔术贴8尺寸为边长7cm的正方形。固定调节方便,节省材料,充分利用。

优选的,凸台a6的高度为15cm,凸台b5的高度为10cm。凸台a6和凸台b5的设计可以抬高患肢,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优选的,所述下肢功能垫在外围设置有高弹海绵。整体高弹海绵的设置可以使得下肢受力面积大,受力均匀,可有效预防压疮的形成。

本发明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下肢功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功能垫包括水平放置的髋部、膝部、踝部,在踝部的延伸位置设置限定脚位置的脚挡板,所述髋部为一三角坡台,膝部设置有凸台a,踝部设置有比膝部凸台a低的凸台b,膝部的凸台a和踝部的凸台b之间形成凹槽。本发明所公开的下肢功能垫,保持卧床病人下肢功能位,维持关节正常功能,成形凹槽式设计使得患者下肢不会因为移动而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胜荣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