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6573发布日期:2019-05-28 20:1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输液时,带有过滤膜的过滤装置在使用前,过滤膜要保持完整性才能达到最佳过滤效果,也就是说过滤膜不仅要是未被破坏的状态,同时要在患者使用时才第一次与输液液体接触。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是采用开关打开液体通道,而导致不能保证输液液体的密封性,从而改变过滤膜的预期过滤效果,降低了过滤膜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保证输液液体的密封性,从而改变过滤膜的预期过滤效果,降低了过滤膜的有效性的缺陷,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及包括其的过滤输液容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过滤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一流道和一阻隔件,所述阻隔件设于所述流道内,且所述阻隔件的外周缘与所述流道的内壁无缝连接,以阻断所述流道;

穿刺件,所述穿刺件穿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用于穿刺所述阻隔件以便打开所述流道。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阻隔件的这种密封方式,保证输液液体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也就是使过滤膜与输液液体在患者使用前始终处于不同的密闭空间,而保持过滤膜的最佳的完整性,同时,使过滤装置不会产生漏液的情况;通过设置穿刺件穿刺阻隔件以便打开流道,作为过滤装置的开启部件,保证过滤装置的使用功能。

较佳地,所述主体还包括: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的第一侧壁与底板围设形成有一第一容置腔;

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第二部件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流道设于所述第二部件内,且与所述内腔远离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一端相连通;

过滤膜,所述过滤膜夹设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

较佳地,所述穿刺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流道的中心轴线,所述穿刺件沿垂直于所述流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直线运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部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腔,所述穿刺件包括相连接的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插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流道的中心轴线。

较佳地,所述阻隔件设于所述流道和所述安装腔的连接处,且所述阻隔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流道的轴向形成有夹角。

在本技术方案中,阻隔件可以和第二部件一体成型,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一起注塑生产,从而保证输液液体的密封性。

较佳地,所述穿刺件的杆部靠近所述阻隔件的一端设有尖端,所述阻隔件设有与所述尖端相对应的导向槽。

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阻隔件所在的平面与流道的轴向形成有夹角,也就是说阻隔件呈倾斜状,通过对应尖端设置导向槽,使尖端有着力点,更容易刺破阻隔件。

较佳地,所述尖端设有卡位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卡位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槽与所述卡位凸起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穿刺件的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尖端的卡位槽与卡位凸起的配合起到对尖端运动方向的限位,以此达到精准穿刺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头部中面向所述流道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座的侧壁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用于限制所述穿刺件的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头部的限位槽和安装座的限位凸起配合,以此达到精准穿刺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穿刺件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流道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穿刺件沿所述流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直线运动。

较佳地,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一内壳,所述内壳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内壳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外壳的底板且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底板密封连接于所述内壳的第二侧壁的外表面,所述第二侧壁与顶板围设形成有一第二容置腔,所述内壳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二侧壁设有若干间隙,所述若干间隙均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

较佳地,所述主体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第二部件的内腔内,所述支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流道的外壁外,所述支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过滤膜。

较佳地,所述穿刺件包括相连接的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远离所述头部的一端设有导液槽,且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顶板、所述过滤膜、所述支架、所述流道,所述头部卡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较佳地,所述穿刺件的杆部外套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密封所述穿刺件与所述过滤膜之间的间隙。

较佳地,所述第一部件一体成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过滤输液容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输液容器还包括一输液容器,所述过滤装置连接在所述输液容器上,且所述流道的一端通向所述输液容器,另一端通向所述主体。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本发明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2、本发明通过设置阻隔件保证输液液体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也就是使过滤膜与输液液体在患者使用前始终处于不同的密闭空间,而保持过滤膜的最佳的完整性,同时,使过滤装置不会产生漏液的情况;通过设置穿刺件穿刺阻隔件以便打开流道,作为过滤装置的开启部件,保证过滤装置的使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过滤输液容器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的穿刺件穿刺阻隔件前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的穿刺件穿刺阻隔件后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的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过滤装置的穿刺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过滤输液容器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过滤装置的穿刺件穿刺阻隔件前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过滤装置的穿刺件穿刺阻隔件后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体1

密封部件10

第一部件20

外壳21

第一侧壁211

底板212

第一容置腔213

内壳22

第二侧壁221

第一部分2211

第二部分2212

顶板222

第二容置腔223

间隙224

过滤膜30

第二部件40

流道41

内腔42

安装座43

安装腔431

限位台阶4311

安装座的侧壁432

限位凸起4321

穿刺插件50

穿刺插件的头部51

限位槽512

穿刺插件的杆部52

尖端521

卡位槽5211

阻隔件60

导向槽61

卡位凸起612

固定件71

卡环72

支架80

穿刺钉90

穿刺钉的头部91

导液槽921

穿刺钉的杆部92

密封垫93

输液容器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请结合图1-图6予以理解,本实施案例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其包括:主体1和穿刺件。主体1包括一流道41和一阻隔件60,阻隔件60设于流道41内,且阻隔件60的外周缘与流道41的内壁无缝连接,以阻断流道41。穿刺件穿设于主体1,用于穿刺阻隔件60以便打开流道41。这样,通过阻隔件60的这种密封方式,保证输液液体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也就是使过滤膜30与输液液体在患者使用前始终处于不同的密闭空间,而保持过滤膜30的最佳的完整性,同时,使过滤装置不会产生漏液的情况,在运输过程中穿刺件也不会松动;通过设置穿刺件穿刺阻隔件60以便打开流道41,作为过滤装置的开启部件,保证过滤装置的使用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穿刺件为穿刺插件50。穿刺插件50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流道41的中心轴线,穿刺插件50沿垂直于流道4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直线运动。

较佳地,主体1还包括:第一部件20、第二部件40和过滤膜30。第一部件20的一端卡扣于第二部件40相对应的一端,且第一部件20与第二部件40密封连接。过滤膜30夹设于第一部件20与第二部件40之间。第一部件20一体成型。

第一部件20包括:外壳21和内壳22。外壳21的第一侧壁211与底板212围设形成有一第一容置腔213。内壳22的一端穿设于第一容置腔213内,内壳22的另一端穿设于外壳21的底板212且位于外壳21外,底板212密封连接于内壳22的第二侧壁221的外表面,第二侧壁221与顶板222围设形成有一第二容置腔223,内壳22穿设于第一容置腔213内的第二侧壁221设有四条间隙224,四条间隙224均连通第一容置腔213与第二容置腔223。四条间隙224沿第二容置腔223周向间隔等距分布。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间隙224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其他数量。内壳22的第二侧壁22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2211和第二部分2212,第一部分2211的厚度小于第二部分2212的厚度;第一部分2211位于第一容置腔213内,且第一部分2211设有前述间隙224;第二部分2212位于述外壳21外,外壳21的底板212密封连接于第二部分2212靠近第一部分2211的一端的外表面。密封部件10卡设于内壳22的另一端,且密封部件10用于密封第二容置腔223。密封部件10的材质为橡胶。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件10外还套设有固定件71,固定件71的一端沿周向卡设于内壳22靠近密封部件10的一端外。固定件71用于将密封部件10更好的固定于内壳22的一端。这样,当输液液体沿流路到达第一容置腔213时,输液液体的水平面逐渐上涨,液面到达指定的高度后再通过间隙224进入第二容置腔223后再下液,这样能够防止输液液体从过滤膜30过滤后呈现水滴状直接滴入插瓶针孔中而形成连续的气栓,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输液过程。同时,通过设置内壳22的结构,在插瓶针插入第二容置腔223时,由于内壳22的顶板222的阻挡,可以防止插瓶针直接刺破过滤膜30,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本技术方案中的间隙224还具有防止气泡进入第二容置腔223,保证输液液体的安全可靠性。

第二部件40与第一部件20连接,第二部件40设有内腔42,内腔42与第一容置腔213连通,流道41设于第二部件40内,且与内腔42远离第一容置腔213的一端相连通。

第二部件40包括安装座43,安装座43设有安装腔431,安装腔43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流道41的中心轴线。阻隔件60设于流道41和安装腔431的连接处,且阻隔件60所在的平面与流道41的轴向形成有夹角。在本实施例中,阻隔件60可以和第二部件40一体成型,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一起注塑生产,从而保证输液液体的密封性。

穿刺插件50包括相连接的穿刺插件的头部51和穿刺插件的杆部52,穿刺插件的杆部52插设于安装腔431。穿刺插件的杆部52靠近阻隔件60的一端设有尖端521,阻隔件60设有与尖端521相对应的导向槽61。这样,由于阻隔件60所在的平面与流道41的轴向形成有夹角,也就是说阻隔件60呈倾斜状,通过对应尖端521设置导向槽61,使尖端521有着力点,更容易刺破阻隔件60。

尖端521设有卡位槽5211,导向槽61与卡位槽52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位凸起612,卡位槽5211与卡位凸起612配合用于限制穿刺插件50的移动。这样,通过尖端521的卡位槽5211与卡位凸起612的配合起到对尖端521运动方向的限位,以此达到精准穿刺的作用。

穿刺插件的头部51中面向流道41的一侧设有限位槽512,安装座的侧壁432的外表面设有与限位槽512对应的限位凸起4321,限位槽512与限位凸起4321配合用于限制穿刺插件50的移动。这样,通过穿刺插件的头部51的限位槽512和安装座43的限位凸起4321配合,以此达到精准穿刺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过滤输液容器2,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如上的过滤装置,过滤输液容器2还包括一输液容器2,过滤装置连接在输液容器2上,且流道41的一端通向输液容器2,另一端通向主体1。

实施例2

如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整体结构基本和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其不同的地方在于,穿刺件为穿刺钉90,穿刺钉90的中心轴线与流道41的中心轴线重合,穿刺钉90沿流道4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直线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还包括支架80,支架80位于第二部件40的内腔42内,支架80的一端套设于流道41的外壁外,支架80的另一端抵接于过滤膜30。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还包括卡环72,卡环72套设于第一部件20的一端卡扣于第二部件40相对应的一端外,使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40紧密连接。在图8和图9中未标示固定件71,但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固定件71。

穿刺钉90包括相连接的穿刺钉的头部91和穿刺钉的杆部92,穿刺钉的头部91的直径大于穿刺钉的杆部92的直径。穿刺钉的杆部92远离穿刺钉的头部91的一端设有导液槽921,且依次穿设于第二容置腔223、顶板222、过滤膜30、支架80、流道41。穿刺钉的头部91卡设于第二容置腔223内。

穿刺钉的杆部92外套设有密封垫93,密封垫93用于密封穿刺钉90与过滤膜30之间的间隙224。这样可以保证所有的输液液体不会通过穿刺钉90与过滤膜30之间的间隙224,保证输液液体均通过过滤膜30再进入第一部件20;同时,也保证输液液体不会直接进入第二容置腔223,而是先经过第一容置腔213,再通过间隙224进入第二容置腔223,也就是输液液体如图9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流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穿刺件为其他结构,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穿刺钉90。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