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669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舟骨骨折为最常见的腕骨骨折,占腕骨骨折的60%-70%,且多为青壮年,多为低能量的运动损伤,舟骨骨折由于其特殊的位置、解剖结构及血供情况,如处理不当坏死率较其他骨折高。

无移位舟骨骨折治疗主要有保守石膏治疗固定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保守治疗需要长达三个月的石膏固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便是轻便的活动也难以从事,是很难以接收的,若处理不当,有5%-20%不愈合的可能性;手术治疗,分为切开固定和微创经皮固定,入路有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因舟骨位置深,且活动度大,准确置钉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学习曲线较长,往往其它骨折很容易学会,而舟骨骨折经常手术不顺利,信心受到挑战,准确的置入舟骨长轴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总结。导针准确置入是个关键,第一步需要解决的是腕的固定问题,以往的学习资料包括视频都是在腕关节下方垫一块卷好的布,助手协助固定手部,使腕关节极度背伸(掌侧入路)或屈曲(背侧入路)。实践过后往往感觉到这种方法其实并不稳定,而腕关节不能稳定固定,说明舟骨有活动的可能,置入导针就可能存在偏差;在手术中置入导针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根据经验盲打和透视下置入,即使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盲打也存在反复打入的问题,往往需要通过第一次打入的针为参照调节第二次的位置;第二种是,透视下打入可以相对精准的置入,但存在需要穿铅衣、增加辐射计量、不能双平面同时监视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及装置,解决无法准确入针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可保证准确入针,减少透视次数和入针次数,减小辐射计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上肢外展于操作台上,使用腕固定座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位,确定大多角骨-舟骨结节并做标记;

(2)将消毒后的辅助治疗装置组装起来,并将辅助治疗装置连接在腕固定座上;

(3)在皮肤标记处做1cm横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直到舟-大多角关节间隙;

(4)用骨钩插入间隙钩住舟骨撬向桡侧,此时,将辅助治疗装置中导向套筒的尖端锐利部旋转刺入舟骨远极表面,将辅助治疗装置锁死,使辅助治疗装置中的各个关节臂锁死,使关节臂无法转动;

(5)调整导向套筒的角度,使导向套筒与腕关节中轴外展45°且掌偏45°,导向套筒指向舟骨近极;

(6)使用透视正侧位确定导向套筒方向,并调整导向套筒方向,使导向套筒的延长线为舟骨长轴,确定无误后沿着导向套筒的中心孔打入导向针;

(7)沿着导向针的导向孔打入抗旋转克氏针,去除辅助治疗装置,按标准尺偏后前位再次透视确认,用测深器量取螺钉长度;

(8)将导向针往里面钻入桡骨远端,使用空心钻穿过导向针钻孔;

(9)将空心的双头加压螺钉穿过导向针并将双头加压螺钉拧入舟骨,埋入骨面2mm;

(10)再次透视确认螺钉位置,拔出抗旋转克氏针,止血,5-0缝线缝合伤口。

为了防止螺钉穿出软骨,所述步骤(7)中,用测深器量取的长度值减去4-5mm为螺钉长度。

实施舟骨骨折治疗方法中使用的装置,为了导向针的角度调节,包括角度可调的调节机构一和调节机构二、连为一体且同心设置的限位柱和连接杆,所述调节机构一包括连为一体的关节臂一和关节套一,所述关节套一上开有连接孔一,所述关节臂一和关节套一相交段的中心开有贯穿关节臂一轴线所在方向的滑动孔一,所述滑动孔一内可滑动地连接有限位轴一,所述限位轴一的上部设有倾斜面一,所述限位柱上设有与倾斜面一相配合的倾斜面二,限位轴一的底侧为与关节球一的球面相配合的抵触面一,所述关节臂一的下部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座一,所述转动座一内设有球窝一,所述球窝一与滑动孔一连通,球窝一内可转动地设有关节球一,所述连接杆和限位柱依次穿过关节套一的一端时,限位柱的倾斜面二抵触在限位轴一的倾斜面一上,同时,所述限位轴一的抵触面一抵触在关节球一的顶部;所述关节球一的底部固连固定座一端,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固连有螺杆,所述螺杆与腕固定座连接;所述关节套一的另一端抵触垫块一端,所述垫块的另一端抵触调节机构二一端,所述调节机构二的另一端抵触在卡柱的一端,所述卡柱的另一端朝外的连接杆段上螺纹连接有压紧扣,所述压紧扣抵触在卡柱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机构二的底部连接有导向针。

为了进一步实现导向针的角度调节,所述调节机构二包括连为一体的关节臂二和关节套二,所述关节套二上开有连接孔二,所述关节臂二和关节套一相交段的中心开有贯穿关节臂二轴线所在方向的滑动孔二,所述滑动孔二内可滑动地连接有限位轴二,所述限位轴二的上部设有倾斜面三,所述垫块另一端抵触在关节套二的一端,所述卡柱套装在连接杆上,卡柱上设有可与倾斜面三相配合的倾斜面四,卡柱通过倾斜面四抵触在倾斜面三上;所述关节臂二的下部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座二,所述转动座二内设有球窝二,球窝二与滑动孔二连通,所述球窝二内可转动地设有关节球二;所述限位轴二的底部为与关节球二的顶部相配合的抵触面二,所述倾斜面四抵触在倾斜面三上时,限位轴二刚好抵触在关节球二的顶部;所述关节球二的底部固连支撑杆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连有套筒座,所述导向套筒与套筒座连接,所述导向套筒与导向针螺纹连接,所述导向针的尖端锐利部指向舟骨。

为了实现腕固定座与调节机构二的可拆卸连接,所述腕固定座上排布有若干螺纹孔一,所述螺杆穿过螺纹孔一并通过紧固螺母与腕固定座连接。

为了提高套筒与套筒座连接结构的可靠性,所述调节机构一还包括紧固杆,所述套筒座上开有方便安装导向套筒的套筒孔,远离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上,套筒座的中心开有与套筒孔连通且贯穿套筒座的松紧槽,垂直于松紧槽长度方向的套筒座上开有贯穿套筒座的螺纹孔二,紧固杆经过螺纹孔二与套筒座螺纹连接;此设计中,松紧槽的设计方便套筒的安装,同时,紧固杆穿过松紧槽和螺纹孔与套筒座螺纹连接时且手柄压紧在套筒座一侧时,使套筒牢固地安装在套筒座内,无法滑动,提高手术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转动紧固杆,所述紧固杆朝外的一端固连有手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治疗骨折时使用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中辅助治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卡柱抵触在调节机构二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调节机构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二中隐藏掉关节臂二和转动座二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限位柱抵触在调节机构一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局部放大图a。

图8为本发明中的局部放大图b。

图9为本发明中治疗骨折时使用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腕固定座,101空心腔,2螺纹孔一,3调节机构一,301螺杆,302固定座,303转动座一,304关节球一,305关节臂一,306关节套一,4压紧扣,5限位柱,501倾斜面二,6导向针,7导向孔,8导向套筒,9调节机构二,901关节套二,902关节臂二,903转动座二,904套筒座,905紧固杆,906手柄,907松紧槽,908套筒孔,909支撑杆,910关节球二,10垫块,11卡柱,1101倾斜面四,12限位轴二,1201倾斜面三,1202抵触面二,13限位轴一,1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及辅助治疗装置,一种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神经阻滞麻醉或全麻,上肢外展于操作台上,使用腕固定座1将腕关节固定于背伸位,确定大多角骨-舟骨结节并做标记;

(2)将消毒后的辅助治疗装置组装起来,并将辅助治疗装置连接在腕固定座1上;

(3)在皮肤标记处做1cm横切口,分离皮下组织,直到舟-大多角关节间隙;

(4)用骨钩插入间隙钩住舟骨撬向桡侧,此时,将辅助治疗装置中导向套筒8的尖端锐利部旋转刺入舟骨远极表面,将辅助治疗装置锁死,使辅助治疗装置中的各个关节臂锁死,使关节臂无法转动;

(5)调整导向套筒8的角度,使导向套筒8与腕关节中轴外展45°且掌偏45°,导向套筒8指向舟骨近极;

(6)使用透视正侧位确定导向套筒8方向,并调整导向套筒8方向,使导向套筒8中心的延长线为舟骨长轴,确定无误后沿着导向套筒8的中心孔打入导向针6;

(7)沿着导向针6的导向孔7打入抗旋转克氏针,去除辅助治疗装置,按标准尺偏后前位再次透视确认,用测深器量取螺钉长度;

(8)将导向针6往里面钻入桡骨远端,使用空心钻穿过导向针6钻孔;

(9)将空心的双头加压螺钉穿过导向针6并将双头加压螺钉拧入舟骨,埋入骨面2mm;

(10)再次透视确认螺钉位置,拔出抗旋转克氏针,止血,5-0缝线缝合伤口。

本实施例中,腕固定座1呈三棱柱形,腕固定座1上具有空心腔101(如图9所示),在手术前,至少使用2个绑带穿过空心腔101,至少一个绑带在腕固定座1的一个倾斜面上,另外的绑带在腕固定座1的另一个倾斜面上,使用绑带将手臂和手掌分别固定在腕固定座1的2个倾斜面上,同时,使手腕在2个倾斜面的相交处位置。

为了防止螺钉穿出软骨,步骤(7)中,用测深器量取的长度值减去4-5mm为螺钉长度。

实施舟骨骨折治疗方法中使用的辅助治疗装置,为了导向针6的角度调节,包括角度可调的调节机构一3和调节机构二9、连为一体且同心设置的限位柱5和连接杆14,调节机构一3包括连为一体的关节臂一305和关节套一306,关节套一306上开有连接孔一,关节臂一305和关节套一306相交段的中心开有贯穿关节臂一305轴线所在方向的滑动孔一,滑动孔一内可滑动地连接有限位轴一13,限位轴一13的上部设有倾斜面一,限位柱5上设有与倾斜面一相配合的倾斜面二501,限位轴一13的底侧为与关节球一304的球面相配合的抵触面一,关节臂一305的下部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座一303,转动座一303内设有球窝一,球窝一与滑动孔一连通,球窝一内可转动地设有关节球一304,连接杆14和限位柱5依次穿过关节套一306的一端时,限位柱5的倾斜面二501抵触在限位轴一13的倾斜面一上,同时,限位轴一13的抵触面一抵触在关节球一304的顶部;关节球一304的底部固连固定座302一端,固定座302的另一端固连有螺杆301,螺杆301与腕固定座1连接;关节套一306的另一端抵触垫块10一端,垫块10的另一端抵触调节机构二9一端,调节机构二9的另一端抵触在卡柱11的一端,卡柱11的另一端朝外的连接杆段上螺纹连接有压紧扣4,压紧扣4抵触在卡柱11的另一端,调节机构二9的底部连接有导向针6。

为了进一步实现导向针6的角度调节,调节机构二9包括连为一体的关节臂二902和关节套二901,关节套二901上开有连接孔二,关节臂二902和关节套一306相交段的中心开有贯穿关节臂二902轴线所在方向的滑动孔二,滑动孔二内可滑动地连接有限位轴二12,限位轴二12的上部设有倾斜面三1201,垫块10另一端抵触在关节套二901的一端,卡柱11套装在连接杆14上,卡柱11上设有可与倾斜面三1201相配合的倾斜面四1101,卡柱11通过倾斜面四1101抵触在倾斜面三1201上;关节臂二902的下部可转动地连接有转动座二903,转动座二903内设有球窝二,球窝二与滑动孔二连通,球窝二内可转动地设有关节球二910;限位轴二12的底部为与关节球二910的顶部相配合的抵触面二1202,倾斜面四1101抵触在倾斜面三1201上时,限位轴二12刚好抵触在关节球二910的顶部;关节球二910的底部固连支撑杆909一端,支撑杆909的另一端固连有套筒座904,导向套筒8与套筒座904连接,导向套筒8与导向针6螺纹连接,导向针6的尖端锐利部指向舟骨。

为了实现腕固定座1与调节机构二9的可拆卸连接,腕固定座1上排布有若干螺纹孔一2,螺杆301穿过螺纹孔一2并通过紧固螺母与腕固定座1连接。

为了提高套筒与套筒座904连接结构的可靠性,调节机构一3还包括紧固杆905,套筒座904上开有方便安装导向套筒8的套筒孔908,远离支撑杆909的长度方向上,套筒座904的中心开有与套筒孔908连通且贯穿套筒座904的松紧槽907,垂直于松紧槽907长度方向的套筒座904上开有贯穿套筒座904的螺纹孔二,紧固杆905经过螺纹孔二与套筒座904螺纹连接。

为了方便转动紧固杆905,紧固杆905朝外的一端固连有手柄906。

治疗舟骨骨折时,需要使用辅助治疗装置调节导向针6的角度,具体的动作过程为,导向套筒8座或导向针6的中心延长线与腕关节中轴外展之间的角度不是45度时,旋转压紧扣4,将压紧扣4松开,使压紧扣4不压紧在卡柱11上,此时,限位轴一13仅仅是与关节球一304轻轻地接触,限位轴一13无法给关节球一304加压,使得关节球一304可在转动座一303的球窝一内自由地转动,限位轴二12仅仅是与关节球二910轻轻地接触,限位轴二12无法给关节球二910加压,使得关节球二910可在转动座二903的球窝二内自由地转动,关节臂一305绕着关节球一304转动,关节臂二902绕着关节球二910转动,调节关节臂一305和关节臂二902的角度,直至导向针6与腕关节中轴外展呈45度为止,此时,反向转动压紧扣4,使压紧扣4紧压在卡柱11的另一端,卡柱11的一端紧压在限位轴二12上,卡柱11上设置的倾斜面四1101给限位轴二12向下的压力,使限位轴二12紧压在关节球二910上,使关节球二910无法自由转动,同理,限位柱5一上设置的倾斜面二501给限位轴一13向下的压力,使得限位轴一13紧压在关节球一304上,使得关节球一304无法自由转动;使用c型臂透视确认无误后,转动导向针6直至导向针6的尖端锐利部被打入舟骨内,沿着导向孔7平行打入抗旋转克氏针,去除辅助治疗装置,在此情况下,再进行后续手术;使用本治疗装置和腕固定座1的结合,只需要调节导向针6的角度即可,为精准入针做好准备,确保一次导针成功,大大减少透视次数和反复打入抗旋转克氏针的次数,减小因透视带来的辐射量;本发明可应用于治疗舟骨骨折的工作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舟骨骨折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