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的监护人体生命体征的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0204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的监护人体生命体征的背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的监护人体生命体征的背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穿戴式生理监测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为智能纺织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生理监测的重要方面,人体健康监测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出现了电子元件与纺织品结合的健康监测穿戴设备。

现有的人体监测穿戴设备仅采用传感器获取信号,并将监测到的信号未经处理地进行发送,有外界电子设备进行处理。但是,由于穿戴设备获取到的信号较为繁杂,需要将大量的数据进行实时上传,对数据传输的要求较高,且数据接收设备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时间较长,外界硬件需要较高,因此无法适应实际的监测需求。同时,由于穿戴设备的传感器设置位置相对固定,但是,用户的身材并不相同,可能导致传感器无法获取准确的信号,也影响了实际的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穿戴设备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穿戴的监护人体生命体征的背心。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穿戴的监护人体生命体征的背心,包括一背心本体,所述背心本体包括:覆盖人体胸部及腹部的前置部、覆盖人体背部的后置部、覆盖人体两侧肩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前置部和后置部连接,所述后置部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前置部的两侧边连接;

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一体征检测装置,所述体征检测装置连接有多类体征传感器组,每类所述体征传感器组包括多个对应类型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应体征信号,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体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并输出监测结果;

所述前置部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感应预设面,每个所述感应预设面上设置有粘贴面,每个所述传感器上各设置有一与所述粘贴面配合的粘带,每类所述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感应预设面上。

优选的,所述体征传感器组包括:

肠鸣传感器组,用于感应肠道蠕动产生的声音信号;

心率传感器组,用于感应心跳产生的声音信号;

呼吸传感器组,用于感应肺部呼吸产生的声音信号。

优选的,所述感应预设面包括:

第一感应预设面,设置在所述前置部的中下部,所述肠鸣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感应预设面上;

第二感应预设面,设置在所述前置部的左上部,所述心率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第二感应预设面上;

第三感应预设面,设置在所述前置部的右上部,所述呼吸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第三感应预设面上。

优选的,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包括一位置感应模块,所述位置感应模块包括多个对比单元和多个确认单元;

每个所述信号比对单元对应连接一类所述传感器组以及多个所述确认单元,每个所述信号比对单元根据所述传感器的类型预设有一信号强度;

所述信号比对单元用于在所述传感器上传的所述体征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信号强度时,向所述传感器对应的所述确认单元发送位置确认信号;

每个所述确认单元对应一所述传感器,所述确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认信号向用户发送提示。

优选的,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包括:

模数转换模块,包括多个模数转换器,每个所述模数转换器对应连接一类所述传感器组,用于将获取的体征信号转换为数字检测信号;

数据分析模块,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数字检测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取对应的体征信号值及频率值。

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

预存储单元,用于实时获取所述数字检测信号,并将所述数字检测信号以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进行分隔处理,以获取多个预录入信号段;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数字检测信号;

数据比对单元,分别连接所述预存储单元和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每个所述预录入信号段与所述数字检测信号进行比较,若存在相同最大值、最小值、频率,则将所述预录入信号段进行删除,否则将所述预录入信号段录入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并删除所述预录入信号段。

信息上报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单元,用于以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将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的所述数字检测信号进行整合以获取监测结果,并清空所述数据存储单元,所述监测结果包括体征信号的类型、最大值、最小值、频率。

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还包括信号过滤单元,所述信号过滤单元根据所述体征信号的类型预设有一数据范围,用于将所述数字检测信号与所述数据范围进行比较以删除所述数据范围外的数字检测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可穿戴的监护人体生命体征的背心还包括:

显示器,连接所述体征检测装置,所述显示器设置在所述背心上,用于显示所述监测结果;

无线传输装置,连接所述体征检测装置,用于将所述监测结果以无线信号的方式远程传输至用户的移动设备中。

优选的,所述后置部的面料采用导电纤维和涤纶材料混纺构成;

所述后置部的面料为弹性面料。

优选的,所述体征检测装置还连接:

体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背心本体的内侧面,用于获取体温信号;

血氧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背心本体的内侧面,用于获取血氧含量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采用感应预设面及传感器的粘带结构,实现了将传感应依据实际用户的体型进行传感器的位置设置,同时,采用体征检测装置实现了对体征信号的分析处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监测数据量大而对穿戴设备监测效果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穿戴的监护人体生命体征的背心实施例的主视图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视图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体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位置感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分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根据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可穿戴的监护人体生命体征的背心,包括一背心本体,背心本体包括:覆盖人体胸部及腹部的前置部1、覆盖人体背部的后置部2、覆盖人体两侧肩部的连接部3,连接部3的下端与前置部1和后置部2连接,后置部2的两侧边分别与前置部1的两侧边连接;

连接部3内设置有一体征检测装置5,体征检测装置5连接有多类体征传感器组,每类体征传感器组包括多个对应类型的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感应体征信号,体征检测装置5用于对体征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并输出监测结果;

前置部1的外侧面设置有多个感应预设面,每个感应预设面上设置有粘贴面,每个传感器上各设置有一与粘贴面配合的粘带,每类传感器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感应预设面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前置部1覆盖主要进行监测的部位,采用感应预设面上的粘贴面与传感器粘带,进一步将传感器可移动地设置在需要进行监测的部位。采用体征检测装置5连接多类传感器组,获取多类体征信号,并对体征信号进行处理分析,以获取监测结果,采用直接对监测信号在穿戴背心中直接处理,克服了因监测数据量大而对穿戴设备监测效果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根据图3所示,体征传感器组包括:

肠鸣传感器组61,用于感应肠道蠕动产生的声音信号;

心率传感器组62,用于感应心跳产生的声音信号;

呼吸传感器组63,用于感应肺部呼吸产生的声音信号。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传感器组,实现了对肠鸣、心率、呼吸的体征数据进行监测。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根据图1所示,感应预设面包括:

第一感应预设面43,设置在前置部1的中下部,肠鸣传感器组61设置在第一感应预设面43上;

第二感应预设面41,设置在前置部1的左上部,心率传感器组62设置在第二感应预设面41上;

第三感应预设面42,设置在前置部1的右上部,呼吸传感器组63设置在第三感应预设面42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预设面43对应人体肚脐位置,肠鸣传感器组61中的传感器通过在第一感应预设面43上的不同位置设置,从而获取最佳的感应效果。第二感应预设面41对应人体心脏位置,第三感应预设面42对应人体肺部位置。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根据图4、图5所示,体征检测装置5包括一位置感应模块51,位置感应模块51包括多个对比单元81和多个确认单元82;

每个信号比对单元对应连接一类传感器组以及多个确认单元82,每个信号比对单元根据传感器的类型预设有一信号强度;

信号比对单元用于在传感器上传的体征信号的强度大于信号强度时,向传感器对应的确认单元82发送位置确认信号;

每个确认单元82对应一传感器,确认单元82用于根据确认信号向用户发送提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信号比对单元依照信号强度对传感器获取的信号进行比对,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此时,传感器处于合适的监测位置,进一步,通过对应的确认单元82提示用户传感器是否防止准确。采用上述方式,实现了将每个传感器都设置在最佳的设置位置,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根据图4所示,体征检测装置5包括:

模数转换模块52,包括多个模数转换器,每个模数转换器对应连接一类传感器组,用于将获取的体征信号转换为数字检测信号;

数据分析模块53,连接模数转换模块52,用于对数字检测信号进行分析以获取对应的体征信号值及频率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体征检测装置5电子设备,通过转换获取数字信号,有助于与对监测信号进行基于计算机逻辑的运算与判断。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根据图6所示,数据分析模块53包括:

预存储单元72,用于实时获取数字检测信号,并将数字检测信号以预设的第一时间间隔进行分隔处理,以获取多个预录入信号段;

数据存储单元74,用于存储数字检测信号;

数据比对单元73,分别连接预存储单元72和数据存储单元74,用于将每个预录入信号段与数字检测信号进行比较,若存在相同最大值、最小值、频率,则将预录入信号段进行删除,否则将预录入信号段录入数据存储单元74中并删除预录入信号段。

信息上报单元75,连接数据存储单元74,用于以预设的第二时间间隔将数据存储单元74中的数字检测信号进行整合以获取监测结果,并清空数据存储单元74,监测结果包括体征信号的类型、最大值、最小值、频率。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数据存储单元74进行数据的存储,由于体征信号并非单个信号而是存在具体的数值信息和频率信息,需要将体征信号以一定时间段内所有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得到用户可认知的信息。因此,需要检测设备较大的信息存储及处理能力。采用上述方案,将数字检测信号分为多段,并基于预录入信号段与以存储的数字检测信号进行比对,将重复且无意思的信息进行筛出,降低了体征信号监测对存储器件的要求。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根据图6所示,数据分析模块53还包括信号过滤单元71,信号过滤单元71根据体征信号的类型预设有一数据范围,用于将数字检测信号与数据范围进行比较以删除数据范围外的数字检测信号。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于监测过程存在各种印象因素和偏差,采用信号过滤单元71将监测获取的信号进行过滤,有助于提高监测的有效性及稳定性。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的可穿戴的监护人体生命体征的背心还包括:

显示器,连接体征检测装置5,显示器设置在背心上,用于显示监测结果;

无线传输装置,连接体征检测装置5,用于将监测结果以无线信号的方式远程传输至用户的移动设备中。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后置部2的面料采用导电纤维和涤纶材料的混纺材质构成;

后置部2的面料为弹性面料。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材质实现了有效降低因电磁波或静电等外部原因引起的干扰,提高监测准确性;弹性面料进一步实现了监测背心的可伸缩性能。

本发明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体征检测装置5还连接:

体温传感器,设置在背心本体的内侧面,用于获取体温信号;

血氧传感器,设置在背心本体的内侧面,用于获取血氧含量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