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睑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8709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睑测量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眼科整容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眼睑测量器。



背景技术:

双眼皮手术中通常需要测量眼睑的宽度,以确保得到的双眼皮眼睑宽度一致;现在临床上使用的眼睑测量工具有多种,而整形医生在临床上测量眼睑宽度时,由于顾客眼睛每次测量时所看的角度不一,眼睛在平视、上视、下视时所表现出来的睑裂的宽度及重睑的宽度是不一致的,经常出现测量结果不准确的现象,两侧的眼睑宽度存在一定误差,导致手术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睑测量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统一测量标准,减小测量误差,使眼睑宽度测量结构更准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睑宽度测量器,包括主支腿、副支腿和标尺,所述主支腿与所述标尺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支腿和所述副支腿的底端均设有测量尖部,所述主支腿和所述副支腿活动连接,所述副支腿上设有指示尖部,所述指示尖部指向所述标尺上的刻度值与两所述测量尖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所述标尺上设有标记物。

优选的,所述标尺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一滑板,所述滑板的自由端连接有所述标记物。

优选的,所述主支腿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支腿的上端相连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第一拐角,所述第一拐角向外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副支腿包括第三支腿和第四支腿,所述第三支腿的下端和所述第四支腿的上端相连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三支腿和所述第四支腿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第二拐角,所述第二拐角向外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长度等于所述第四支撑臂的长度,所述第一拐角和所述第二拐角的角度相等且均为钝角,所述主支腿和所述副支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一销钉连接,所述销钉外套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的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三支腿上并使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三支腿具有相互远离的移动趋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腿中部位置设有一活动槽口,所述第三支腿中部位置设有一活动卡孔,所述活动槽口内铰接一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穿过所述活动卡孔并螺纹连接有一固定螺母。

优选的,所述标尺上开设有一与所述滑槽相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所述滑板的滑动方向,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一用于锁定所述滑板的锁紧螺栓。

优选的,所述标尺为弧形标尺,所述滑板为弧形板,所述滑槽为与所述滑板相匹配的弧形槽。

优选的,所述标记物为球形标记物,所述标记物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的深度。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眼睑宽度测量器,测量眼睑宽度时,将主支腿和副支腿的底端的测量尖部分别对准需要测量的眼睑的两边缘位置处,被测量者的眼睛看向标尺上的标记物,每次测量时眼睛以此标记物为参照物,眼睛所视的角度一致,统一了测量标准,减小了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眼睑宽度测量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眼睑宽度测量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眼睑宽度测量器的后视图;

图中:100-主支腿;110-第一支腿;120-第二支腿;130-第一拐角;140-第一连接部;150-活动槽口;160-活动手柄;161-固定螺母;200-副支腿;210-第三支腿;220-第四支腿;230-第二拐角;240-第二连接部;250-活动卡孔;300-标尺;310-滑槽;320-滑板;330-锁紧螺栓;400-测量尖部;500-指示尖部;600-标记物;700-销钉;80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睑测量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统一测量标准,减小测量误差,使眼睑宽度测量结构更准确。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睑宽度测量器,包括主支腿、副支腿和标尺,主支腿与标尺的一端固定连接,主支腿和副支腿的底端均设有测量尖部,主支腿和副支腿活动连接,副支腿上设有指示尖部,指示尖部指向标尺上的刻度值与两测量尖部之间的距离相对应,标尺上设有标记物。

本发明提供的眼睑宽度测量器,标尺上的刻度按照两测量尖部之间的距离对应划分,使用该眼睑宽度测量器测量眼睑宽度时,将主支腿和副支腿的底端的测量尖部分别对准需要测量的眼睑的两边缘位置处,被测量者的眼睛看向标尺上的标记物,每次测量时眼睛以此标记物为参照物,眼睛所视的角度一致,统一了测量标准,减小了测量误差。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眼睑宽度测量器,如图1所示,包括主支腿100、副支腿200和标尺300,主支腿100的顶端与标尺300的一端固定连接,主支腿100和副支腿200的底端均设有测量尖部400,主支腿100和副支腿200活动连接,副支腿的顶端设有指示尖部500,指示尖部500指向标尺300上的刻度值与两测量尖部400之间的距离相对应,标尺300上设有标记物600。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眼睑宽度测量器测量眼睑宽度时,将主支腿100和副支腿200的底端的测量尖部400分别对准需要测量的眼睑的两边缘位置处,被测量者的眼睛看向标尺300上的标记物600,每次测量时眼睛以此标记物600为参照物,眼睛所视的角度一致,统一了标准,使得每次测量结果均较一致,减小了测量误差。

本实施例中的眼睑宽度测量器,如图2~4所示,标尺300的内部设有一滑槽310,滑槽310内滑动连接有一滑板320,滑板32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标记物600,根据需要可调整标记物600的位置;滑动滑槽310内的滑板320,可以带动标记物600移动至距离标尺300自由端不同距离的位置处;标记物600所处的位置,根据不同测试者的习惯或视物角度而定。

标尺300上开设有一与滑槽310相通的螺纹孔,螺纹孔的轴向方向垂直于滑板320的滑动方向,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一用于锁定滑板320的锁紧螺栓330;当调节好标记物600的位置后,将锁紧螺栓330拧紧在滑板320上,即可实现标记物600位置的锁紧固定。

标尺300上的滑槽310不仅仅限于设置在标尺300内部,也可设置在标尺300背面开设有滑槽310,滑板320可以选用金属条或塑料材质,只要能够实现根据测试者的需要调整标记物600的位置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眼睑宽度测量器,主支腿100包括第一支腿110和第二支腿120,第一支腿110的下端和第二支腿120的上端相连且一体成型,第一支腿110和第二支腿120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第一拐角130,第一拐角130向外设有第一连接部140;副支腿200包括第三支腿210和第四支腿220,第三支腿210的下端和第四支腿220的上端相连且一体成型,第三支腿210和第四支腿220的连接位置处形成第二拐角230,第二拐角230向外设有第二连接部240;第二支腿120的长度等于第四支腿220的长度,第一拐角130和第二拐角230的角度相等且均为钝角,主支腿100和副支腿200通过第一连接部140和第二连接部240铰接。

第一连接部140和第二连接部240通过一销钉700连接,销钉700外套设有一扭簧800,扭簧800的两个扭臂的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支腿110和第三支腿210上并使第一支腿110和第三支腿210具有相互远离的移动趋势。

本实施例中的眼睑宽度测量器,当第二支腿120紧靠于第四支腿220时,第三支腿210上端的指示尖部500指在标尺300的零刻度处;打开第二支腿120和第四支腿220进行测量时,分别位于第二支腿120和第四支腿220下端的两个测量尖部400之间的距离与指示尖部500指向的标尺300上的刻度值相对应。

第一支腿110中部位置设有一活动槽口150,第三支腿210中部位置设有一活动卡孔250,活动槽口150内铰接一活动手柄160,活动手柄160穿过活动卡孔250并螺纹连接有一固定螺母161。当测试者的一只眼睛的眼睑宽度确定后,旋转固定螺母161至紧贴第三支腿210外侧,即可将第一支腿110和第三支腿210之间的角度固定住,从而锁定第二支腿120和第四支腿220上的测量尖部400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眼睑宽度测量器移动至另一只眼睛的相应的眼睑位置处,并使两只眼睛均看向处于同一位置的标记物600,根据两测量尖部400之间的位置划线确定眼睑宽度,即可使两只眼睛得到一致的眼睑宽度,保证了两只眼睛的一致性。活动手柄160可以为直线型,也可为弧形,活动手柄160配合固定螺母161能够实现第一支腿110和第三支腿210相对位置的锁紧固定即可。

标尺300为弧形标尺,滑板310为弧形板,滑槽320为与滑板310相匹配的弧形槽。

标记物600为球形标记物600,但不限于球形,也可以为方形或其他形状,标记物600的直径大于滑槽310的深度,避免标记物600卡入至滑槽310内部。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