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用固体化妆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146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唇用固体化妆品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2011年6月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1-123757号的优先权,并将它们引入本文中。本发明涉及唇用固体化妆品,特别是涉及具有优异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并且使用感、光泽的持续性、稳定性优异的唇用固体化妆品。
背景技术
:对于以往的唇用化妆品,在将口红涂布在唇上后、该口红转印到杯子等与唇接触的部位的二次附着性成为问题。针对此问题,开发了具有不易产生二次附着的、所谓二次附着少的效果的唇用化妆品。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抗转移性的化妆品组合物,其含有挥发性烃系溶剂,可溶解或分散在挥发性烃系溶剂中的非挥发性有机硅化合物,以及溶解在挥发性溶剂中、与非挥发性有机硅化合物为非融合性的非挥发性烃系油,该非挥发性烃系油具有一定的溶解参数。但是,该抗转移性化妆品组合物在稳定性方面仍有改善余地,光泽也不充分。此外,还存在下述问题,即,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在涂布后需要许久的时间才能表现,而且由于含有挥发性的油分作为必须成分,从而有容器的限制。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含有非融合性的全氟聚醚型的非挥发性油和挥发性油的具有抗转移性的口红组合物。该专利文献2中,在适用于支撑体的过程中,油分分离,油分转移到第一组合物之上。但是,该口红组合物存在下述问题,即,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在涂布后需要许久的时间才能表现,而且由于含有挥发性的油分作为必须成分,从而有容器的限制。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与挥发性油分组合,并掺合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使颜料良好地分散的具有抗转移性的棒状化妆品。但是,该棒状化妆品由于挥发性油分在组合物中的比率大,从而存在形成无光泽的成品,唇上易产生干燥感的缺点。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掺合有挥发性油分和有机硅树脂的一相型的口红用组合物。然而,该口红用组合物虽然抗转移性得到改善,但是挥发性油蒸发后,随着时间推移而易产生干燥感,并且树脂的皮膜残留在唇上,存在产生皮膜感、发紧感的同时,所得到的附着物无光泽等的缺点。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由含有有机硅系皮膜剂、挥发性有机硅系油分、非挥发性有机硅系液态油分和乳化剂的连续相油分、和含有酯油分和色材的分散相油分构成、并且分散相油分/(分散相油分+连续相油分)的配比为0.05~0.5的油包油型乳化组合物。但是,该油包油型乳化组合物有时难以保持经时稳定性。此外,还存在下述问题,即,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在涂布后需要许久的时间才能表现,并且由于含有挥发性的油分作为必须成分,从而有容器的限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9846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96/40044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97/1615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48709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53530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鉴于前述现有技术而提出的,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具有优异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并且涂布后的光泽持续、稳定性也优异的唇用固体化妆品。本发明人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并用特定的油分、并掺合蜡,可以得到不会损伤光泽、涂布之后立即具有更优异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的特征在于,含有以下的(a)~(d):(a)氢化聚异丁烯5~30质量%(b)在25℃下与(a)混合时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30~70质量%(c)在25℃下与(a)混合时、以及与(b)混合时都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分0.5~15质量%(d)蜡4~12质量%。前述化妆品中,优选进一步含有(e)色材。前述化妆品中,优选(e)成分实质上分散于(c)成分中。前述化妆品中,优选(b)成分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含有选自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前述化妆品中,优选(c)成分的油分含有选自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蓖麻油、单异硬脂酸甘油酯、甘油的加成摩尔数为4~10并且异硬脂酸残基的个数为1~4个的异硬脂酸聚甘油酯、peg/ppg-36/41二甲基醚、peg/聚丁二醇-52/32二甲基醚、四(乙基己酸/苯甲酸)季戊四醇酯、四(二十二烷酸/苯甲酸/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前述化妆品中,优选(a)成分中进一步含有二聚物二亚油酸酯。前述化妆品中,优选进一步含有(f)选自烯烃低聚物、二癸酸新戊二醇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倍半异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硬脂酸丙二醇酯、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异硬脂酸二甘油酯、二异硬脂酸甘油酯、四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角鲨烷、液体石蜡、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酯、乙基己酸鲸蜡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此外,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优选含有以下的(a)~(d):(a)氢化聚异丁烯5~30质量%(b)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30~70质量%(c)选自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蓖麻油、甘油的加成摩尔数为4~10并且异硬脂酸残基的个数为1~4个的异硬脂酸聚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分0.5~15质量%(d)蜡4~12质量%。此外,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优选含有以下的(a)~(d):(a)氢化聚异丁烯5~30质量%(b)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30~70质量%(c)选自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蓖麻油、甘油的加成摩尔数为4~10并且异硬脂酸残基的个数为1~4个的异硬脂酸聚甘油酯、peg/ppg-36/41二甲基醚、四(二十二烷酸/苯甲酸/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分0.5~15质量%(d)蜡4~12质量%。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通过以特定量掺合(a)氢化聚异丁烯、(b)在25℃下与(a)混合时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c)在25℃下与(a)混合时以及与(b)混合时都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分、(d)蜡,得到涂布之后立即表现出优异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具有光泽的持续性、稳定性也良好的唇用固体化妆品。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在(a)制造时、(b)制成产品(固化)时、(c)涂布到唇上时的机理的图。[图2]为对将本发明的(a)~(c)成分和色材(试验例1-1)加热溶解后混合、进行离心分离、静置得到的试样进行拍摄得到的照片。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包含(a)氢化聚异丁烯、(b)在25℃下与(a)混合时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c)在25℃下与(a)混合时以及与(b)混合时都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分、(d)蜡。以下对各成分进行具体说明。((a)氢化聚异丁烯)(a)成分是不溶于作为连续相油分的(b)成分的油分。(a)成分与(b)成分相比,与唇的亲和性更高、容易与唇密合。氢化聚异丁烯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2650。此外,作为(a)成分,除了氢化聚异丁烯之外,还可以掺合二聚物二亚油酸酯。作为二聚物二亚油酸酯,优选为二聚物二亚油酸(植物甾醇/二十二烷基)酯。(a)成分的掺合量,相对于化妆品总量,必须为5~30质量%。(a)成分的掺合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2质量%以上。掺合量小于5质量%时,涂布时不会分离,不会表现出二次附着少的效果。此外,(a)成分的掺合量优选为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若掺合量超过30质量%则涂布时难以分离,不会表现出二次附着少的效果。((b)聚甲基苯基硅氧烷)(b)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在25℃下与(a)氢化聚异丁烯混合时分离。掺合在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的(b)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分离”的有无通过以下的条件测定。(测定条件)以(a):(b)=1:1(质量比)使用(a)和(b),加热到90℃,搅拌混合,然后静置,混合物变成25℃时,将边界均匀地分离为两层的情况记为“分离”,将半透明的状态或无边界、透明的相溶状态记为“未分离”。作为(b)成分,使用两种以上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时,分离的有无根据它们的掺合比率不同而不同。因此,分离的有无必须根据(b)成分的掺合比率确认。作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可列举出例如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等。作为掺合在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优选为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例如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h-1555(180mm2/s(25℃)、东丽-道康宁公司生产)、聚甲基苯基硅氧烷fz3156(165mm2/s(25℃)、东丽-道康宁公司生产)。此外,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例如聚硅氧烷kf54(400mm2/s(25℃)、信越化学公司生产)、聚硅氧烷kf50-300cs(270~330mm2/s(25℃)、信越化学公司生产)、聚硅氧烷kf-54hv(5000mm2/s(25℃)、信越化学公司生产)。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例如聚硅氧烷kf56(14mm2/s(25℃)、信越化学公司生产)。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例如聚硅氧烷sh556(22mm2/s(25℃)、东丽-道康宁公司生产)。(b)成分的掺合量相对于化妆品总量必须为30~70质量%。(b)成分的掺合量优选为40质量%以上。掺合量小于30质量%时,涂布时难以分离,不会表现出二次附着少的效果。此外,(b)成分的掺合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下。若掺合量超过70质量%则其它成分的掺合量减少,因此不会表现出二次附着少的效果。((c)油分)(c)成分是在25℃下与(a)混合时、以及与(b)混合时都分离的油分。(c)成分与(b)成分相比,与唇的亲和性更高,容易与唇密合。掺合在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的(c)成分可以是一种,或也可是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分离”的有无通过以下的条件测定。(测定条件)以(a):(c)=1:1(质量比)使用(a)和(c),加热到90℃,搅拌混合,然后静置,混合物变成25℃时,将边界均匀地分离为两层的情况记为“分离”,将半透明的状态或无边界、透明的相溶状态记为“未分离”。与(b)的关系也与上述相同。作为(c)成分的油分,可列举出例如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蓖麻油、单异硬脂酸甘油酯、甘油的加成摩尔数为4~10并且异硬脂酸残基的个数为1~4个的异硬脂酸聚甘油酯、peg/ppg-36/41二甲基醚、peg/聚丁二醇-52/32二甲基醚、四(乙基己酸/苯甲酸)季戊四醇酯、四(二十二烷酸/苯甲酸/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等。其中,优选含有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c)成分的掺合量相对于化妆品总量必须为0.5~15质量%。(c)成分的掺合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掺合量小于0.5质量%时,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差,经时的光泽感也差。(c)成分的掺合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下。若掺合量超过15质量%则产生颜色不均。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作为(a)成分仅使用氢化聚异丁烯,作为(b)成分仅使用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时,(c)成分可以使用选自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蓖麻油、甘油的加成摩尔数为4~10并且异硬脂酸残基的个数为1~4个的异硬脂酸聚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分。这些(c)成分是在25℃与(a)氢化聚异丁烯混合时、以及与(b)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混合时都分离的油分。此外,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作为(a)成分仅使用氢化聚异丁烯,作为(b)成分仅使用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时,(c)成分可以使用选自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蓖麻油、甘油的加成摩尔数为4~10并且异硬脂酸残基的个数为1~4个的异硬脂酸聚甘油酯、peg/ppg-36/41二甲基醚、四(二十二烷酸/苯甲酸/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分。这些(c)成分是在25℃与(a)氢化聚异丁烯混合时、以及与(b)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时都分离的油分。通过使用上述(a)~(c)成分,将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涂布到唇上时,通过化妆品与唇的分配,(a)成分、(b)成分和(c)成分立即分离,(a)成分和(c)成分密合在唇上,粘性低的(b)成分分离至表层,因此表现出二次附着少的效果。这样的化妆品附在物品上时,仅透明的(b)成分附着。而且,由于(b)成分大量存在,通过物品与唇的分配,(b)成分再次分离至表层。因此,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可以长时间表现出二次附着少的效果。((d)蜡)作为掺合在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的(d)蜡,只要是通常掺合在化妆品中的蜡则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中,通过掺合(d)蜡,可以得到通常粘度低于(a)成分和(c)成分、作为液态油分的(b)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处于外相的唇用固体化妆品。即,本发明中使用的蜡优选使用与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具有相溶性的蜡。作为(d)蜡,可以举出例如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聚乙烯蜡、蜂蜡、纯地蜡、微晶蜡、固体石蜡、木蜡等。(d)成分的掺合量相对于化妆品总量必须为4~12质量%。(d)成分的掺合量优选为6质量%以上。掺合量小于4质量%时,难以固化。此外,(d)成分的掺合量优选为11质量%以下。若掺合量超过12质量%,则难以涂开,光泽也消失。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除了上述作为必须成分的(a)~(d)成分之外,还可以含有通常唇用化妆品中使用的成分作为任意成分。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优选掺合(e)色材。作为色材,只要是通常唇用化妆品中使用的色材即可,可以为粉末状或色淀状(混入油的状态)。可以为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或珠光剂。无机颜料、有机颜料或珠光剂与连续相油分((b)成分)相比,易被分散相油分(特别是(c)成分)润湿,因此色材主动地转移到分散相油分中。因此,色材在涂布化妆品时被分散相油分夹着,存在于表层的(b)成分的内侧,所以不易二次附着。如此,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优选(e)成分实质上分散于(c)成分中。此外,更优选色材总量中80质量%以上的(e)成分分散于(c)成分中。色材的掺合量相对于化妆品总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质量%以上。若掺合量过少则有可能难以感觉二次附着少的效果。此外,色材的掺合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优选掺合选自烯烃低聚物、二癸酸新戊二醇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倍半异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硬脂酸丙二醇酯、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异硬脂酸二甘油酯、二异硬脂酸甘油酯、四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角鲨烷、液体石蜡、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酯、乙基己酸鲸蜡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f)成分。(f)成分为高温(90℃)下与(a)~(c)成分的相溶性高的成分,通过掺合这种油分,容易制造掺合有不相溶的(a)成分、(b)成分、(c)成分的稳定的唇用固体化妆品。掺合(f)成分时,其掺合量相对于化妆品总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以上。掺合量小于1质量%时,整体的相溶性差,有可能分离。此外,(f)成分的掺合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若掺合量超过20质量%则涂布到唇上时(b)成分不会分离、有可能不会表现出二次附着少的效果。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除了上述成分之外,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适当掺合通常的唇用化妆品中使用的成分(例如上述以外的油剂、粉末、高分子化合物、保湿剂、香料、抗氧化剂、防腐剂、美容成分等)。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优选构成成分在其全部制造工序中不分离而为均匀一相的状态。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可以应用于口红、唇彩(lipgloss)、打底用的唇底(lipbase)、口红外涂层(lipovercoat)、唇膏(lipcream)等中。特别优选为棒状固体状口红。实施例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该实施例任何限定。掺合量只要不特别说明则以质量%表示。本发明人迄今发现,通过蜡将(a)氢化聚异丁烯、大量的(b)在25℃下与(a)混合时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固化而成的唇用固体化妆品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优异。即,涂布到唇上时,粘性以及与唇的亲和性低的(b)成分分离至表层,(a)成分处于内层(唇表面)。色材由于与(a)成分的亲和性高,色材被内层夹着。由此,即使唇用化妆品附在杯子上时,也仅仅是未掺合色材的(b)成分附着于杯子上。并且,由于(b)成分大量存在,通过杯子与唇的分配,(b)成分从唇用化妆品渗出。因此,利用前述系统,可以长时间发挥优异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基于该发现,进而对提高二次附着少的效果所必需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本发明人为了期待优异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考虑在唇上采取图1(c)所示举动的唇用固体化妆品。根据图1(c)可知,在处于唇的内层的(a)成分的更内层存在夹着色材的成分。为了制造这种唇用固体化妆品,在高温的制造过程中,必须是全部成分不分离而形成混合(或微分散)状态(图1(a)),冷却后、固化时,变成图1(b)的状态。即,考虑除了前述系统之外,是否还必需与色材的亲和性更高的成分,是否还必需与(a)成分、(b)成分都分离,并且与(b)成分的相溶性非常低的油分。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人为了发现这种油分,将由掺合有(a)成分、(b)成分、色材、以及各种追加油分的下述表1记载的掺合组成构成的油性成分混合,基于下述评价基准(1)对各试样进行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表1的掺合量以质量份表示。另外,表1的掺合组成中,(b)成分的混合溶液在25℃下与(a)混合时分离。另外,试验例1-1的评价(1)中评价的试样照片如图2所示。本照片为置于白色的桌子上拍摄得到的照片。评价(1):色材亲和性将所混合的油性成分进行离心分离后静置,按下述评价基准进行判定。油性成分为半固体油分时,将加热溶解后混合的油性成分进行离心分离,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判定。(评价基准)a*:几乎全部色材分散于追加油分中。a:色材也分散于(a)氢化聚异丁烯中,但是大部分色材分散于追加油分中。b*:大致相同的色材分散于(a)氢化聚异丁烯和追加油分中。b:色材也分散于追加油分中,但是大部分色材分散于(a)氢化聚异丁烯中。c:几乎全部色材分散于(a)氢化聚异丁烯中。[表1]※1:脱臭聚丁烯p(日兴リカ公司生产)※2: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h-1555(东丽-道康宁公司生产)※3:聚硅氧烷kf54(信越化学公司生产)※4:コスモール168m(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公司生产)※5:sフェイスvl-211(阪本药品工业公司生产)※6:yofco-mas(日本精化公司生产)。由表1可知,色材分散的层因所掺合的追加油分的种类不同而不同。由试验例1-1~1-5可知,特别是掺合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三异硬脂酸聚甘油酯-5、单异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peg/聚丁二醇-52/32二甲基醚作为追加油分时,色材分散于追加油分中。接着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实际上掺合有表1记载的追加油分的由表2记载的掺合组成构成的试样(固体口红)。然后对各试样基于下述评价基准(2)进行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表2的掺合组成中,(b)成分的混合溶液在25℃下与(a)混合时分离。评价(2):二次附着少的效果的评价试验通过10名专家进行实际使用性试验。评价中,对于将试样涂布在唇上时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基于下述评分基准进行5等级官能评价(评分)。通过该评分平均值,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判定。(评分)5分:非常优异。4分:优异。3分:普通。2分:差。1分:非常差。(评价基准)s:评分平均值为4.5分以上5分以下a*:评分平均值为4分以上且小于4.5分a:评分平均值为3.5分以上且小于4分b:评分平均值为2.5分以上且小于3.5分c:评分平均值为1分以上且小于2.5分表中,记载为“-”的例子是稳定性差、不能测定二次附着少的效果的情况。[表2]由表2可知,掺合有表1中色材亲和性高的追加油分的试验例2-2~2-6的试样,二次附着少的效果非常优异。接着对以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三异硬脂酸聚甘油酯-5、单异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peg/聚丁二醇-52/32二甲基醚为代表的与色材的亲和性高的油分的性质进行研究。对于表1中使用的追加油分,利用下述评价方法(评价(3))对与(a)成分或(b)成分的相溶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评价(3):分离状态以(a)成分或(b)成分:追加油分=1:1(质量比)使用(a)成分或(b)成分和追加油分,加热到90℃,搅拌混合,接着静置,混合物变成25℃时,将边界均匀地分离为两层的情况记为“分离”,将半透明的状态或无边界、透明的相溶状态记为“均匀”。[表3]评价(3):分离状态(a)评价(3):分离状态(b)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4)分离分离三异硬脂酸聚甘油酯-5分离分离单异硬脂酸甘油酯分离分离蓖麻油分离分离peg/聚丁二醇-52/32二甲基醚分离分离澳洲坚果油聚甘油-6酯类二十二烷酸酯(※5)均匀均匀澳洲坚果油脂肪酸植物甾醇酯(※6)均匀均匀凡士林均匀分离由表3可知,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三异硬脂酸聚甘油酯-5、单异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peg/聚丁二醇-52/32二甲基醚是与(a)成分或(b)成分都分离的油分。根据试验例2-7~2-9可知,掺合澳洲坚果油聚甘油-6酯类二十二烷酸酯、澳洲坚果油脂肪酸植物甾醇酯、凡士林时,不能表现出显著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认为这是因为,由于这些油分与(a)成分和/或(b)成分混合时不分离,因此分散色材的油分未表现出图1(c)那样的举动,溶解于(a)层和/或(b)层。因此,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含有(a)氢化聚异丁烯、(b)在25℃与(a)混合时分离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聚甲基苯基硅氧烷、(c)在25℃与(a)混合时以及与(b)混合时都分离的油分、(d)蜡是必要的。接着进一步对(c)成分进行研究。本发明人对于peg/ppg-36/41二甲基醚、四(二十二烷酸/苯甲酸/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利用上述评价方法(评价(3))对其与(a)成分或(b)成分的相溶性进行评价。然后通过常规方法制备掺合有这些油分的、由表4记载的掺合组成构成的试样(固体口红)。然后,基于上述评价基准(2)对各试样进行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表4的掺合组成中,(b)成分的混合溶液在25℃与(a)混合时分离。[表4]※7:サラコスp-b822(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公司生产)。由表4可知,peg/ppg-36/41二甲基醚、四(二十二烷酸/苯甲酸/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是与(a)成分和(b)成分都分离的油分。此外,掺合有该油分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二次附着少的效果优异。因此,作为掺合在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的(c)成分,除了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三异硬脂酸聚甘油酯-5、单异硬脂酸甘油酯、蓖麻油、peg/聚丁二醇-52/32二甲基醚之外,使用peg/ppg-36/41二甲基醚、四(二十二烷酸/苯甲酸/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也是合适的。另外,本发明人通过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作为(c)成分,也可以使用甘油的加成摩尔数为4~10并且异硬脂酸残基的个数为1~4个的异硬脂酸聚甘油酯、四(乙基己酸/苯甲酸)季戊四醇酯。接着对(a)成分进行研究。本发明人通过常规方法制备由表5记载的掺合组成构成的试样(固体口红)。然后,基于上述评价基准(2)对各试样进行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表5的掺合组成中,(b)成分的混合溶液在25℃与(a)混合时分离。[表5]※8:プランドゥール-pb(日本精化公司生产)。由试验例5-3可知,即使将本发明的(a)成分的氢化聚异丁烯的一部分替换为作为二聚物二亚油酸酯的二聚物二亚油酸(植物甾醇/二十二烷基)酯,也得到二次附着少的效果优异的唇用固体化妆品。因此,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作为(a)成分,除了氢化聚异丁烯之外,还可以使用二聚物二亚油酸酯。接着对其它成分进行研究。本发明人等通过常规方法制备由表6记载的掺合组成构成的试样(固体口红)。然后,基于上述评价基准(2)和下述评价基准(4)~(8)对各试样进行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表6的掺合组成中,(b)成分的混合溶液在25℃与(a)混合时分离。评价(4):试样(整体)的状态的评价试验纵向切割整体,以下述评价基准判定表面状态。(评价基准)a*:没有色材的聚集、切割面平滑且均匀。a:没有色材的聚集、切割面大致均匀。b:色材聚集、切割面不平滑。c:色材聚集、切割面产生相分离。评价(5)~(8):使用感(延展的容易度、舒适感、光泽感、色彩)的评价试验通过10名专家进行实际使用性试验。评价时,对于将试样涂布在唇上时的使用感(延展的容易度、舒适感、光泽感、色彩),基于下述评分基准进行5等级官能评价(评分)。通过该评分平均值,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判定。(评分)5分:非常优异。4分:优异。3分:普通。2分:差。1分:非常差。(评价基准)s:评分平均值为4.5分以上5分以下a*:评分平均值为4分以上且小于4.5分a:评分平均值为3.5分以上且小于4分b:评分平均值为2.5分以上且小于3.5分c:评分平均值为1分以上且小于2.5分。[表6]※9:シリコーンkf56(信越化学公司生产)。通过(c)成分的掺合,二次附着少的效果提高,进一步掺合有烯烃低聚物、二癸酸新戊二醇酯的试验例6-3~6-5中,使用感优异。特别是掺合有烯烃低聚物的试验例6-3以及6-4中,整体的状态也非常优异。本发明人研究结果发现,以烯烃低聚物、二癸酸新戊二醇酯为代表的化合物是在制造时的高温(90)℃下与(a)~(c)成分的相溶性高的成分。作为这种成分,除了烯烃低聚物、二癸酸新戊二醇酯之外,还可列举出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倍半异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单硬脂酸丙二醇酯、鲸蜡基peg/ppg-10/1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异硬脂酸二甘油酯、二异硬脂酸甘油酯、四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角鲨烷、液体石蜡、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苹果酸二异硬脂酯、乙基己酸鲸蜡酯,作为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的(f)成分,优选掺合前述成分。接着对(c)成分的掺合量进行研究。本发明人通过常规方法制备由表7记载的掺合组成构成的试样(固体口红)。然后,基于上述评价基准(2)和下述评价基准(9)对各试样进行评价,对于评价基准(10)(经时的光泽感),根据上述评价基准(5)~(8)的使用感的评价试验进行评价,结果如表7所示。表7的掺合组成中,(b)成分的混合溶液在25℃与(a)混合时分离。评价(9):颜色不均的评价试验对于将试样涂布到唇上时的颜色不均,按下述评分基准进行评价。(评价基准)a*:完全未发现颜色不均。a:稍微发现颜色不均。b:发现颜色不均。c:发现很多颜色不均。[表7]由表7可知,(c)成分的掺合量少的试验例7-1中,经时的光泽感差。另外,(c)成分的掺合量多的试验例7-5中,发现颜色不均。因此,掺合在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中的(c)成分必须为0.5~15质量%。以下列举出本发明的唇用固体化妆品的处方例。本发明不受该处方例任何限定。处方例的唇用固体化妆品都具有优异的二次附着少的效果和光泽的持续性,使用感、稳定性也优异。处方例1口红氢化聚异丁烯(※1)14.1质量%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2)36.4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3)10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4)5蜡7.5色材9.1珠光剂5.4烯烃低聚物10倍半异硬脂酸脱水山梨糖醇酯2.5。处方例2口红氢化聚异丁烯(※1)10.9质量%二聚合物二亚油酸(植物甾醇/二十二烷基)酯(※8)12.5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2)36.46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3)5二苯基甲硅烷氧基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9)9.18三异硬脂酸聚甘油酯-54.9唇蜡4.15小烛树蜡1.1色材7.1珠光剂5.41十甲基环五硅氧烷2达纳炸药用甘油1.2异硬脂酸0.1。处方例3口红氢化聚异丁烯(※1)5质量%二聚合物二亚油酸(植物甾醇/二十二烷基)酯(※8)10.55三甲基五苯基三聚硅氧烷(※2)25.58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3)25六羟基硬脂酸二季戊四醇酯(※4)9蜡5小烛树蜡0.5色材7.65珠光剂3.22烯烃低聚物5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3.5。附图标记说明1(a)氢化聚异丁烯2(b)聚甲基苯基硅氧烷3追加油分((c)成分)4(d)蜡5(e)色材6唇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