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棒夹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4159发布日期:2018-07-24 20:5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夹料机构,尤其是用于碳光子治疗仪的一种碳棒夹料机构。



背景技术:

碳光子治疗仪用于治疗颈椎,腰椎,皮肤病,妇科,男科,外创等疾患,其具有控制炎症和感染、修复创面、修复受损神经等效果,对治疗这类疾患有显著的生物学意义,碳光谱有着多重生物效应,是治疗骨质增生及外创控制炎症感染的有效手段,是这一领域的新技术亮点。

碳光子治疗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不停更换碳棒,或者针对不同的病症,需要采用不同种类的医疗碳棒。而传统的碳光子治疗仪,大多采用手动换料,例如,申请号为201320052943.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碳光子治疗仪,包括电机和两组相对设置且用于输送碳棒的输送装置,所述电机通过齿轮组驱动两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个导电动力轮和两个位对称设置的绝缘传动轮,所述导电动力轮位于两个绝缘传动轮的上方,导电动力轮与绝缘传动轮之间形成碳棒的传送通,所述导电动力轮与电源连接,这种碳光子治疗仪在适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碳棒位于动力轮与传动轮之间,通过动力轮与传动轮转动使碳棒移动,这种方式造成碳棒的固定效果差,稳定性较低,碳棒容易晃动,对碳棒后期的正常工作造成不便;2、这种通过手动装夹碳棒的方式,碳棒装夹一致性差,造成碳棒的安装精度不高,导致后期碳棒的中心无法对齐,影响碳棒的接触与燃烧;3、由于动力轮与传动轮之间的距离无法调节,导致动力轮与传动轮间只能容纳一种规格的碳棒,造成碳棒使用较单一且不灵活。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上述碳光子治疗仪存在的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碳棒夹持稳定性好、灵活性强且安装精度较高的碳棒夹料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碳棒夹持稳定性好、灵活性强且安装精度较高的碳棒夹料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包括

夹料座,其活动设置于一安装台上;

料槽,其设置于夹料座一端,所述料槽用于容纳碳棒;

夹块,其与夹料座活动连接;

所述夹块能相对夹料座转动且夹块与夹料座能将料槽内的碳棒夹紧。

在上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中,所述夹块上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伸入夹料座内并与通过铰接轴与夹料座铰接连接,所述夹块能以铰接轴为圆心在竖立平面内相对夹料座转动。

在上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中,所述夹料座一端底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夹块与铰接块通过定位块固连,所述夹块能随定位块转动且定位块能移入或移出定位槽。

在上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中,所述铰接轴上套设有两扭簧,所述两扭簧分别位于铰接块的两侧且相连,两扭簧一端抵在夹料座上,另一端抵在铰接块上,当夹块远离料槽时,所述扭簧能使夹块向料槽方向转动。

在上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中,所述夹料座外表面沉头孔,所述铰接轴经沉头孔贯穿夹料座与铰接块且铰接轴与夹料座相连,铰接轴一端抵在沉头孔内。

在上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中,所述铰接块上固连有限位块,所述夹料座内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块伸入限位套内,当铰接块转动时,所述限位块能抵在限位套上。

在上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中,所述夹料座内轴向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延伸至夹料座后端,所述限位套位于安装孔内并能在安装孔内移动。

在上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中,所述夹料座上设置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外锁孔,所述限位套上对应设置有内锁孔,当限位套移动至内锁孔与外锁孔重合时,所述限位套能限制夹块转动。

在上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中,所述夹块与料槽相对的内表面上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料槽相对的弹性片。

在上述一种碳棒夹料机构中,所述夹块的外表面上凸设有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夹块相对夹料座转动,可实现将碳棒固定在料槽内,在夹块与夹料座的夹持下,碳棒的固定效果好,稳定性较高,碳棒不会轻易晃动,便于后期碳棒的正常工作。

2、碳棒被夹块与夹料座夹住,使得碳棒装夹一致性较好,装夹精度较高,后期碳棒的中心能准确的对齐,保证了碳棒的正常工作。

3、由于夹块可转动,夹块与夹料座间的距离可调节,使得夹块与夹料座间可夹持不同直径的碳棒,使用方便且灵活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仰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前视分解图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后视分解图立体图。

图中,100、夹料座;110、料槽;120、铰接轴;121、轴块;122、螺纹段;130、定位槽;140、扭簧;150、沉头孔;160、限位套;161、内锁孔;170、安装孔;180、外锁孔;

200、夹块;210、铰接块;220、定位块;230、限位块;240、安装板;241、弹性片;250、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夹料机构用于碳光子治疗仪的碳棒自动更换设备中,其目地在于,提高碳棒夹持状态下的稳定性,提高碳棒的装夹精度,同时,也扩大碳棒装夹的范围,满足对不同规格碳棒的装夹。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碳棒夹料机构,其安装在碳棒自动更换设备的安装台(图中未示出)上,该夹料机构包括夹料座100与夹块200。

夹料座100整体呈l状,其前端水平设置,后端竖立设置并与前端垂直,夹料座100后端下表面活动连接于安装台上,整个夹料座100能在安装台上横向移动,优选的,该夹料座100采用陶瓷材料制成,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夹料座100前端上开设有一料槽110,所述料槽110由夹料座100前端端面向夹料座100内延伸,整个料槽110由外向内呈“v”字形,该料槽110用于容纳碳棒,所述夹块200竖立设置并位于夹料座100前端,夹块200与夹料座100活动连接,所述夹块200能相对夹料座100转动,当夹块200向料槽110方向转动时,夹块200能与料槽110相对且夹块200与夹料座100能将料槽110内的碳棒夹紧,当夹料转动且远离料槽110时,碳棒能从料槽110内取出。

碳棒安装时,手动向下推动夹块200转动并远离料槽110,将碳棒横向水平安装在料槽110内后,将夹块200回转至料槽110处,夹块200与料槽110的两内侧壁能分别抵在碳棒外表面上,从而实现将碳棒固定于料槽110内。

值得一提的是,料槽110的形状为由外而内逐渐缩小的“v”字型,这种结构,使得不同直径大小的碳棒的外表面均能抵在料槽110的两个内表面上,从而使得各种直径大小的碳棒均能被夹块200与夹料座100夹紧,对碳棒的适用性较强且每种碳棒的固定性均较好。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本发明对其作了进一步改进与细化。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夹块200与夹料座100相对的内表面上连接有铰接块210,所述铰接块210由夹料座100的底部伸入至夹料座100内并通过一横向设置的铰接轴120与夹料座100铰接连接,所述夹块200能以铰接轴120为圆心在竖立平面内相对夹料座100转动,夹料座100的延伸方向与该竖立平面是重合的。

通过铰接轴120将铰接块210与夹料座100内部相连,实现了夹块200与夹料座100的铰接连接,从而使得夹块200能相对夹料座100在竖立的平面内转动,以实现夹块200与夹料座100对碳棒的夹持与松开。

如图2至图4所示,在夹料座100的前端底部设置有定位槽130,铰接块210由定位槽130的后端伸入到夹料座100内,所述夹块200与铰接块210间设置有与二者固连的定位块220,所述夹块200与定位块220同步转动且定位块220能移入或移出定位槽130,也就是说,碳棒安装后,定位块220位于定位槽130内,更换碳棒时,定位块220移出定位槽130。

工作时,两平行设置的夹料座100对相向移动,两夹料座100上的碳棒会始终保持同轴接触并通电燃烧,而两碳棒接触过程中,会对夹料座100与夹块200产生较大的反推力,如此,易造成夹块200横向移动,导致夹块200的内表面无法完全与碳棒接触,使得碳棒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而在定位块220与定为槽的配合作用下,碳棒被夹块200与夹料座100夹住时,夹块200无法相对夹料座100横向移动,夹块200始终与碳棒完整接触,大大提高了碳棒的稳定性。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铰接轴120上套设有两扭簧140,所述两扭簧140分别位于铰接块210的两侧连,两扭簧140的一端抵在夹料座100上,另一端相连并抵在铰接块210上,当夹块200远离料槽110时,所述扭簧140能使夹块200向料槽110方向转动。

也就是说,当夹块200向远离料槽110的方向转动时,该扭簧140会蓄力,而在夹块200无外力的情况下,两个扭簧140的作用力,会使夹块200向料槽110方向转动,这种情况下,可以无需手动推动夹块200回转,使用方便且省力。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夹块200可通过扭簧140自行回转至初始位置,但在夹块200回转的过程中,还需要将碳棒扶住,避免碳棒掉落。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所述夹料座100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沉头孔150,所述铰接轴120的一端具有一轴块121,另一端为螺纹段122,所述铰接轴120经沉头孔150贯穿夹料座100与铰接块210并与一螺母(图中未示出)螺纹连接,且轴块121抵在沉头孔150内。

采用这种结构,实现了铰接轴120与夹料座100的固连,方便铰接轴120、铰接块210与夹料座100的拆装,同时,轴块121抵在沉头孔150内,使得铰接轴120固定效果较好且不外露,铰接轴120不易在夹料座100上横向移动,而由于夹料座100为陶瓷材料,其不易加工螺纹孔,因此铰接轴120穿过夹料座100后通过一螺母使其与夹料座100固定。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铰接块210与夹料座100相对的一端固连有限位块230,所述夹料座100内设置有限位套160,该限位套160与限位块230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所述限位块230伸入限位套160内,当铰接轴120转动时,所述限位块230能抵在限位套160上,此时,限位套160能限制夹块200向下转动。

限位块230伸入限位套160内,使得夹块200转动时,限位块230只能在限位套160的范围内随夹块200同步转动,从而起到限制夹块200转动范围的作用,当夹块200转动时,限位块230会抵在限位套160内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抵在上表面时,可避免夹块200转动行程过长,使得夹块200与夹料座100能快速的夹紧碳棒,而在回转过程中,限位块230会抵在限位套160下表面,可减小夹块200在扭簧作用下与夹料座100瞬间的接触力,避免导致陶瓷材料的夹料座100损坏,有效的保护了夹料座100。

进一步的,所述夹料座100内轴向设置有安装孔170,所述安装孔170延伸至夹料座100后端,所述限位套160位于安装孔170内并能在安装孔170内移动。

安装孔170的设置,为限位套160的安装提供了空间,同时,方便了限位套160的拆装,而安装限位套160时,可利用连接件从夹料座100的后端伸入安装孔170中对限位套160进行移动,操作方便。

如图1、图3至图5所示,所述夹料座10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安装孔170连通的外锁孔180,所述限位套160上表面对应设置有内锁孔161,当限位套160移动至内锁孔161与外锁孔180重合时,所述限位套160能限制夹块200转动。

设置外锁孔180与内锁孔161后,当二者重合时,限位套160将限位块230锁住,此时,为了避免限位套160在安装孔170内移动,从而防止夹块200转动,可在外锁孔180与内锁孔161中插入一根固定轴,起到限制限位套160移动的作用。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夹块200与料槽110相对的内表面上固设有安装板240,所述安装板240上设置有与料槽110相对的弹性片241,当夹块200位于初始位置时,该弹性片241伸入料槽110内。

碳棒与弹性片241接触后,增加了夹块200对碳棒的推力,从而增大了碳棒的夹持力,尤其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碳棒,同时,也避免夹块200与碳棒硬性接触,有效的保护了碳棒。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夹块200的外表面上垂直凸设有推杆250。

通过设置推杆250,方便对夹块200施力,使得推动夹块200时更加方便,另外,碳棒在燃烧过程中会将高温传递至夹块200上,而在更换碳棒时,温度较高的夹块200存在着烫伤的风险,且无法快速的更换碳棒,此时,通过设置推杆250,可在推杆250上套接一如圆柱套筒的外接件,对圆柱套筒施力时,能使夹块200绕铰接轴120转动,如此,更换碳棒时能避免被夹块200烫伤,且能快速的更换碳棒。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碳棒安装时,手动向下推动推杆250,夹块200相对夹料座100转动并使料槽110打开,手动将碳棒横向水平安装在料槽110内,然后松开推杆250,在扭簧140的作用下,夹块200自动回转至初始位置,此时,夹块200与夹料座100将碳棒夹持并固定在料槽110内。

工作时,为了避免夹块200转动行程过大以及保护夹料座100,由安装孔170的后端向限位块230方向移动并安装限位套160,使限位块230进入至限位套160内,此时,限位套160在限位块230的转动方向上将限位块230抵柱,使得限位块230能抵在限位套160内的上下表面上,限制了夹块200转动行程过长,也保护了陶瓷材料的夹料座100不受损坏。

为了防止限位套160非正常移动,可在同轴的外锁孔180与内锁孔161中插入限位轴,使得限位套160固定于夹料座100内且无法在夹料座100内移动。

待碳棒燃烧至预定长度时,需要将碳棒由夹料座100上取下。

更换碳棒时,手动向下推动推杆250,夹料再次相对夹料座100转动并远离料槽110,此时,料槽110打开,碳棒能在其自重下脱离料槽11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