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剂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828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中药药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毒素主要侵袭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元,因此本病以牙关紧闭、阵发性痉挛、强直性痉挛的为临床特征,主要波及的肌群包括咬肌、背棘肌、腹肌、四肢肌等。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人群普遍易感,且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被含有破伤风梭菌的土壤或污泥污染,但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病。在户外活动多的温暖季节,受伤患病者更为常见。患病后无持久免疫力,故可再次感染。

现有技术中治疗破伤风的效果一般,尤其对于破伤风后期的治疗效果更差,难以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剂制备方法能够解决高效治疗破伤风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鸡蛋壳41.5-62.3、鸡蛋黄16.5-28.4、斑蟊0.5-1.2、米汤42.6-72.8、陆英2.5-12.3、制川乌1.4-8.6、黄柏12.2-17.8、甘草2.1-6.5、金银花2.5-4.2、蜂蜜8.7-15.4、荆芥2.3-5.4和细辛6.3-9.9。

优选地,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鸡蛋壳45.6-57.8、鸡蛋黄18.3-25.5、斑蟊0.7-1.1、米汤45.8-62.2、陆英3.2-8.7、制川乌2.5-5.7、黄柏14.5-16.3、甘草2.8-4.8、金银花2.6-3.9、蜂蜜9.5-12.6、荆芥3.1-4.4和细辛7.2-8.5。

优选地,包括下列重量份的物质制成:

鸡蛋壳47.8、鸡蛋黄21.2、斑蟊0.9、米汤52.5、陆英4.8、制川乌3.3、黄柏15.5、甘草3.7、金银花3.4、蜂蜜10.7、荆芥4.2和细辛7.9。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

赤勺2.6-7.5、九仙草5.5-14.2和板蓝根2.5-7.6。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膏剂、颗粒剂、滴丸、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应用于治疗破伤风。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的药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混合并粉碎至100目至15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优选地,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优选地,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85-95℃。

优选地,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剂制备方法制得的药剂能够破血消癥,驱风镇痉,破血通经,主治:破伤风,小儿四六风。此外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得的药剂还可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用于治疗破伤风,而且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通过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破血消癥,驱风镇痉,破血通经的功效,主治:破伤风,小儿四六风。

用法:成人一丸,小儿半丸,黄酒送服,一次即愈。是民间不可缺少的良药。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

各成分的功效如下所述:

鸡蛋壳:鸡蛋壳能制酸、止痛,研末外用可用于外伤止血、固涩收敛。蛋壳研末内服可用于胃溃疡反酸、胃炎疼痛,并对补钙(钙食品)有益。蛋壳内衬的薄皮有滋阴润燥、润肺止咳作用,适合风燥干咳。

鸡蛋黄:有滋阴、宁心安神的作用。

斑蟊:破血逐瘀消症,攻毒散结。

米汤:《本草纲目拾遗》中做过解释:“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熟地,即地黄的再制品,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所以,吃不起人参的老百姓、没奶水吃的婴儿,喝米汤确实能强健身体。

陆英:祛风,利湿,舒筋,活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水肿,黄疸,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行,风疹瘙痒,丹毒,疮肿。

制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金银花: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蜂蜜: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嗽。

赤勺: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九仙草:解表清热;祛风止痉。主感冒;中暑;小儿肺炎;惊风。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实施例1

准备如下重量的药材

鸡蛋壳41.5g、鸡蛋黄16.5g、斑蟊0.5g、米汤42.6g、陆英2.5g、制川乌1.4g、黄柏12.2g、甘草2.1g、金银花2.5g、蜂蜜8.7g、荆芥2.3g和细辛6.3g。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和细辛。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和细辛混合并粉碎至10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85℃。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2

准备如下重量的药材

鸡蛋壳62.3g、鸡蛋黄28.4g、斑蟊1.2g、米汤72.8g、陆英12.3g、制川乌8.6g、黄柏17.8g、甘草6.5g、金银花4.2g、蜂蜜15.4g、荆芥5.4g和细辛9.9g。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和细辛。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和细辛混合并粉碎至15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95℃。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3

准备如下重量的药材

鸡蛋壳45.6g、鸡蛋黄18.3g、斑蟊0.7g、米汤45.8g、陆英3.2g、制川乌2.5g、黄柏14.5g、甘草2.8g、金银花2.6g、蜂蜜9.5g、荆芥3.1g和细辛7.2g。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和细辛。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和细辛混合并粉碎至12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86℃。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4

准备如下重量的药材

鸡蛋壳57.8g、鸡蛋黄25.5g、斑蟊1.1g、米汤62.2g、陆英8.7g、制川乌5.7g、黄柏16.3g、甘草4.8g、金银花3.9g、蜂蜜12.6g、荆芥4.4g和细辛8.5g。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和细辛。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和细辛混合并粉碎至11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90℃。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5

准备如下重量的药材

鸡蛋壳47.8g、鸡蛋黄21.2g、斑蟊0.9g、米汤52.5g、陆英4.8g、制川乌3.3g、黄柏15.5g、甘草3.7g、金银花3.4g、蜂蜜10.7g、荆芥4.2g和细辛7.9g。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和细辛。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和细辛混合并粉碎至14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88℃。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6

准备如下重量的药材

鸡蛋壳41.5g、鸡蛋黄16.5g、斑蟊0.5g、米汤42.6g、陆英2.5g、制川乌1.4g、黄柏12.2g、甘草2.1g、金银花2.5g、蜂蜜8.7g、荆芥2.3g、细辛6.3g、赤勺2.6g、九仙草5.5g和板蓝根2.5g。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混合并粉碎至13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89℃。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7

准备如下重量的药材

鸡蛋壳62.3g、鸡蛋黄28.4g、斑蟊1.2g、米汤72.8g、陆英12.3g、制川乌8.6g、黄柏17.8g、甘草6.5g、金银花4.2g、蜂蜜15.4g、荆芥5.4g、细辛9.9g、赤勺7.5g、九仙草14.2g和板蓝根7.6g。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混合并粉碎至14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92℃。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8

准备如下重量的药材

鸡蛋壳45.6g、鸡蛋黄18.3g、斑蟊0.7g、米汤45.8g、陆英3.2g、制川乌2.5g、黄柏14.5g、甘草2.8g、金银花2.6g、蜂蜜9.5g、荆芥3.1g、细辛7.2g、赤勺2.6g、九仙草5.5g和板蓝根2.5g。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混合并粉碎至10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90℃。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实施例9

准备如下重量的药材

鸡蛋壳57.8g、鸡蛋黄25.5g、斑蟊1.1g、米汤62.2g、陆英8.7g、制川乌5.7g、黄柏16.3g、甘草4.8g、金银花3.9g、蜂蜜12.6g、荆芥4.4g、细辛8.5g、赤勺7.5g、九仙草14.2g和板蓝根7.6g。

按比例分别称取药材:鸡蛋壳、鸡蛋黄、斑蟊、米汤、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蜂蜜、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将除鸡蛋壳、鸡蛋黄、米汤和蜂蜜外的其它称取药材分别清洗、去除杂质并沥干以待备用;

其中的鸡蛋壳和鸡蛋黄的获取方法为,在蛋壳上开小孔,去清留黄,以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斑蝥去足翅,留待备用;

将经处理过的陆英、制川乌、黄柏、甘草、金银花、荆芥、细辛、赤勺、九仙草和板蓝根混合并粉碎至120目颗粒大小的混合药粉以待备用;

将去足翅的斑蝥置入鸡蛋壳内,并在鸡蛋壳到表面用针打取多个孔洞后,置入砂锅内炒置黄干,获得初药;

将所得初药、混合药粉、蜂蜜和米汤均匀混合并研磨至胶状,获得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原药。

本实施例中所述鸡蛋为乌鸡鸡蛋。

本实施例中所述砂锅炒制的温度控制为87℃。

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剂原药制成临床所能接受的剂型,包括散剂、丸剂、颗粒剂、滴丸、膏剂、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中的任一种。

应用范围

(1)应用方向

该组合物及其药剂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接受的散剂、丸剂膏剂、颗粒剂、滴丸、喷雾剂、软膏剂、擦剂或酊剂。

(2)临床适用病症或症状

本发明用于治疗破伤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剂具有破血消癥,驱风镇痉,破血通经的功效,主治:破伤风,小儿四六风。是民间不可缺少的良药。

注意事项

1、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孕妇禁用。

4、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临床试验病例

病例1

朱某某、男、34岁,山西省广灵县人。

于2015年9月12日在田地中耕地,右脚被割伤,经治疗后痊愈,当时未见任何病发症,觉得已经痊愈,一个月后出现破伤风症状,后试用本申请人研发的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合药剂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的颗粒剂治疗,七天后痊愈。一年后回访,无复发,尤此可见,本发明的药剂,疗程短,见效快,成本低,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病例2

何某、男、40岁,山西省广灵县人。

于2009年10月,农田干活时,将左脚割破,七天后,局部红、肿、硬,肌肉阵发性痉挛,脚弓反张,后通过试用本申请人研发的实施例2中的中药组合药剂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的散剂治疗,三日痊愈,没有表现出不良影响,试用结果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因此试用效果证明本发明本实施例的中药组合及药剂是切实有效的。

病例3

郝某某、男、8岁,山西省广灵县人。

于2008年6月生,因接生员断脐带时消毒不严,七日后出现全身发热,脐部红、肿、硬、拒乳,苦笑面容,阵发性肌肉痉挛,脚弓反张,呼吸困难,确诊破伤风,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试用本申请人研发的实施例3中的中药组合药剂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的丸剂治疗,服用半粒后,逐渐好转并痊愈。

病例4

吕某某、男、32岁,山西省广灵县人。

于2004年5月,在工地干活,出意外砸伤右腿,包扎治疗不规范,一周后,出现破伤风症状,后来本申请人处取本实施例4中制取的散剂治疗,三天后痊愈,未留下任何后遗症,非常感谢本申请人研发的神药,并向其亲朋好友介绍本申请人为神医。

病例5

吴某某、男、59岁,山西省广灵县人。

于2006年5月,在家用电锯破木料时,伤到左手,后出现破伤风症状,试用本申请人研发的实施例5中的中药组合药剂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的丸剂,黄酒送服一粒,七天后痊愈,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采取其他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好,痊愈快,痛苦少,成本低。

病例6

程某、男、36岁,山西省广灵县人。

于2012年6月,在工厂向打料机中送时,不小心割破右手中指,后由于处理不当,出现破伤风症状,立马送至本申请人处进行诊治,本申请人推荐试用实施例6中的中药组合药剂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的滴丸治疗,症状很快减轻并消失,一周后彻底痊愈。

病例7

文某某、女、52岁,山西省广灵县人。

于2013年11月12日,在家不小心被杂物绊倒,摔破膝盖,当时流血不止,后经治疗后痊愈,半年后出现破伤风症状,阵发性肌肉痉挛,脚弓反张,呼吸困难,后试用本申请人研发的实施例7中的中药组合药剂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的丸剂治疗,服用一粒后,症状逐渐减轻,三天后痊愈,无任何副作用,药效确切。

病例8

贾某、男、43岁,山西省广灵县人。

于1990年6月18日做木工时,不慎用电锯,将右手指割破,未经消毒,简单包扎,几日后,外伤出感染,局部红、肿、硬,全身发热,牙紧,有时阵发性肌肉痉挛,确诊“破伤风”后,后试用本申请人研发的实施例8中的中药组合药剂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的丸剂,一次即痊愈,且没有表现出不良影响,试用结果获得了患者的好评。

病例9

罗某某、女、48岁,山西省广灵县人。

于2008年7月,在家做饭时,不小心被菜刀割破左手指,后自行简单包扎,没有放在心上,感觉不用去诊所治疗,三日后出现破伤风症状,不得不赶紧采取治疗措施,后来到本申请人处取本实施例9中的中药组合物药剂制成的丸剂,服用一粒,后症状逐渐减轻并痊愈。

价值论证:价值论证:该破伤风丸,经历三代,80余年,用纯中药制成,与传统治疗破伤风西药,破伤风抗毒素相比较,破伤风抗毒素,皮下注射三次,每隔3到6周,注射一次,一年后再注射一次,以后每五年强化注射一次,而破伤风丸,服一丸即可治愈,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重要价值:最适应于野战部队战斗中的战伤和抗震救灾中的破伤风(厌氧菌感染者),是最方便最有效的破伤风急救药品之一,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