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输液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0619发布日期:2018-06-12 17:4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儿科用输液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用输液固定架。



背景技术:

输液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输液时需要将穿刺针头刺入患者的血管内,从而将液体药物送入患者体内,但是由于儿童好动的天性,因此在输液过程中容易造成针头脱落、针头偏移等情况发生,使得输液无法正常进行。而现有的儿童输液固定器功能单一,只能对儿童手臂进行固定,而且固定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儿科用输液固定架,它具有良好的手臂固定效果,并能提高固定的舒适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科用输液固定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面设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设有用于锁紧万向轮的锁紧螺钉,所述底座顶面中心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伸缩套管式结构,支撑柱侧壁上设有控制支撑柱高度的限位螺钉,所述支撑柱上套接有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和下夹板与支撑柱连接处设有固定螺钉,所述上夹板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固定套,固定套底部与上夹板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套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拱形的通孔,所述固定套的通孔底面还设有暖手垫,暖手垫内设有电热丝,所述上夹板表面还设有两根魔术贴带,两根魔术贴带分别位于固定套的两端,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药瓶固定钩。

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板通过轴套与支撑柱套接,所述下夹板通过轴套与支撑柱套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板底面和下夹板顶面分别设有保护垫。

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板表面还铰接有遮挡板,遮挡板位于固定套远离支撑柱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魔术贴带采用绒带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板表面还设有半球状的凸起,所述凸起位于固定套的前端。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灵活,便于移动,能有效对输液儿童的手臂进行固定,并能对输液的手臂进行保暖,提高了输液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锁紧螺钉;4、支撑柱;5、限位螺钉;6、上夹板;7、下夹板;8、固定螺钉;9、固定套;10、通孔;11、暖手垫;12、魔术贴带;13、药瓶固定钩;14、保护垫;15、遮挡板;1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儿科用输液固定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面设有万向轮2,万向轮2上设有用于锁紧万向轮2的锁紧螺钉3,所述底座1顶面中心安装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为伸缩套管式结构,支撑柱4侧壁上设有控制支撑柱4高度的限位螺钉5,所述支撑柱4上套接有上夹板6和下夹板7,上夹板6和下夹板7与支撑柱4连接处设有固定螺钉8,所述上夹板6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固定套9,固定套9底部与上夹板6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套9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拱形的通孔10,所述固定套9的通孔10底面还设有暖手垫11,暖手垫11内设有电热丝,所述上夹板6表面还设有两根魔术贴带12,两根魔术贴带12分别位于固定套9的两端,所述支撑柱4顶部设有药瓶固定钩13。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板6通过轴套与支撑柱4套接,所述下夹板7通过轴套与支撑柱4套接。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板6底面和下夹板7顶面分别设有保护垫14。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魔术贴带12采用绒带制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仅是对上夹板6作出了改变,所述上夹板6表面还铰接有遮挡板15,遮挡板15位于固定套9远离支撑柱4的一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仅是对上夹板6作出了改变,所述上夹板6表面还设有半球状的凸起16,所述凸起16位于固定套9的前端。

本发明通过万向轮2进行移动,移动至病床旁边,然后调节支撑柱4、上夹板6和下夹板7的高度,然后将上夹板6和下夹板7夹持在病床的表面和底面,夹持后通过固定螺钉8固定上夹板6和下夹板7,通过限位螺钉5固定支撑柱4高度,通过锁紧螺钉3锁死万向轮2,固定完成后,将儿童手臂从固定套9的通孔10穿过,放置在暖手垫11上,利用固定套9两端的魔术贴带12固定儿童手臂,儿童的手掌自然拱起,放置在上夹板6的凸起16上,然后将遮挡板15翻起,阻挡儿童视线,医务人员在遮挡板15后方进行输液工作,避免了儿童目视输液从而引发的心里恐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