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口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801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刀口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被刀子或其他锋利的器具割伤是比较常见的事情,皮肤被割开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愈合,而且在该过程中需要防止伤口感染。目前常用的方式是先对伤口进行消毒防感染处理,然后包扎伤口,定期更换、消毒,而缺乏一种针对刀伤伤口进行系统护理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刀口护理装置,该刀口护理装置可对刀口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护理,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刀口护理装置,包括一基座以及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铰接于基座下端的两侧,所述左、右侧板底部设有吸盘,外侧设有弹性连接带,所述基座中间设有一穿孔,该穿孔内设有换气扇装置;所述穿孔两侧分别嵌设有一液体喷射装置和粉末喷射装置;并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有加热装置、制冷装置以及灭菌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包括位一于穿孔左端的按压式液体喷射瓶,所述按压式液体喷射瓶的上半部分露出于基座上端,还包括一液体喷射口,该液体喷射口位于基座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优选,所述粉末喷射装置包括一位于穿孔右端的按压式粉末喷射瓶,所述按压式粉末喷射瓶的上半部分露出于基座上端,还包括一粉末喷射口,该粉末喷射口位于基座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优选,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位于左侧板内端的电加热器;所述制冷装置包括一位于右侧板内端的电制冷装置;所述灭菌装置包括位于左侧板及右侧板内侧上端的灭菌灯。

本实用新型将通风换气、药物敷设、伤口冷热处理以及消毒等结构相结合,从而使刀口的护理更加系统和科学化,大大加快了刀口的愈合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2、左侧板;3、右侧板;4、吸盘;5、弹性连接带;6、穿孔;7、换气扇装置;8、按压式液体喷射瓶;9、液体喷射口;10、按压式粉末喷射瓶;11、粉末喷射口;12、电加热器;13、电制冷装置;;14、灭菌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刀口护理装置,包括一基座1以及左侧板2和右侧板3,左侧板2和右侧板3分别铰接于基座1下端的两侧,在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底部设有吸盘4,外侧设有弹性连接带5,在基座1中间设有一穿孔6,该穿孔6内设有换气扇装置7。

在穿孔6两侧分别嵌设有一液体喷射装置和粉末喷射装置;并且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上分别设有加热装置、制冷装置以及灭菌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位一于穿孔6左端的按压式液体喷射瓶8,该按压式液体喷射瓶8的上半部分露出于基座1的上端,还包括一液体喷射口9,该液体喷射口9位于基座1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粉末喷射装置包括一位于穿孔6右端的按压式粉末喷射瓶10,该按压式粉末喷射瓶10的上半部分露出于基座1上端,还包括一粉末喷射口11,该粉末喷射口11位于基座1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加热装置包括一位于左侧板2内端的电加热器12;优选的制冷装置包括一位于右侧板3内端的电制冷装置13;优选的灭菌装置包括位于左侧板2及右侧板3内侧上端的灭菌灯14。

上述结构具体是这样使用的:将左侧板2及右侧板3放置于刀口两侧,通过吸盘4和弹性连接带5进行固定,然后开启灭菌灯14对伤口进行灭菌消毒,以及开启换气扇装置7对伤口进行换气通风;接着使用装有消毒液的按压式液体喷射瓶8,使液体喷射口9对准伤口进行伤口消毒,然后使用装有消炎镇痛粉末的按压式粉末喷射瓶10,使粉末喷射口11对准伤口进行粉末喷射。在此过程中,换气扇装置7进行不间断工作;同时可视天气情况,开启电加热器12或电制冷装置13对伤口进行加热或冷却,以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将通风换气、药物敷设、伤口冷热处理以及消毒等结构相结合,从而使刀口的护理更加系统和科学化,大大加快了刀口的愈合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