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冷敷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521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创伤骨科冷敷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于由脑损伤、骨损伤和关节损伤以及高热患者,降低患者的温度,阻止病情发展,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非常重要。现有的降温方式多为将冰块直接装入塑料袋或橡胶袋内,再将袋体放在患者需要降温的部位。上述传统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对于针对肢体关节损伤之类,需要对关节处周向的全覆盖降温操作,此时就必须依靠患者或护理人员长时间的手部按压,从而将冷敷包长时间周向围合在患处。在此过程中,患者或护理人员极易产生疲劳感,且包敷效果很不理想。

经检索申请号为201620118533 .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同传统装置一样,针对于创伤骨科而言,缺乏固定效果,不能够对创伤处提供良好的定位固定作用,因此保护作用较弱,同时一般的冷敷袋均是直接使用冰块等制冷品作为制冷源进行直接冷敷降温,温度不易控制,温度很低时则易造成二次伤害,所有的制冷品如冰块等均存在使用时限,更换时需要整体拆卸,较为麻烦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创伤骨科冷敷袋。利用剪切增稠液的特性,实现良好的贴合和固定作用,提高保护作用,能够对冷敷温度实现控制,制冷源容易更换。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创伤骨科冷敷袋,包括长条状的定型带;定型带内部为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空腔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密封箱;密封箱内设置有振动电机;在定型带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布置有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为魔术贴或可拆卸的搭扣构造;在定型带的内侧面安装有冷敷流通袋;在定型带的外侧面安装有导热箱;导热箱的上端连通有回流管,回流管另一端与冷敷流通袋的上端连通;导热箱的下端连通有补液管,补液管另一端与冷敷流通管下端连通;补液管中部连接安装有动力水泵;制冷液在冷敷流通袋、回流管、导热箱和补液管内流通;导热箱外侧安装有袋口;袋口的开口处设置有贴带;袋口内放置有科技冰;袋口与导热箱之间相接触的面均为导热材料;导热箱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处理器与动力水泵的控制端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创伤骨科冷敷袋的导热箱内均匀分布有导热柱,导热柱与导热箱的导热材料面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创伤骨科冷敷袋的定型带的空腔内设置有均匀的隔断,密封箱在空腔内均匀分布。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创伤骨科冷敷袋的冷敷流通袋内侧面覆盖有无纺吸水布。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创伤骨科冷敷袋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剪切增稠液的特性,实现与创伤部位更好的贴合并且能够进行良好的固定,对创伤部位起到保护作用,制冷液在冷敷流通袋、回流管、导热箱和补液管内流通,冷敷流通袋与创伤表面贴合,较低温度的制冷液对表面起到降温冷敷的作用,在导热箱内,制冷液进行热量交换,袋口内的科技冰为制冷源,通过袋口与导热箱之间的接触面进行热量交换,对导热箱内部的制冷液进行降温,而后,动力水泵将导热箱内温度较低的制冷液通过补液管抽送到冷敷流通袋内下端口,导热箱内形成负压,且冷敷流通袋内制冷液增多,内部上端的制冷液流入到导热箱内进行换热降温,动力水泵的开启受处理器控制,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符合冷敷需求时,开启动力水泵将较低温度的制冷液抽送到冷敷流通袋内进行补充,将冷敷流通袋内吸收一定热量后的制冷液进行替换,实现循环温度可控的冷敷作用,避免冷敷温度过低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科技冰放置在外部的袋口内,通过贴带进行密封保存,便于随时更换,保持制冷源的有效性和长时间的使用;

2、导热箱内导热柱的设置有利于导热箱内的制冷液的热量传到,有利于通过袋口和导热箱之间的导热材料进行快速的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3、定型带内的剪切增稠液用于对患处定形固定作用,将空腔通过隔断分割成多个较小的空腔结构,有利于剪切增稠液的均匀分布,定形效果更好;

4、无纺吸水布在冷敷流通袋的侧面,与患处的皮肤直接接触,可提高舒适性,同时良好的吸水保水效果能够减少患处的水分,保持舒适有益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背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型带内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热箱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逻辑电路框图;

图中,1、定型带;2、空腔;3、密封箱;4、连接头;5、冷敷流通袋;6、导热箱;7、回流管;8、补液管;9、动力水泵;10、袋口;11、贴带;12、温度传感器;13、导热柱;14、隔断;15、无纺吸水布;16、振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创伤骨科冷敷袋,包括长条状的定型带1;定型带1内部为空腔2;空腔2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空腔2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密封箱3;密封箱3内设置有振动电机16;在定型带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布置有连接头4,所述的连接头4为魔术贴或可拆卸的搭扣构造;在定型带1的内侧面安装有冷敷流通袋5;在定型带1的外侧面安装有导热箱6;导热箱6的上端连通有回流管7,回流管7另一端与冷敷流通袋5的上端连通;导热箱6的下端连通有补液管8,补液管8另一端与冷敷流通管下端连通;补液管8中部连接安装有动力水泵9;制冷液在冷敷流通袋5、回流管7、导热箱6和补液管8内流通;导热箱6外侧安装有袋口10;袋口10的开口处设置有贴带11;袋口10内放置有科技冰;袋口10与导热箱6之间相接触的面均为导热材料;导热箱6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通过处理器与动力水泵9的控制端连接;导热箱6内均匀分布有导热柱13,导热柱13与导热箱6的导热材料面连接;定型带1的空腔2内设置有均匀的隔断14,密封箱3在空腔2内均匀分布;冷敷流通袋5内侧面覆盖有无纺吸水布1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定型带1绑缚在患处,利用连接带将定型带1绑缚在患处周向,连接带具有一定的宽度,即满足一定范围内连接周长的调节,使定型带1能够与患处表面有较好的接触,通过轻微的挤压等方式使定型带1与创伤处更好的贴合,开启振动电机16,在振动电机16的作用下,剪切增稠液受到影响而逐渐变的粘稠甚至坚硬,使剪切增稠液的坚硬程度能够对患处进行固定即可,定型带1与患处良好的贴合,实现对患处较好的固定作用,减少骨骼患处再次受到创伤等,同时冷敷流通袋5表面与创伤表面良好接触,对创伤处周围进行降温冷敷,制冷液温度较低,在冷敷流通袋5内吸收患处表面的热量进行降温作用,在导热箱6内,制冷液的温度传递到袋口10内的科技冰,由科技冰吸收热量对导热箱6内的制冷液进行降温,导热箱6内的温度传感器12检测温度达到冷敷要求时,开启动力水泵9,将导热箱6内温度较低的制冷液抽到冷敷流通袋5内,替换一部分冷敷流通袋5内的制冷液,而冷敷流通袋5内原先吸收了热量的制冷液有上端的回流管7进入到导热箱6内进行换热降温。更换科技冰时,打开袋口10的贴带11,将内部的科技冰换掉后再次用贴带11封住袋口10的开口即可。

本实施例采用AT89C2051处理器控制,控制动力水泵9及时将导热箱6内的降温后的制冷液抽送到冷敷流通袋5内进行持续的降温,温度传感器12只检测导热箱6内的温度,保证导热箱6内制冷液的温度达到要求时,即对冷敷流通袋5内的制冷液进行更换,避免长时间的热量交换,、使制冷液的温度低于冷敷需求较合适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利用多个振动电机16的快速振动使剪切增稠液发生改变而变得坚硬,采用微型的振动电机16安装在密封箱3内,此时密封箱3同样也被进行了固定,但不会影响内部振动电机16的振动,依然能够传导出振动,由于将定型带1绑缚在患处的周向,且振动电机16为均匀分布,可利用振动可互相抵消的原理,使振动电机16较均匀且对称的分布,对称分布的振动电机16,振动相反,相互抵消,但振动本身依然存在,只是避免产生共振等情况,也可在定型带1内侧面增加减振隔振层,减少振动箱患处的传递,或是使用不同的频率避免共振。

无纺吸水布15为常规使用无纺布和吸水芯层的组合,有较好的舒适性和较强的吸水保水性,为生活用吸水保水产品中常用手段。

冷敷流通袋5上端和下端的连通处,分别位于上下两个角端,以实现内部较好的制冷液的更换,同时回流管7与上部连通,根据常识即可知温度较高的水在上方,因此有利于将吸热后的水排入到导热箱6内进行热量交换,而温度较低的制冷液从底部进入。

文中所述的定型带1、冷敷流通袋5、隔断14和袋口10均为柔软隔水材质,为常规使用材质。所述的科技冰为现有冷敷降温用产品,降温效果好,时间长、制冷液为水等常规使用的制冷流动品。连接头12的安装和使用为常规的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