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骨伤熨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9725发布日期:2018-07-17 22:1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骨伤熨疗器。



背景技术:

中医治病用药分内治与外治两种方法,中医熨疗法属于外治法之一,是祖国传统医疗方法之一,中医熨疗法自古便有之,据医疗记载,中医温熨疗法是将所用药物研成粗末,炒热或隔水蒸热,装入一白袋中,取药袋趁热熨疗患部,以达到温热散寒,通络止痛,软坚散结等作用,主要治疗各种痛症、寒症和阴症。这一治疗方法,由于使用方便,适用面广,安全可靠,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临床上,膏药贴是中医治疗骨伤疾病最常见、疗效最明显的方法之一,现有的骨伤膏药贴是将膏药贴加热后敷于患处,这样时间稍长热度就会降低,疗效就会减弱,给治疗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骨伤膏药贴是将膏药贴加热后敷于患处,这样时间稍长热度就会降低,疗效就会减弱,给治疗带来不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中医骨伤熨疗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中医骨伤熨疗器包括熨疗本体,熨疗本体的内表面粘贴有里层,里层的外侧通过螺栓对称安装两个粘贴条,里层的内侧铺设有电热丝,熨疗本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充电口;

熨疗本体的外表面镶嵌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的右侧安装有电源开关,显示屏的下侧设有温度调节旋钮,温度调节旋钮的右侧安装温度传感器;

充电口通过电源开关与温度调节旋钮电连接,温度调节旋钮的输出端与电热丝电连接;电热丝内部铺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的信号采集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熨疗本体的内部设有内置蓄电池,内置蓄电池的输入端通过内部导线与充电口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表层上镶嵌安装有工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与电热丝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熨疗本体与显示屏之间铺设有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中医骨伤熨疗器通过电热丝进行加热,并通过温度调节旋钮实现对加热温度的控制,加热温度通过显示屏进行观看,能根据药物的种类来自行调节加热的时间与加热所需的温度,提高了药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医骨伤熨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医骨伤熨疗器的表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熨疗本体;2、里层;3、粘贴条;4、电热丝;5、充电口;6、表层;7、显示屏;8、电源开关;9、温度调节旋钮;1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中医骨伤熨疗器包括熨疗本体1,熨疗本体1的内表面粘贴有里层2,里层2的外侧通过螺栓对称安装两个粘贴条3,里层2的内侧铺设有电热丝4,熨疗本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充电口5;

熨疗本体1的外表面镶嵌安装有显示屏7,显示屏7的右侧安装有电源开关8,显示屏7的下侧设有温度调节旋钮9,温度调节旋钮9的右侧安装温度传感器10;

充电口5通过电源开关8与温度调节旋钮9电连接,温度调节旋钮9的输出端与电热丝4电连接;电热丝4内部铺设有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屏7的信号采集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熨疗本体1的内部设有内置蓄电池,内置蓄电池的输入端通过内部导线与充电口5的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表层6上镶嵌安装有工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与电热丝4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熨疗本体1与显示屏7之间铺设有隔热层。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使用时先将膏药贴敷于患者需要治疗处,然后打开熨疗本体1的电源开关8,通过温度调节旋钮9对电热丝4的加热温度进行调控,温度传感器10检测里层2内电热丝4的加热温度并传输至显示屏7,通过显示屏7可直观观测;根据药物的种类来自行调节加热的时间与加热所需的温度,提高了药效。熨疗时通过里层2上设置的粘贴条3将熨疗本体1的里层2粘贴于膏药贴的纱布上,熨疗本体1通过内部的电热丝4为膏药贴加热,完毕后取下熨疗本体1即可;当熨疗本体1需要充电时,通过充电口5连接市电即可充电。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