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炙药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1574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炙药炉,属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的炙药设备。



背景技术:

炙药是指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在容器内加热炒炙。炙药操作方法通常采用先拌辅料后炒药和先炒药后拌辅料的方法,而欠着操作时间长且制成的饮片不够美观,后者辅料难以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则会影响药效,因此现在的炙药多是在制药过程中添加液体辅料。

炙药机在药物加工程序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设备。现有的炙药机有以下缺陷:1、在炙药过程中必须打开盖子添加辅料,耽误工作正常进行,浪费时间,并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2、翻药动力装置为下置方式安装,即驱动电机通过盛药的药锅底部设置的传动孔驱动药锅内的翻药板,此种连接方式易于漏药和传动卡死,影响加工的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3、加热温度均匀化无法保障,导致炙药效果不如预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炙药炉,加热效果好,使用方便高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炙药炉,包括炉体、加热层、加热丝、炙锅、密封盖、搅拌叶片、辅料箱和控制面板,炉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其上部中间设置有半球形腔,所述炉体的半球形腔内安装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为半球形壳体,所述加热层的壳体内壁上设有螺旋槽且所述螺旋槽内安装有加热丝,所述加热层内部安装有炙锅,所述加热层上部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密封盖下端面伸入炙锅内部且其端部设有搅拌叶片,所述密封盖内部设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的一端设置在密封盖侧面且其另一端连通炙锅内部,炉体一侧固定安装有辅料箱,辅料箱出口通过辅料管与加料管相连通,所述辅料管上安装有压力泵,所述炉体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旋转电机和压力泵的按键。

所述的炙锅与加热层内壁之间安装有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外壁与加热层内壁完全贴合。

所述金属丝网为网格状铜丝网。

所述搅拌叶片的结构为横杆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曲形板且两个曲形板相对设置构成与炙锅底部相配合的弧形叶片。

所述密封盖的一端与加热层相铰接且其另一端设有拉环。

所述炉体上固定安装有开盖电机且开盖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钢丝盘,所述开盖电机钢丝盘上的钢丝活动端与密封盖上的拉环固定连接。

所述炉体靠近密封盖与加热层铰接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开盖电机固定安装在炉体底部,且开盖电机钢丝盘上的钢丝活动端绕过滑轮与密封盖上的拉环固定连接。

所述炉体为隔热保温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加热层内壁通过螺旋槽安装加热丝,使炙药时炙锅上下加热均匀,锻药效果好、效率高,且由于加热层内腔上大下小的腔体结构,加热丝更换方便,便于后期维修;密封盖上设置搅拌叶片,在锻药过程中不断对药材进行搅拌,进一步使得药材受热均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同时又不会造成漏药和传动卡死;辅料箱直接连通炙锅内部并以压力泵打入液体辅料,不需人工打开密封盖加料,操作更加方便且节省了劳动力;加热层与煅锅之间设置金属丝网,便于热量传递的进一步均匀化,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炉体,2为加热层,3为加热丝,4为炙锅,5为密封盖,6为搅拌叶片,7为加料管,8为辅料箱,9为辅料管,10为控制面板,11为压力泵,12为金属丝网,13为拉环,14为开盖电机,15为钢丝,16为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炙药炉,包括炉体1、加热层2、加热丝3、炙锅4、密封盖5、搅拌叶片6、辅料箱8和控制面板10,炉体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其上部中间设置有半球形腔,所述炉体1的半球形腔内安装有加热层2,所述加热层2为半球形壳体,所述加热层2的壳体内壁上设有螺旋槽且所述螺旋槽内安装有加热丝3,所述加热层2内部安装有炙锅4,所述加热层2上部安装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内部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密封盖5下端面伸入炙锅4内部且其端部设有搅拌叶片6,所述密封盖5内部设有加料管7,所述加料管7的一端设置在密封盖5侧面且其另一端连通炙锅4内部,炉体1一侧固定安装有辅料箱8,辅料箱8出口通过辅料管9与加料管7相连通,所述辅料管9上安装有压力泵11,所述炉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0且所述控制面板10上设置有控制旋转电机和压力泵11的按键。

本实用新型加热层2内壁通过螺旋槽安装加热丝3,使炙药时炙锅4上下加热均匀,锻药效果好、效率高,且由于加热层2内腔上大下小的腔体结构,加热丝3更换方便,便于后期维修;密封盖5上设置搅拌叶片6,在锻药过程中不断对药材进行搅拌,进一步使得药材受热均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同时又不会造成漏药和传动卡死;辅料箱8直接连通炙锅4内部并以压力泵11打入液体辅料,不需人工打开密封盖5加料,操作更加方便且节省了劳动力。

所述的炙锅4与加热层2内壁之间安装有金属丝网12,所述金属丝网12外壁与加热层2内壁完全贴合,便于热量传递的进一步均匀化,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所述金属丝网12为网格状铜丝网。

所述搅拌叶片6的结构为横杆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曲形板且两个曲形板相对设置构成与炙锅4底部相配合的弧形叶片。

所述密封盖5的一端与加热层2相铰接且其另一端设有拉环13。

所述炉体1上固定安装有开盖电机14且开盖电机14的输出轴上设有钢丝盘,所述开盖电机14钢丝盘上的钢丝15活动端与密封盖5上的拉环13固定连接。

所述炉体1靠近密封盖5与加热层2铰接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轮16,所述开盖电机14固定安装在炉体1底部,且开盖电机14钢丝盘上的钢丝15活动端绕过滑轮16与密封盖5上的拉环13固定连接。

通过控制面板10控制开盖电机14正反转实现密封盖5的开启与闭合,使用更加方便安全。

所述炉体1为隔热保温材料制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