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环钻畅通置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370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泪道环钻畅通置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医学领域中,治疗眼科泪道阻塞疾病。



背景技术:

眼睛泪道的作用是将泪液导入鼻腔。如果有任一部位泪管阻塞,则会引起泪溢甚至泪囊炎,不仅影响视力和形象美观,而且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由于泪道狭长,管径细小,极易发生堵塞。目前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改变泪液流出通道,或激光治疗鼻泪管阻塞,清除堵塞物,或泪道直接置管扩张泪管。采用这几种方法治疗,其中,手术方法,太繁琐,损伤骨壁,成功率极低;激光方法,成本高,较繁琐,容易粘连,影响治疗效果;直接置管方法,用于不完全阻塞。如果完全阻塞,则很难达到有效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泪道环钻畅通置管系统,由合体探针和置管两部分构成。合体探针用于有效探通泪道,切除阻塞物后植入下置管;置管用于防止泪道粘连、再次阻塞泪道。

如附图1示,合体探针由环钻和环钻刀口保护芯组成,工作时环钻刀口保护芯插入环钻内,通过环钻尾部的内插扣1和环钻刀口保护芯尾部的外插扣2互相咬合,形成过配合,锁定环钻。如附图2所示,环钻为一根直径1.1mm,长6.5cm的空心圆形金属管,环钻前端为环形刀口4,外形为圆台形,顶端直径为0.7mm,环钻尾部有内插扣1,为凸出的圆环形。如附图3所示,环钻刀口保护芯为直径0.7mm的实心圆柱金属杆,直径与环钻的内径相等,顶端是直径0.7mm的半球体保护头3并穿过环形刀口4,环钻刀口保护芯尾部有外插扣2,外插扣内侧是凹入的圆环形,外形为圆台圆柱组合,起到锁定环钻作用,防止环钻的环形刀口4上下窜动,损伤泪道组织。如附图1所示,环钻刀口保护芯前端的半球体保护头3突出于环钻的环形刀口4处,形成合体探针的半球形探头,既起到保护环钻的环形刀口作用,又区别于传统的斜面针头,避免合体探针探通泪道时,损伤泪道组织。

置管由下置管和上置管组成。如附图4所示,下置管为一根直径0.7mm,长12cm的实心硅胶软管,两端形状为半球形,尾端带有下置管连接线5。如附图5所示,上置管为一根外直径1.1mm,内直径0.7mm,长度12cm的空心硅胶软管,软管两端封闭,形状为半球形,上置管管体前端等距离开设3个无菌水流出孔7,使管壁内外相通,用于针头在上置管尾端插入软管注射无菌水时,无菌水通过上置管前端3个无菌水流出孔流入泪道,起到验证置管已置入泪道的作用,管体尾端带有上置管连接线6。

采用本系统手术,通过以下步骤:合体探针由下泪点探入泪道→探明阻塞物→拔出环钻刀口保护芯→通过环钻注射无菌水验证阻塞→环钻切开阻塞物,探通通道→注射无菌水验证通畅→置入下置管;由上泪点置入上置管→用胶布固定上、下置管前端→将上、下置管尾部连接线打结,固定上、下置管尾部,探测阻塞位置和切除阻塞物一体连贯性完成,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避免了器械重复插入泪道给组织造成损伤;带保护芯的环钻,既能当探针使用,又可拔出保护芯,当环钻刀使用,可彻底清除泪道任何部位的阻塞物,较大限度地避免了损伤其周围组织,创伤较小,并且手术没有皮肤切口;将置管分为上下两根置管植入,不容易将泪小点撑裂,尾部用连接线打结,置管也不易从睑裂中窜出;环切准确方便,成功率高,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避免多次治疗损伤组织;术后,可以方便地活动植入泪道的硅胶软管,避免了置管长时间植入导致的与组织发生粘连,减少眼睛炎症,有效预防术后复发。

附图说明

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合体探针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钻剖面示意图

图3为环钻刀口保护芯示意图

图4为下置管示意图

图5为上置管剖面示意图

图6为上、下置管尾端连接线打结示意图

标记说明:1、内插扣 2、外插扣 3、半球体保护头 4、环形刀口

5、下置管连接线 6、上置管连接线 7、无菌水流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泪道手术应用此系统时,具体分为合体探针验证泪道阻塞、环切阻塞物和植入置管等步骤。

1、合体探针验证泪道阻塞

先将合体探针从眼部的下泪点插入,经下泪小管、总泪管、泪囊探至鼻泪管,遇阻塞处被阻挡时,手动掰开保护芯尾端的外插扣2,使内插扣1和外插扣2分离,拔出环钻刀口保护芯,将环钻留在泪道中,用普通注射器针头插入环钻内注水,如果鼻腔及口腔未流出注水,即验证此处阻塞,停止注水,拔出注水针头。

2、环切阻塞物使泪道畅通

验证泪道阻塞后,用环钻前端环形刀口切开阻塞物,即用手向前推动环钻,使环钻刀口冲开阻塞物,探通通道,使泪道畅通。之后,再次通过环钻注水验证,确认泪管畅通。

3、植入上、下置管

随后,将下置管由眼部下泪点经环钻尾部插入环钻内,从环形刀口穿出至鼻部下鼻道,用器械从鼻孔引出,并将下置管尾端的下置管连接线留在下泪点外部。最后,拔出套在下置管外的环钻,将下置管留在泪道中,完成下置管植入。

下置管植入完成后,在上置管内部穿入普通球后注射针头,从上泪点插入,经上泪小管、总泪管、泪囊探至鼻泪管,连接注射器,在上置管尾端将无菌水注入软管内,并通过上置管前端的3个无菌水流出孔7流入鼻孔、口中,以此验证上置管已放置于鼻泪管中,然后拔出球后注射针头,经鼻孔取出上置管,并将上置管尾端的上置管连接线6留在上泪点外部,完成上置管植入。

4、上、下置管尾端连接线打结固定

调整好上、下置管位置,用胶布将上、下置管前端固定在鼻孔下。如附图6所示,再将分别留在上、下泪点外部的上、下置管尾端连接线打结,留在睑裂鼻侧,完成泪道通畅手术。术后,前三天和每周可上下活动或转动上、下置管,一个月后拔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