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鼻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4401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鼻饲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使用的鼻饲管。



背景技术:

鼻饲,即鼻饲法,就是把胃管通过鼻腔送到患者胃中,通过胃管往患者胃中打食物,在临床上通常用于昏迷或者不能自己进食的患者。行鼻饲过程中,需要将鼻饲管与胃管连接之后注射流性食物,并且鼻饲管在使用中需要定期更换,但是目前的鼻饲管在更换时较为麻烦,操作效率低,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且更换时组件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定,往往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鼻饲管,其具备方便更换的优点,且更换后连接较为稳定,解决了目前的鼻饲管在更换时较为麻烦,容易造成患者不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鼻饲管,包括管体和胃管连接器,所述管体的底部延伸至胃管连接器的内部,位于胃管连接器内部管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一,所述容置槽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远离容置槽一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远离弹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一,所述胃管连接器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胃管连接器的两侧且对应通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远离胃管连接器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套圈,所述套圈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旋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动杆,所述旋转柱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工作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旋转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远离螺杆的一端延伸至通孔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螺杆的一侧开设有与凸块一相适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远离凹槽内壁的一侧与凸块一接触。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远离胃管连接器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卡紧孔一,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卡紧孔二,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卡紧杆,所述卡紧杆的底部依次穿过卡紧孔一和卡紧孔二并延伸至固定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卡紧杆位于卡紧孔一内部一端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二,所述容置槽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远离容置槽二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远离弹簧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二,所述固定块远离工作箱的一侧开设有与卡紧孔二连通的限位孔,所述凸块二远离固定板二的一端穿过限位孔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管体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远离管体的一侧与胃管连接器的内壁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容置槽一、弹簧一、凸块一和通孔的配合,达到了凸块一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卡入通孔内的效果,再通过摇动杆、旋转柱、螺杆、螺纹套、卡块和凹槽的配合,达到了通过摇动杆带动旋转柱旋转,旋转柱旋转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旋转促使螺纹套左右移动,螺纹套移动促使凸块一卡入凹槽内部的效果,在更换鼻饲管时非常简单,不会造成患者不适。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块、固定杆、卡紧孔一、卡紧孔二、卡紧杆、容置槽二和凸块二的配合,能够将固定杆的位置限制住,避免管体在使用中发生与胃管连接器连接不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管体、2胃管连接器、3固定座、4容置槽一、5弹簧一、6固定板一、7凸块一、8通孔、9工作箱、10套圈、11旋转柱、12固定杆、13摇动杆、14限位板、15螺杆、16螺纹套、17卡块、18凹槽、19橡胶垫、20固定块、21卡紧孔一、22卡紧孔二、23卡紧杆、24容置槽二、25弹簧二、26固定板二、27凸块二、28限位孔、29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鼻饲管,包括管体1和胃管连接器2,管体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29,密封垫29远离管体1的一侧与胃管连接器2的内壁接触,通过设置密封垫29能够避免杂物落入胃管连接器2的内部,管体1的底部延伸至胃管连接器2的内部,位于胃管连接器2内部管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固定座3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一4,容置槽一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一5,弹簧一5远离容置槽一4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一6,固定板一6远离弹簧一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一7,胃管连接器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8,胃管连接器2的两侧且对应通孔8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工作箱9,工作箱9远离胃管连接器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固定块20的表面开设有卡紧孔一21,固定杆12的表面开设有卡紧孔二22,固定块20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卡紧杆23,卡紧杆23的底部依次穿过卡紧孔一21和卡紧孔二22并延伸至固定杆12的底部,卡紧杆23位于卡紧孔一21内部一端的侧面开设有容置槽二24,容置槽二2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二25,弹簧二25远离容置槽二24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26,固定板二26远离弹簧二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二27,固定块20远离工作箱9的一侧开设有与卡紧孔二22连通的限位孔28,凸块二27远离固定板二26的一端穿过限位孔28并延伸至固定块20的外部,通过固定块20、固定杆12、卡紧孔一21、卡紧孔二22、卡紧杆23、容置槽二24和凸块二27的配合,能够将固定杆12的位置限制住,避免管体1在使用中发生与胃管连接器2连接不稳的问题,工作箱9远离胃管连接器2的一侧贯穿设置有套圈10,套圈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柱11,旋转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远离旋转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动杆13,旋转柱11远离固定杆12的一端延伸至工作箱9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能够避免螺纹套16脱离螺杆15,限位板14远离旋转柱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杆15,螺杆15的表面套接有螺纹套16,螺纹套16远离螺杆15的一端延伸至通孔8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远离螺杆15的一侧开设有与凸块一7相适配的凹槽18,凹槽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9,橡胶垫19远离凹槽18内壁的一侧与凸块一7接触,通过设置橡胶垫19能够避免凸块一7在凹槽18内晃动,通过容置槽一4、弹簧一5、凸块一7和通孔8的配合,达到了凸块一7在弹簧一5的作用下卡入通孔8内的效果,再通过摇动杆13、旋转柱11、螺杆15、螺纹套16、卡块17和凹槽18的配合,达到了通过摇动杆13带动旋转柱11旋转,旋转柱11旋转带动螺杆15旋转,螺杆15旋转促使螺纹套16左右移动,螺纹套16移动促使凸块一7卡入凹槽18内部的效果,在更换鼻饲管时非常简单,不会造成患者不适。

使用时,使用者将凸块一7按压在容置槽一4的内部之后将管体1放在胃管连接器2的内部,凸块一7会在弹簧一5的作用下弹出并且卡入通孔8的内部,使用者在通过摇动杆13促使旋转柱11旋转,旋转柱11旋转带动螺杆15旋转,螺杆15旋转促使螺纹套16移动,螺纹套16移动促使卡块17配合凹槽18将凸块一7固定住,当凸块一7位置固定住之后,使用者将凸块二27挤压在容置槽二24的内部,并将卡紧杆23卡入卡紧孔一21和卡紧孔二22的内部,凸块二27会在弹簧二25的作用下弹出容置槽二24并卡入限位孔28的内部。

综上所述:该新型鼻饲管,通过容置槽一4、弹簧一5、固定板一6、凸块一7、通孔8、工作箱9、旋转柱11、固定杆12、摇动杆13、螺杆15、螺纹套16、卡块17、凹槽18、固定块20、卡紧孔一21、卡紧孔二22和卡紧杆23的配合,解决了目前的鼻饲管在更换时较为麻烦,容易造成患者不适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