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采血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313阅读:1866来源:国知局
兔子采血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兔子采血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免疫和分子生物学试验中,需要经常从实验对象兔子身体中采集含有抗体的血清。在从兔子颈部动脉采集含目的抗体的兔血清时,需要将兔子固定以方便采样。

通常是将兔子的四肢和头部均固定在木板上,这样松紧不好控制,太松兔子会不断移动身体,不利于血清采集,太紧会勒紧兔子的四肢和头部,同样不利于血清采集,同时兔子身体还会受伤,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采血的装置,操作方便的同时又不会伤害兔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兔子采血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兔子采血固定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叠放于下盖上方形成可容纳兔子的箱体结构,上盖包括上板以及分别垂直向下连接于上板前侧、左右两侧的上前挡板、上侧挡板,上板、上前挡板、上侧挡板拼接成矩形箱体结构,上前挡板的下沿中央开设有用于夹紧兔子头部的半圆形上开口,下盖包括下板以及分别垂直向上连接于下板前侧、左右两侧的下前挡板、下侧挡板,下侧挡板前端呈向下倾斜的坡面,坡面前端与下前挡板上沿齐平且固定连接,下前挡板上沿和下侧挡板上沿之间的坡面上盖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板,斜板上沿与下侧挡板的上沿齐平且固定连接,斜板上沿中央开设有用于夹紧兔子头部的半圆形下开口,斜板、下前挡板、下侧挡板和下板之间形成容纳兔子前腿的坡状空腔,上开口和下开口拼接成夹紧兔子头部的开口,上侧挡板和下侧挡板之间通过铰链铰接。

进一步地,斜板与下板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30°。

进一步地,铰链相对一侧的上侧挡板和下侧挡板之间设有将上侧挡板和下侧挡板锁紧的锁紧装置。

进一步地,斜板包括上下拼接的上斜板与下斜板,下斜板下端与下前挡板上沿连接,上斜板上端与下侧挡板的上沿齐平且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上盖和下盖的材质均为木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后侧面开口,只是将兔子头部用开口固定,兔子在采血过程中呈舒适的趴着状态,避免兔子在固定过程中身体受伤;装置整体制作容易,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上盖,1-1.上板,1-2.上前挡板,1-3.上侧挡板,2.下盖,2-1.下板,2-2.下前挡板,2-3.下侧挡板,2-4.斜板,2-4-1.上斜板,2-4-2.下斜板,3.上开口,4.下开口,5.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兔子采血固定装置,包括上盖1和下盖2,上盖1叠放于下盖2上方形成可容纳兔子的箱体结构,上盖1包括上板1-1以及分别垂直向下连接于上板1-1前侧、左右两侧的上前挡板1-2、上侧挡板1-3,上板1-1、上前挡板1-2、上侧挡板1-3拼接成矩形箱体结构,上前挡板1-2的下沿中央开设有用于夹紧兔子头部的半圆形上开口3,下盖2包括下板2-1以及分别垂直向上连接于下板2-1前侧、左右两侧的下前挡板2-2、下侧挡板2-3,下侧挡板2-3前端呈向下倾斜的坡面,坡面前端与下前挡板2-2上沿齐平且固定连接,下前挡板2-2上沿和下侧挡板2-3上沿之间的坡面上盖设有倾斜设置的斜板2-4,斜板2-4上沿与下侧挡板2-3的上沿齐平且固定连接,斜板2-4上沿中央开设有用于夹紧兔子头部的半圆形下开口4,斜板2-4、下前挡板2-2、下侧挡板2-3和下板2-1之间形成容纳兔子前腿的坡状空腔,上开口3和下开口4拼接成夹紧兔子头部的开口,上侧挡板1-3和下侧挡板2-3之间通过铰链5铰接。

斜板2-4与下板2-1之间的倾斜角度为15~30°。斜板2-4倾斜设置,有利于兔子前腿伸展。

铰链5相对一侧的上侧挡板1-3和下侧挡板2-3之间设有将上侧挡板1-3和下侧挡板2-3锁紧的锁紧装置。将兔子的头部放入下开口4后,盖上上盖1,锁紧装置锁紧,上下盖之间锁紧,兔子头部被固定,便可采血。

斜板2-4包括上下拼接的上斜板2-4-1与下斜板2-4-2,下斜板2-4-2下端与下前挡板2-2上沿连接,上斜板2-4-1上端与下侧挡板2-3的上沿齐平且固定连接。上斜板2-4-1相对于下斜板2-4-2,其与下板2-1之间的倾斜角度更大,这样有利于兔子前腿伸展同时头部被开口固定,兔子呈趴着姿势更舒适,有利于后续的采血。

上盖1和下盖2的材质均为木头。木头成本低,装置制作方便,并且上下开口不会很锋利,不会弄伤兔子。

通常采血的兔子都是成年兔,颈部粗细相差不多,即使是有很肥的兔子,它的颈部也不会很大,开口大小根据兔子的颈部大小来设计。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