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儿外科清创缝合的四肢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552发布日期:2018-06-08 17:57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小儿外科清创缝合的四肢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小儿外科清创缝合的四肢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患儿实施外科手术或清创缝合时,患儿无法较好的保持躺卧动作,在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缝合过程中,由于患儿多动或者哭闹等原因,给缝合和清创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麻烦。同时,患儿由于年龄差距,其手臂或胳膊的长度不同,采用传统的四肢固定装置无法满足不同年龄患儿的四肢固定。此外,患儿手臂或胳膊采用绷带固定好后,由于绷带无法移动,被绷带遮挡的部位不能暴露手术视野,给手术操作者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绷带可以移动、可满足不同年龄患儿使用的用于小儿外科清创缝合的四肢固定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小儿外科清创缝合的四肢固定装置,该装置是由弧形固定板以及沿着弧形固定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以上的可移动式绷带构成。

所述弧形固定板包括弧形套板以及可以在弧形套板内滑动的弧形芯板,在弧形套板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螺钉。

所述可移动式绷带包括可沿弧形套板或弧形芯板两侧边缘滑动的绷带固定器以及绷带锁紧器,绷带固定器与绷带锁紧器之间设置有绷带。

所述绷带固定器以及绷带锁紧器上均设置有T型卡槽,在弧形套板或弧形芯板的边缘设置有可在T型卡槽内滑动的T型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固定手臂或者胳膊的弧形固定板可伸长或者缩短,因此可满足不同年龄患儿的四肢固定。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式绷带可沿着弧形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手术部位被绷带遮挡时,可将可移动式绷带上移或下移,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固定板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套板或弧形芯板与绷带固定器或绷带锁紧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弧形固定板,2-可移动式绷带,3-弧形套板,4-弧形芯板,5-锁紧螺钉,6-绷带固定器,7-绷带,8-绷带锁紧器,9-T型卡槽,10-T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小儿外科清创缝合的四肢固定装置,该装置是由弧形固定板1以及沿着弧形固定板1长度方向设置的三条可移动式绷带2构成。参见图2,所述弧形固定板1包括弧形套板3以及可以在弧形套板3内滑动的弧形芯板4,在弧形套板3的外壁上设置有锁紧螺钉5。所述可移动式绷带2包括可沿弧形套板3或弧形芯板4两侧边缘滑动的绷带固定器6以及绷带锁紧器8,绷带固定器6与绷带锁紧器8之间设置有绷带7。参见图3,所述绷带固定器6以及绷带锁紧器8上均设置有T型卡槽9,在弧形套板3或弧形芯板4的边缘设置有可在T型卡槽9内滑动的T型头10。

使用时,首先根据患儿的手臂或者胳膊长度调整弧形固定板1的长度,然后拧紧锁紧螺钉5,避免弧形套板3与弧形芯板4相对滑动。将患儿手臂或者胳膊置于弧形固定板1的凹槽中,然后拉紧绷带7并通过绷带锁紧器8将绷带7的自由端固定住,这样便可进行手术操作。当手术过程中手术部位被绷带7遮挡时,可同时移动绷带固定器6以及绷带锁紧器8,通过绷带固定器6以及绷带锁紧器8带动绷带7移动至非手术部位,这样便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