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冰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1374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冰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冰袋结构。



背景技术:

医疗用冰袋一般用于降温退热、消炎止痛以及冷敷止血等方面,在患者出现扭伤、淤青积血时,进行适当的冷敷操作,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方便后续的治疗护理。在冰袋的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发现冻结成冰的冰袋呈一块硬邦邦的整体,在冰敷例如腹部、背部等较平整的位置处时,冰敷效果还差强人意,但是在腿部或者肋部需要冰敷护理时,一大整块的冰袋就显得不适用了,往往出现有效接触面积小,冰敷效果差的问题,该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普通冰袋与腿部等弧度较大部位的贴合程度过低,冰袋本身不易弯曲。

专利公告号为CN 205569161U、专利公告日为2016.09.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冷敷冰袋固定袋,包括多个可沿着宽度方向拼接的固定袋;所述固定袋包括本体,本体上沿着长度方向口对口对称设置两个用于放置冷敷冰袋的口袋;所述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扣,本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雌雄搭扣的雌扣和雄扣,且雌扣和雄扣分别位于本体的正反两面。

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不适用于腿部、肋部等弧度较大部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用冰袋结构,其能通过若干个小型块状的冰块主体配合布料、塑料材质的冰袋基底,完成弯曲贴合冰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冰敷操作方便,冰敷效果好以及适用于腿部、肋部位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用冰袋结构,包括冰袋基底,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冰袋基底上的冰块底座、均匀设置在所述冰块底座上的冰块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冰块底座之间用于水体均匀流动后冷却成冰的底座连接管,所述冰块底座包括中部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冰袋基底四个端角部上的端部底座,四个所述端部底座上均设有用于在患者四肢部或躯干部固定所述冰袋基底的连接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冰块主体与所述冰块底座连通并凸出设置在所述冰块底座的中部,所述底座连接管的两端开口分别与两个所述冰块底座连通,所述冰块主体、冰块底座以及底座连接管内设有冰冻水体,所述冰块主体的边角部为圆弧边。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端部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固定绒带,所述固定绒带设置在所述端部底座上位于所述块主体的外侧位置处。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带包括设置在所述冰袋基底两侧对角位置处的第一连接带以及第二连接带,设置在另一对角位置处的另一所述第二连接带以及第三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以及第三连接带上均设有与所述固定绒带相对应的固定钩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以及第三连接带上设有所述固定钩带的侧面上设有连接钩带,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带上异于设有所述固定钩带的侧面上设有连接绒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钩带以及连接绒带设置在所述连接带上远离所述端部底座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带上异于设有所述固定钩带的侧面上设有当所述第一连接带从所述端部底座上脱落后用于与所述第三连接带进行连接加长的加长绒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冰块底座的端角部为圆弧形端角。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座连接管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冰块底座相对侧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冰袋基底上异于设有所述冰块底座的侧面为第一冰敷面,若干个所述冰块主体的上端面组成第二冰敷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个小型块状的冰块主体配合布料、塑料材质的冰袋基底,完成弯曲贴合冰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冰敷操作方便,冰敷效果好以及适用于腿部、肋部位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连接管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绒带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带加长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以及附图4所示,一种医疗用冰袋结构,包括冰袋基底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冰袋基底1上的冰块底座2、均匀设置在所述冰块底座2上的冰块主体3以及设置在所述冰块底座2之间用于水体均匀流动后冷却成冰的底座连接管4,所述冰块底座2包括中部底座201以及设置在所述冰袋基底1四个端角部上的端部底座202,四个所述端部底座202上均设有用于在患者四肢部或躯干部固定所述冰袋基底1的连接带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冰块主体3为横竖均匀排布的十六个突出冰块,并且由塑料材质的外模包覆冰块,配个塑料材质易弯折的所述冰袋基底1,主要起到冰袋易弯折变形,更好地贴合腿部、肋部等不平整部位。另一方面,所述冰块底座2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冰块主体3,起到稳固所述冰块主体3,避免其随意移动的问题,而所述连接带5通过在使用者腿部、肋部等部位采用捆绑连接的方式以固定冰袋,保证最基本的冰敷固定效果。

所述冰块主体3与所述冰块底座2连通并凸出设置在所述冰块底座2的中部,所述底座连接管4的两端开口分别与两个所述冰块底座2连通,所述冰块主体3、冰块底座2以及底座连接管4内设有冰冻水体,所述冰块主体3的边角部为圆弧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连接管4用于在两个不同的所述冰块底座2之间进行水体连通,起到两个作用:第一,避免水体由于重力作用而造成所述冰块主体3不必要的大小不一,进而最终影响冰敷效果;第二,在需要加强冰敷效果的特定部位,可以通过所述底座连接管4,在所述冰块主体3的塑料外膜形变大小可以接受的前提下,恰恰形成大小不一的形状,以满足使用效果。

所述端部底座202上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5的固定绒带6,所述固定绒带6设置在所述端部底座202上位于所述块主体3的外侧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所述连接带5之间采用尼龙搭扣的扣合连接方式,即包括绒带和钩带的扣合连接,其中所述端部底座202上设有所述固定绒带6,用于扣合连接所述连接带5,保证基本的连接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冰袋基底1为单层的塑料或布料,所以在设置所述固定绒带6时容易发生基底厚度不够,固定强度差的问题,而所述端部底座202在用于存放部分水体的前提下是需要一定的厚度强度的,所以所述固定绒带6设置在所述端部底座202,相较于设置在所述冰袋基底1,具有更好的固定强度。

所述连接带5包括设置在所述冰袋基底1两侧对角位置处的第一连接带501以及第二连接带502,设置在另一对角位置处的另一所述第二连接带502以及第三连接带503,所述第一连接带501、第二连接带502以及第三连接带503上均设有与所述固定绒带6相对应的固定钩带7。

在本实施例中,当冰袋需要固定时,采用对角连接的方式,即所述第一连接带501与其中一条所述第二连接带502进行连接,另一条所述第二连接带502与所述第三连接带503进行连接,该交叉连接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冰袋在冰敷过程中的稳固性。

所述第一连接带501以及第三连接带503上设有所述固定钩带7的侧面上设有连接钩带8,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带502上异于设有所述固定钩带7的侧面上设有连接绒带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钩带8搭在所述连接绒带9的外侧,所以所述连接钩带8与所述固定钩带7一样,均位于所述连接带5上靠近所述冰袋基底1的侧面上,而所述连接绒带9则设置在与所述固定钩带7相反的侧面上。

所述连接钩带8以及连接绒带9设置在所述连接带5上远离所述端部底座202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钩带8以及连接绒带9均位于所述连接带5的一端,且远离所述端部底座202,起到了增大所述连接带5有效连接长度的目的,进一步保证了连接效果。

所述第三连接带503上异于设有所述固定钩带7的侧面上设有当所述第一连接带501从所述端部底座202上脱落后用于与所述第三连接带503进行连接加长的加长绒带1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腿部和肋部的粗细大小不一,所以采用“四带交叉”的方式在腿部固定、采用“两带加长后连接”的方式在肋部固定,即所述第一连接带501的所述固定钩带7搭在所述加长绒带10上,与所述第一连接带501呈对角关系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带502的所述固定钩带7搭在另一所述第二连接带502的所述连接绒带9上,形成两侧两个所述连接带5加长连接的方式,最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带501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带502的所述连接钩带8以及连接绒带9的扣合连接作用,完成所述连接带5在使用者腰部的捆绑连接作用,使得冰袋能稳固在肋部,以进行后续的冰敷作用。

所述冰块底座2的端角部为圆弧形端角,所述冰袋基底1上异于设有所述冰块底座2的侧面为第一冰敷面,若干个所述冰块主体3的上端面组成第二冰敷面。

在本实施例中,冰袋在需要紧急冰敷的情况下,所有所述冰块主体3的上端面形成所述第一冰敷面,用于快速强效冰敷,而所述第二冰敷面由于隔着一层相较于所述冰块主体3外膜更厚的所述冰袋基底1,所以其冰敷效果强度较低,适用于慢速低强度冰敷,所述冰袋具有两种冰敷强度的选择,这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冰袋的实用性。

所述底座连接管4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冰块底座2相对侧面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连接管4在所述冰袋进行弯折变形时,在两个所述冰块底座2之间的距离进行变化时,需要给距离的增减变化预留一定的长度余量,所以所述底座连接管4的长度需要大于两个所述冰块底座2相对侧面之间的距离,保证所述底座连接管4不会被扯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