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803发布日期:2018-07-03 23:52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静脉注射的头皮针包括针头、针翼和保护套,现有头皮针的护针帽一般为软塑料管,可因为包装或放置不当等原因造成外套扭曲受压,从而使针尖刺破软管,造成意外针刺伤和头皮针的污染。在使用时,一次性头皮针针柄小,进针有多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手执针柄时,容易前后摆动,不易穿刺,影响进针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包括:针头、针体、针柄;

针头位于针体一端,针柄位于针头一侧且针柄与针头位于同一平面上,针柄在针头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从远离针体向靠近针体的方向逐渐减小,针柄沿针头延伸方向上两端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加宽部和第二加宽部,所述第一加宽部与针柄之间形成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二加宽部与针柄之间形成第二折痕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宽部和所述第二加宽部在针柄两侧对称设置。

优选地,第一折痕线上设有刻痕,第二折痕线上设有刻痕。

优选地,针柄两侧设有防滑纹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宽部的厚度小于针柄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宽部的厚度小于针柄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针头位于针体一端,针柄位于针头一侧,针柄在针头延伸方向上两端设有第一加宽部和第二加宽部,所述第一加宽部与针柄之间形成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二加宽部与针柄之间形成第二折痕线,使用时,通过将第一加宽部和第二加宽部折叠,从而加宽手柄两侧手执部位,防止初学者进针时针体发生摆动,提高进针精度,便于初学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包括:针头2、针体1、针柄3;

针头2位于针体1一端,针柄3位于针头2一侧且针柄3与针头2位于同一平面上,针柄3在针头2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从远离针体1向靠近针体1的方向逐渐减小,针柄3沿针头2延伸方向上两端设有向外突出的第一加宽部31和第二加宽部32,所述第一加宽部31与针柄3之间形成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二加宽部32与针柄3之间形成第二折痕线。

本实施例的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的具体工作过程中,使用前,第一加宽部、第二加宽部与针柄位于同一平面上,便于储存,使用时,通过第一折痕线和第二折痕线将第一加宽部和第二加宽部向针柄一侧弯折,从而加大手指与针柄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进针时针头发生摆动,便于初学者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改良型一次性头皮针,针头位于针体一端,针柄位于针头一侧,针柄在针头延伸方向上两端设有第一加宽部和第二加宽部,所述第一加宽部与针柄之间形成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二加宽部与针柄之间形成第二折痕线,使用时,通过将第一加宽部和第二加宽部折叠,从而加宽手柄两侧手执部位,防止初学者进针时针体发生摆动,提高进针精度,便于初学者使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宽部31和所述第二加宽部32在针柄3两侧对称设置。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折痕线上设有刻痕,第二折痕线上设有刻痕,使用后,可将第一加宽部和第二加宽部撕去,便于回收。

为了提高初学者手执针柄时稳定,针柄3两侧设有防滑纹理。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宽部31的厚度小于针柄3的厚度,所述第二加宽部32的厚度小于针柄3的厚度,进针后,第一加宽部和第二加宽部可折叠抵靠针柄,不影响胶布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