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791发布日期:2018-06-08 18:0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粉体与粘合剂、粉体与浸膏、浸膏与浸膏的混合是丸粒物料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序,传统工艺是将物料经过混合机初步混合之后,将物料送入炼药机进行更进一步的混合,但由于某些加工物料的成分不同,经过炼药机的第一次混合之后,它的均匀度以及柔劲达不到标准或理想程度,需要反复在炼药机上加工或用多台设备连接进行混合,这不但使得设备增多,生产线加长,占地面积增大,且成本增高,同时增加了加工物料被污染的机会,目前上述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的生产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缩短了生产线,占地面积小,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提高了药物产品的安全性及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万向轮、传动带、搅拌机、进料口、搓机构、机架、出料口、输送带,电机安装在机架的内部且通过传动带与搅拌机连接,机架底部的两端分别安装了一个万向轮,机架的顶端安装了一个进料口且位于搅拌机的上方,搓机构固定在搅拌机的下方,输送带安装在搓机构的下方,输送带的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机包括第一螺旋推进器、第一制丸挤出板、出料板、第二制丸挤出板、第二螺旋推进器、压紧螺帽,第一螺旋推进器的一端与传动带连接,第一螺旋推进器的另一端通过出料板与第二螺旋推进器的一端连接,压紧螺帽固定在第二螺旋推进器的另一端,第一制丸挤出板覆盖在第一螺旋推进器的周围,第二制丸挤出板覆盖在第二螺旋推进器的周围。

优选地,所述机架底部的两端分别安装了一个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与水平面呈三十度至六十度安装在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的生产装置用于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采用VEGF混合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缩短了生产线,占地面积小,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提高了药物产品的安全性及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的生产装置包括电机1、传动带3、搅拌机4、进料口5、搓机构12、机架13、出料口14、输送带15,电机1安装在机架13的内部且通过传动带3与搅拌机4连接,机架13的顶端安装了一个进料口5且位于搅拌机4的上方,搓机构12固定在搅拌机4的下方,输送带15安装在搓机构12的下方,输送带15的一端设有出料口14,所述搅拌机4包括第一螺旋推进器6、第一制丸挤出板7、出料板8、第二制丸挤出板9、第二螺旋推进器10、压紧螺帽11,第一螺旋推进器6的一端与传动带3连接,第一螺旋推进器6的另一端通过出料板8与第二螺旋推进器10的一端连接,压紧螺帽11固定在第二螺旋推进器10的另一端,第一制丸挤出板7覆盖在第一螺旋推进器6的周围,第二制丸挤出板9覆盖在第二螺旋推进器10的周围。

机架13底部的两端分别安装了一个万向轮2,这样便于生产人员的运输。

所述输送带15与水平面呈三十度至六十度安装在机架13上,这样便于药丸成品的运输,不易堵塞。

所述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的生产装置用于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素采用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混合料,这样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血管内皮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启动电机,由传动带将动力传到进料口,把所需的配料加入到进料口,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机的第一螺旋推进器和第一制丸挤出板共同工作将药膏从出料板挤出,进入搅拌机的第二螺旋推进器,由第二螺旋推进器和第二制丸挤出板共同工作挤出至机架上的搓机构进行药丸的进一步加工,最后由输送带输送到出料口,完成整个药丸的加工过程。

生产的生长素有着填补颧骨髌骨移动后与肌肉出现的空隙的双膜互生内发型骨肌匀速生长的作用,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由于伤口在人的身体内部,所以凭借肉眼是无法看到伤口的复原情况,但是人身体在不可见的情况下在逐渐的复原,骨头和肌肉在匀速生长,生长素对人的骨头和肌肉都具有良好的促进生长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缩短了生产线,占地面积小,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提高了药物产品的安全性及合格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