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式中药贴敷固定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6704发布日期:2018-07-07 07:24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卫生专业中药敷药法的敷药用具,具体涉及一种一件式中药贴敷固定贴。



背景技术:

中药贴敷在人体皮肤上进行内病外治在我国中医药领域由来已久,是目前中医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传统中药贴敷治疗是将中药调制后直接粘附于人体皮肤上,然后采用各种防外渗布巾包裹,再用胶布、绷带等用物固定。此种方法虽然生产成本低,但在使用过程中,药物因受体温的影响变稀后向四周溢出,很容易弄脏使用者衣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传统贴敷的基础上采用与弹力胶布制成一体的结构使用,虽然解决了传统贴敷的不足,但由于胶布载药量少,透气性不好,使得贴敷治疗不仅疗效差,而且有些患者使用后有皮肤过敏现象,患者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贴敷固定贴,其采用凸起围圈固定中药药物,便于规范中药贴剂大小和厚度;采用透气纱布在皮肤与药物之间形成间隔层,避免药物与皮肤直接大面积接触,减少皮肤过敏反应;采用亲水型无纺布层吸收贮存药物水分,增加敷药舒适度及疗效;底层采用隔水透气包裹层,有效防止药物、水分外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贴敷固定贴为一张方形敷贴,包括两层结构:顶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

顶层为光面防粘纸,四周1.5CM宽处设有撕裂线;

底层为三层结构的固定贴主体,所述固定贴主体四边设有1.5CM宽,带亲肤粘胶的可黏贴面,固定贴主体中间为无粘胶贮药层,贮药层四周设置有0.5CM高的柔软凸起围圈。

所述贮药层内部由三层结构组成,第一层为三边可掀起的柔软透气纱布,第二层为亲水型无纺布层,底层为隔水透气包裹层,固定贴主体各层连为一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一件式中药外敷固定贴自带亲肤粘胶和裹药装置,使用简便,黏贴牢固。敷贴“贮药层”四周的凸起围圈,可筐住药物,便于规范中药贴剂大小和厚度。“贮药层”第一层(柔软透气纱布),可在皮肤与药物之间形成间隔层,避免药物与皮肤直接大面积接触,可减少过敏反应(敷药时,掀开纱布层,外敷药物放于纱布与亲水棉层之间);第二层(亲水型无纺布层)用于吸收贮存药物水分,防止皮肤过分潮湿和药物快速干裂,可增加敷药舒适度和敷药疗效,底层(隔水透气包裹层)可有效防止药物、水分外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贴敷固定贴的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贴敷固定贴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贴敷固定贴的底层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顶层,2为底层,11为撕裂线,21为可黏贴面,22为贮药层,221为围圈,222为透气纱布,223为无纺布层,224为透气包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贴敷固定贴进行描述,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内容,而不是对所述技术内容的限制,事实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精神实质内,对所述拉链包结构的改进,包括对相应组件的增减和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如图1所示,一种中药贴敷固定贴为一张方形敷贴,包括两层结构:顶层1和底层2;

如图2所示,顶层1为光面防粘纸,四周1.5CM宽处设有撕裂线11;

如图3或图1所示,底层2为三层结构的固定贴主体,所述固定贴主体四边设有1.5CM宽,带亲肤粘胶的可黏贴面21,固定贴主体中间为无粘胶贮药层22,贮药层四周设置有0.5CM高的柔软凸起围圈221。所述贮药层内部由三层结构组成,第一层为三边可掀起的柔软透气纱布222,第二层为亲水型无纺布层223,底层为隔水透气包裹层224,固定贴主体各层连为一体。

所述的一种中药贴敷固定贴能简化中药贴敷步骤,节约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皮肤过敏、皮损,药物脱落、外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中药贴敷技术操作实施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