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膝部数字影像摆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348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膝部数字影像摆位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影检查技术领域,涉及膝部摆位仪,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膝部数字影像摆位仪。



背景技术:

目前,各医院影像科做膝关节侧位检查时,采取被检者患侧在下侧卧于摄影床,膝关节屈曲呈135°角,其冠状面与床面相垂直,管球中心线向头侧倾斜5~10°,对准髌骨下缘与腘窝折线之中点射入。操作工作人员在摆位过程中无准确体表定位点来完成膝关节屈曲135°角,和冠状面与床面相垂直,缺乏可操作性,同时,根据病人体型的不同,中心线向头侧倾斜5~10°的范围也不能准确选择。而膝关节过度的屈曲会收缩肌肉和使韧带过度紧绷,使关节病变的重要诊断信息不明朗;髌骨被牵拉置髁间窝,同样会掩盖关节积液和(或)脂肪垫等软组织病变。过度屈曲还会使已经存在的髌骨骨折碎片分离。另外,患侧下肢不能与床面相垂直及中心线倾斜角度不恰当都会造成股骨内外侧髁无法相重合。市场上也有辅助用的摆位仪,比如公告号为CN 202005761 U的专利,他虽然可以测量角度,但是,需要人工调节角度,对于一些老人,维持一个角度姿势是比较累的,小孩也一样,喜欢动,影响检查结果,因此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便于使用的膝部数字影像摆位仪,通过支撑板和挡板固定角度,解决了角度不好调节,具有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使用的膝部数字影像摆位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摄影床上,且底板的上端左侧开设有水平向右的T型的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设有下螺纹杆,且下螺纹杆的上端通过螺纹筒连接有上螺纹杆,且螺纹筒的周向设有转杆,所述上螺纹杆的上端设有呈倒V型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有挡板,两个挡板的上端向向背的方向倾斜,两个挡板的左端相互靠近,所述底板的上端右侧铰接连接有托板,且托板的前端插接有贯穿的止动杆,所述止动杆的前端设有拉块,且拉块与托板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水平向右的连板,且连板位于托板的后侧,所述连板的前端设有多个与止动杆对应的卡槽,所述底板的上端后侧设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位于支撑板和托板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向前的连杆,且连杆的前端设有竖直向下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插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上端与导向筒的内腔上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有水平向右的衡量杆,且衡量杆位于支撑板的上方。

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板的折角为一百三十五度。

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呈圆弧形。

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套接有调节筒,且调节筒上设有伸缩调节旋钮,,所述调节筒固定在底板上。

上述装置中,所述托板上设有弹性垫层。

上述装置中,所述衡量杆的下端中部通过拉绳连接有拉环。

上述装置中,所述支撑板的左端下侧设有向内弯曲的圆弧形的折板。

上述装置中,所述挡板的外侧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病人躺在底板上,腿放在支撑板上,挡板上宽下细,这样就能适应不同粗细的腿,两个挡板是左窄右宽,适合腿部的生长特点,这样才卡的更紧,保证了角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垂直度,更精确,同时,身高不同,腿的长度不同,可以通过转动转杆,调节高度,防止脚撑在底板上,造成腿部歪斜,带来测量误差,托板可以托起人的头部,更舒服,拉出拉块便可以调节倾角,向下拉衡量杆,便可以目测人的直线度,因此,整体使用很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滑槽、3下螺纹杆、4螺纹筒、5上螺纹杆、6转杆、7支撑板、8挡板、9托板、10止动杆、11拉块、12第一弹簧、13连板、14支撑杆、15导向筒、16伸缩杆、17第二弹簧、18衡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一种便于使用的膝部数字影像摆位仪,包括底板1,底板1位于摄影床上,且底板1的上端左侧开设有水平向右的T型的滑槽2,滑槽2内安装有滑块,滑块的上端设有下螺纹杆3,且下螺纹杆3的上端通过螺纹筒4连接有上螺纹杆5,且螺纹筒4的周向设有转杆6,上螺纹杆5的上端设有呈倒V型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折角为一百三十五度,检测规定的角度,转动转杆6,调节支撑板7的高度,支撑板7的上端呈圆弧形,防止磨腿,更舒服,且支撑板7的上端前后两侧均设有挡板8,挡板8的外侧设有把手,便于移动支撑板7,适合不同身高的人,两个挡板8的上端向向背的方向倾斜,两个挡板8的左端相互靠近,底板1的上端右侧铰接连接有托板9,托板9上设有弹性垫层,头放在上面更舒服,且托板9的前端插接有贯穿的止动杆10,止动杆10的前端设有拉块11,且拉块11与托板9的前端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2连接,底板1上设有水平向右的连板13,且连板13位于托板9的后侧。

连板13的前端设有多个与止动杆10对应的卡槽,底板1的上端后侧设有支撑杆14,且支撑杆14位于支撑板7和托板9之间,支撑杆14的下端套接有调节筒,且调节筒上设有伸缩调节旋钮,调节筒固定在底板1上,便于高度调节,支撑杆14的上端设有向前的连杆,且连杆的前端设有竖直向下的导向筒15,导向筒15内插接有伸缩杆16,且伸缩杆16的上端与导向筒15的内腔上端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7连接,伸缩杆16的下端设有水平向右的衡量杆18,且衡量杆18位于支撑板7的上方,衡量杆18的下端中部通过拉绳连接有拉环,便于下拉,支撑板7的左端下侧设有向内弯曲的圆弧形的折板,防止磨腿。

病人躺在底板1上,腿放在支撑板7上,挡板8上宽下细,这样就能适应不同粗细的腿,两个挡板8是左窄右宽,适合腿部的生长特点,这样才卡的更紧,保证了角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垂直度,更精确,同时,身高不同,腿的长度不同,可以通过转动转杆6,调节高度,防止脚撑在底板1上,造成腿部歪斜,带来测量误差,拉动把手,便可以移动滑块和支撑板7,适应不同高度的人,托板9可以托起人的头部,更舒服,拉出拉块11便可以调节倾角,向下拉衡量杆18,便可以目测人的直线度,因此,整体使用很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