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用臭氧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654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毒设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属于臭氧消毒设备的设计制造,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医院、宾馆等使用的床上用品,如被褥、枕芯、床垫、衣物等纺织品消毒的臭氧消毒机。



背景技术:

控制院内感染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医院病区内交叉感染常常因床上用品消毒不彻底而发生。

除医院外,宾馆等针对流动人员住宿的场所也需要对大量的纺织品清洗消毒。

长期以来,医院和宾馆对床、床垫、被褥、床单、枕芯的常规消毒方法用紫外线照射或高压蒸气消毒,这种方法只能达到浅表的消毒的作用,并不能彻底有效地杀灭潜于床垫子、被褥、床单、枕芯深层的病菌。随着消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臭氧消毒技术应用至床单位消毒中。但常规的床单位臭氧消毒机完成一次消毒的工作时间较长,对于消毒过程来说,要完成所有床位的消毒所耗费的总时长太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用臭氧消毒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一种用于医院、宾馆等针对流动人员住宿场所的床上用品等纺织品进行快速全面消毒的臭氧消毒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纺织品用臭氧消毒机,包括密封容器、臭氧发生器、三通电磁阀、解析系统、气泵和连接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容器并联设置多个,各密封容器均通过电磁阀开关与集合器连通;集合器一接口依次连接臭氧发生器、第一三通电磁阀、解析系统后通过排空气管与大气连通,集合器另一接口连接第二三通电磁阀后通过进气管道与大气连通;第一三通电磁阀与第二三通电磁阀之间有气泵分别连接余下接口。

所述密封容器并联设置两个,各密封容器有可开闭的密封门。

所述密封容器、臭氧发生器、三通电磁阀、解析系统、气泵、连接气管和集合器设置在一箱体内,箱体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及操作屏幕。

本实用新型消毒机使用时,根据需要消毒纺织品的数量将其放置在密封容器中,关闭未使用密封容器电磁阀开关,开启放置有纺织品密封容器的电磁阀开关,第一步,首先进行排气操作,开启第二三通电磁阀集合器与气泵通路,开启第一三通电磁阀气泵与解析系统通路,启动气泵排气;第二步,排气后,转换第一三通电磁阀开启气泵与臭氧发生器通路,转换第二三通电磁阀开启气泵与进气管道通路,打开臭氧发生器向密封容器输入臭氧;第三步,消毒完成后,重复第一步并打开解析系统排气至完成消毒排气操作,上述各操作步骤可通过程序化控制系统完成系统自动工作。

本实用新型有益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容器并联设置结构,能够满足不同数量纺织品的消毒要求,通过各管路开闭控制使系统以最小容量进行排气、供臭氧,实现了最小能耗,最高效率,在保证臭氧气体与被消毒纺织品的作用时间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了排气、解析时间,使总体消毒时间大大减少,节约了消毒时间。通过各管路控制和气泵和三通电磁阀的转换应用,在消毒完成后,气泵和解析系统共同作用,完成对臭氧的分解,杜绝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臭氧消毒机通过电磁阀、气泵、臭氧发生器、解析系统的协作,快速地完成一次消毒,省时,能耗低,其结构简洁,操作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密封容器,2是臭氧发生器,3是气泵,4是解析系统,5是第一三通电磁阀,6是第二三通电磁阀,7是集合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

如图1所示。纺织品用臭氧消毒机,包括密封容器1、臭氧发生器2、三通电磁阀、解析系统4、气泵3和连接气管,密封容器1并联设置多个,各密封容器1均通过电磁阀开关与集合器7连通;集合器7一接口依次连接臭氧发生器2、第一三通电磁阀5、解析系统4后通过排空气管与大气连通,集合器7另一接口连接第二三通电磁阀6后通过进气管道与大气连通;第一三通电磁阀5与第二三通电磁阀6之间有气泵3分别连接余下接口。

密封容器1并联设置两个,各密封容器1有可开闭的密封门。

密封容器1、臭氧发生器2、第一三通电磁阀5、第二三通电磁阀6、解析系统4、气泵3、连接气管和集合器7设置在一箱体内,箱体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及操作屏幕。

本实用新型消毒机使用时,根据需要消毒纺织品的数量将其放置在密封容器1中,关闭未使用密封容器1电磁阀开关,开启放置有纺织品密封容器1的电磁阀开关,第一步,首先进行排气操作,开启第二三通电磁阀6集合器7与气泵通路3,开启第一三通电磁阀5气泵3与解析系统4通路,启动气泵3排气;第二步,排气后,转换第一三通电磁阀5开启气泵3与臭氧发生器2通路,转换第二三通电磁阀5开启气泵3与进气管道通路,打开臭氧发生器2向密封容器1输入臭氧;第三步,消毒完成后,重复第一步并打开解析系统4排气至完成消毒排气操作,上述各操作步骤可通过程序化控制系统完成系统自动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