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0241发布日期:2018-06-30 01:2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弱视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



背景技术:

弱视(amblyopia):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弱视的患病率为2%-4%,为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弱视诊断时要参考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3-5岁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6岁及岁以上为0.7。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或更多,较差的一眼为弱视。如果幼儿视力不低于同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双眼视力相差不足2行,又未发现引起弱视的危险因素,则不宜诊断为弱视,可以列为观察对象。儿童视觉发育:儿童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为0-12岁,双眼视觉发育6-8岁成熟。

现有的治疗弱视的方法是遮盖法(occlusion):用眼罩遮盖优势眼,强迫弱视眼使用。遮盖法已有200余年历史,迄今仍为最为有效的治疗单眼弱视的方法。遮盖法可以清除由于刺激注视眼而造成的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用遮盖法治疗时,须密切观察被遮盖眼视力的变化,避免被遮盖眼发生遮盖性弱视。遮盖法治疗弱视,遮盖时间根据弱视程度可以选择4小时、6小时和全天遮盖。复诊时间根据患儿年龄确定,年龄越小,复诊间隔时间越短。1岁儿童复查间隔为1周,2岁儿童复查间隔为2周,4岁儿童复查间隔为1月。因为弱视治疗易反复,双眼视力平衡后,要逐步减少遮盖时间慢慢停止遮盖治疗,以使疗效巩固。

然而,因为家长以及孩子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不同,遮盖治疗依从性及可监控性较差,弱视患儿复诊不及时,往往导致视力无法及时有效提高,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通过将监测装置与眼罩相结合并一起固定在眼镜上,用于监测眼罩是否有效配戴,解决了现有的单纯的通过眼罩遮盖的方法由于因为家长以及孩子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不同造成的遮盖治疗依从性及可监控性较差、弱视患儿复诊不及时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视力及时有效提高,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罩,包括:覆盖在眼镜前镜框一侧的眼罩、与所述眼罩连接且与所述眼罩一起固定在眼镜上的监测装置;

所述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眼罩是否有效配戴,且包括测距模块、传感器、与所述测距模块和所述传感器通信连接的芯片。

优选地,

所述监测装置固定在眼镜侧支架上。

优选地,

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眼罩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

所述传感器为三轴传感器。

优选地,

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统计所述眼罩有效配戴时间的计时模块,其中计时模块与所述芯片通信连接。

优选地,

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用于上传监测信息的通信模块。

优选地,

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罩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的任意一项智能眼罩。

优选地,

所述智能眼罩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监测装置通信连接的智能手机。

优选地,

所述智能眼罩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智能手机通信连接的云端服务器,用于医生了解所述监测装置通过所述智能手机同步的监测信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通过将监测装置与眼罩相结合并一起固定在眼镜上,用于监测眼罩是否有效配戴,并将监测信息及时上传到手机并同步到云端服务器,使得医生通过云端服务器及时了解有关眼罩配戴的监测信息,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解决了现有的单纯的通过眼罩遮盖的方法由于因为家长以及孩子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不同造成的遮盖治疗依从性及可监控性较差、弱视患儿复诊不及时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视力及时有效提高,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眼罩,通过将眼罩与监测装置可拆卸连接,使得眼罩更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眼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眼罩的监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眼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通过将监测装置与眼罩相结合并一起固定在眼镜上,用于监测眼罩是否有效配戴,解决了现有的单纯的通过眼罩遮盖的方法由于因为家长以及孩子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文化程度和经济能力不同造成的遮盖治疗依从性及可监控性较差、弱视患儿复诊不及时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视力及时有效提高,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智能眼罩1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覆盖在眼镜前镜框3一侧的眼罩1、与眼罩1连接且与眼罩1一起固定在眼镜上的监测装置2;其中所述监测装置2用于监测眼罩1是否有效配戴,且包括测距模块21、传感器22、与测距模块21和传感器22通信连接的芯片,可以理解的是,测距模块21可以用来测量例如眼罩1与眼部的距离,传感器22可以用来测量眼罩1配戴的姿势,通过芯片对测距模块21和传感器22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判断是否为有效配戴,而传感器22和测距模块21为公知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而有效配戴可以理解为眼罩1有效遮盖住弱视眼。

监测装置2可以固定在眼镜侧支架4上,其中监测装置2可以做的很轻,减少眼镜的整体重力。

监测装置2与眼罩1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监测装置2在工作时是与眼罩1稳定连接的,必要时可以将监测装置2与眼罩1拆卸分离,实现眼罩1的及时清洗。

传感器22为三轴传感器22,三轴传感器22可以从X轴、Y轴、Z轴三个方向测量眼罩1的配戴姿势,从而判断眼罩1是否有效遮盖。

监测装置2还包括用于统计眼罩1有效配戴时间的计时模块,其中计时模块是与芯片通信连接。

监测装置2还包括用于上传监测信息的通信模块,其中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模块,也可以为WIFI无线通信模块,需要说明的是,监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测距模块21和传感器22的每个时刻测量结果、眼罩1在每个时刻是否有效配戴及有效配戴的时间。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罩1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的任意一项智能眼罩1。

智能眼罩1系统还包括与监测装置2通信连接的智能手机5,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通信模块(例如蓝牙模块)将监测装置2的监测信息上传到智能手机5相应的APP客户端上。

智能眼罩1系统还包括与智能手机5通信连接的云端服务器6,用于医生了解监测装置2通过智能手机5同步的监测信息。

上面是对一种智能眼罩1及智能眼罩1系统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一种智能眼罩1及智能眼罩1系统的应用进行说明,应用例包括:

在使用智能眼罩1进行弱视治疗时,测距模块21和传感器22分别测量眼罩1配戴的距离和姿势,通过芯片将测量结果与预置的有效配戴距离和姿势对比分析眼罩1是否为有效配戴,并通过计时模块统计有效配戴的时间,最后通过通信模块将监测信息发送至智能手机5相应的APP客户端,然后通过智能手机5通过到云端服务器6,使得医生可以从云端服务器6上及时了解眼罩1的有效配戴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实现了对弱视患儿眼罩1有效配戴的监管和及时复诊,使得弱视患儿视力及时有效提高,防止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眼罩及智能眼罩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