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段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7180发布日期:2018-06-28 01:36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子宫下段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宫下段止血带。



背景技术: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伴随剖宫产史等子宫手术比例增加,其中产后出血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

目前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有:子宫按摩,宫缩剂的应用,B-lynch缝合等。B-lynch缝合也是利用物理性方法将子宫勒紧,促进子宫收缩,取得一定效果,要求术者有一定的手术技巧,且不能做到均匀收缩。

但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导致子宫下段收缩欠佳从而引起的产后出血缝合比较困难,目前临床所采用的方式是采用环形缝扎术进行缝扎。但是,由于缝扎时采用的缝合线较细,收紧力有限,故对子宫下段的收紧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子宫下段止血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子宫下段收紧力大,收紧效果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子宫下段止血带包括:呈扁平状的带子本体;设置在带子本体上的弯针;设置在带子本体一端的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带子本体另一端的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连接,用于将所述带子本体的两端连接并锁紧。

其中,所述带子本体由可吸收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带子本体一端的扎扣;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带子本体另一端两侧的止退齿;其中,所述扎扣内壁设置与所述止退齿配合的齿槽。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带子本体一端两侧的止退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带子本体另一端的扎扣;其中,所述扎扣内壁设置与所述止退齿配合的齿槽。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带子本体一端的连接扣;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带子本体另一端的锥形带;其中,所述锥形带的末端可穿过所述连接扣后扎紧在锥形带上。

其中,所述弯针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子宫下段止血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端插入子宫下段后、另一端可以不断收紧,以便勒紧两侧子宫动静脉,且收紧后不会松脱,收紧效果好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子宫下段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子宫下段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子宫下段止血带的两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子宫下段止血带包括:呈扁平状的带子本体3;设置在带子本体3一端的第一连接件2;设置在带子本体3另一端的第二连接件4;设置在带子本体3上的一个弯针1,也可以采用两个弯针1、5;其中,第一连接件2与第二连接件4配合连接,用于将带子本体3的两端连接并锁紧。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子宫下段止血带,其带子本体3为扁平状的细长条形带子,由可吸收的生物材料制成,如采用现有技术的医学手术时采用的羊肠线、高分子化学合成线或纯天然胶原蛋白缝合线的材料制成。在带子本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通过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将带子本体3的两端连接在一起,并使连接后的带子本体3锁紧。为便于对子宫下段进行缝合,本实施例直接在带子本体3上设置弯针,弯针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比如图1所示,在第一连接件2的外侧设置弯针1,当然,也可以在第二连接件4的外侧设置弯针(图中未示出);此外,弯针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比如图2所示,在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4的外侧分别设置一个弯针1、5。其中,弯针为内部中空的缝针,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缝针的制造方式制作而成。设计时,带子本体3和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的宽度应满足可以将其从弯针内部穿过为准,以便将弯针与带子本体3和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2可以为设置在带子本体3一端的扎扣,扎扣可为中空的圆形或扁平矩形,第二连接件4为设置在带子本体3另一端两侧的止退齿(止退齿具有多个倒齿),且扎扣内壁设置与止退齿配合的齿槽。当将止退齿穿过扎扣时,止退齿的倒齿可以与齿槽适配并锁紧,从而将带子本体3收紧。采用连接件将带子本体3的两端收紧,可以防止带子本体3松开而不能对子宫下段均匀收紧,提高缝合效果。安装时,带子本体3和扎扣或止退齿从弯针内穿过,使得弯针位于扎扣或止退齿的外侧。

或者,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2可以为设置在带子本体3一端两侧的止退齿,第二连接件4为设置在带子本体3另一端的扎扣,且扎扣内壁设置与止退齿配合的齿槽。

或者,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2还可以为设置在带子本体3一端的连接扣,第二连接件4为设置在带子本体3另一端的锥形带,锥形带的末端可穿过连接扣后扎紧在锥形带上。安装时,带子本体3和连接扣或锥形带从弯针内穿过,使得弯针位于连接扣或锥形带的外侧。

为了在缝合术后不需再对止血带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采用与带子本体相同的材料制成,即,也由可吸收的生物材料制成,且该可吸收的生物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

下面,以本实用新型的止血带具有一个弯针为例对进行子宫下段的缝合术的过程进行描述。手术时,先使弯针从子宫后壁垂直入针,穿透子宫肌层,自前壁穿出,在子宫前壁进行蝶形缝合,从而加固前壁,再使弯针从子宫后壁穿出,将弯针去除,再调整止血带的松紧,最后将止血带两端收紧并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在子宫后壁收紧时,需确认宫颈口开放,以便于血液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子宫下段止血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端插入子宫下段后、另一端可以不断收紧,以便勒紧两侧子宫动静脉,且收紧后不会松脱,收紧效果好的优点。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