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臭氧对床垫进行消毒杀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9136阅读:1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臭氧对床垫进行消毒杀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臭氧对床垫进行消毒杀菌的装置。



背景技术:

床垫是为了使使用者获得健康而舒适的睡眠所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物品。

床垫的生产需要经过多道工艺加工,床垫在生产过程中与工人、设备、环境等发生多次接触,容易受到环境细菌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使床垫的清洁度较低,造成使用者在使用过程在的舒适度降低,甚至会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并且,对于医院、宾馆等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床垫使用周期较长的公共场所,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各类细菌、螨虫与霉菌在其表面与内部大量滋生。如果不对床垫进行有效消毒,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但是,现有的床垫消毒主要是用臭氧消毒设备,或用药水喷雾消毒。臭氧消毒设备是对物品所处空间的空气进行消毒,仅能对物品浅表面消毒,而对织品的内部及气流不能到达的部位没有消毒作用,对很多细菌不能有效杀灭,而且用药水喷雾消毒时容易二次污染床垫,最后还需要对药水进行处理,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床垫实施有效的消毒杀菌、除臭、除螨,且不会对床垫造成二次污染,操作简单高效的一种利用臭氧对床垫进行消毒杀菌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臭氧对床垫进行消毒杀菌的装置,包括一封闭结构的消毒腔室外罩、臭氧发生器总成和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腔室外罩左右相对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进垫口和出垫口;所述输送带上均布有透气孔,输送带连接进垫口和出垫口,并且输送带的两端延伸至进垫口和出垫口外侧;所述消毒腔室外罩内部底面上设有沿输送带设置的一密闭结构的臭氧罩,所述臭氧发生器总成设于臭氧罩内;所述臭氧罩底部一侧设有联通消毒腔室外罩外部的新风进管,所述臭氧发生器总成包括均布于臭氧罩内的多个臭氧发生器,每个臭氧发生器底部设有正面朝上的鼓风机,所述臭氧发生器的顶部设有两个臭氧出口,每个臭氧出口上设有一外接软管,外接软管的末端设有一漏斗状的导嘴;在每个臭氧发生器顶部的臭氧罩外侧设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柱,每根外接软管的导嘴朝上缠绕在一根支撑柱上,并通过固定环将导嘴于支撑柱固定;所述臭氧罩外侧顶部边缘位置固定有开口朝上且呈倒梯形的导气壁,所述导气壁底部与输送带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导气壁内壁上设有倾斜朝上的风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消毒腔室外罩内侧的进垫口位置设有监测床垫自进垫口进入消毒腔室外罩内的光电传感器,所述输送带底部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臭氧发生器总成的开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消毒腔室外罩内设有臭氧尾气处理器,所述臭氧尾气处理器的进气口设于其下部且位于消毒腔室外罩内部,臭氧尾气处理器的出气口设于其顶部且位于消毒腔室外罩外部,所述出气口上方设有轴流风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出气口与轴流风机之间还设有臭氧过滤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臭氧罩的左右两端分别距进垫口和出垫口的水平距离为20~30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床垫实施有效的消毒杀菌、除臭、除螨,臭氧发生器总成的臭氧出口均布于输送带底部,通过风扇向上吹,可加速臭氧渗透输送带及床垫内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实现对床垫内部的消毒杀菌,同时也能够对输送带进行消毒杀菌,不会由于输送带输送不同的床垫造成交叉感染,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及健康度,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利用臭氧对床垫进行消毒杀菌的装置,包括一封闭结构的消毒腔室外罩100、臭氧发生器总成12和输送带11,所述消毒腔室外罩100左右相对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所述输送带11上均布有透气孔,输送带11连接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并且输送带11的两端延伸至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外侧;所述消毒腔室外罩100 内部底面上设有沿输送带11设置的一密闭结构的臭氧罩13,所述臭氧发生器总成12设于臭氧罩13内;所述臭氧罩13底部一侧设有联通消毒腔室外罩100外部的新风进管132,所述臭氧发生器总成12包括均布于臭氧罩13 内的多个臭氧发生器121,每个臭氧发生器121底部设有正面朝上的鼓风机122,所述臭氧发生器121的顶部设有两个臭氧出口123,每个臭氧出口 123上设有一外接软管124,外接软管124的末端设有一漏斗状的导嘴126;在每个臭氧发生器121顶部的臭氧罩13外侧设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柱134,每根外接软管124的导嘴126朝上缠绕在一根支撑柱134上,并通过固定环127将导嘴126于支撑柱134固定;臭氧罩13外侧顶部边缘位置固定有开口朝上且呈倒梯形的导气壁131,所述导气壁131底部与输送带1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导气壁131内壁上设有倾斜朝上的风扇133。

本实用新型利用臭氧较高的活跃性,以及其能破坏分解细菌的细胞壁,很快地扩散透进细胞内,杀灭细菌的性能,使其对床垫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在使用时,将待消毒的床垫放置在进垫口101外侧的输送带11上,然后启动输送带11将床垫从进垫口101运送至消毒腔室外罩100内,并保持一直保持向前输送的状态。

床垫进入消毒腔室外罩100内,在向前的输送的过程中,臭氧发生器总成12通过将经由新风进管132进入的空气制造成臭氧,臭氧从导嘴126 排出,由于导嘴126均布于输送带11底部,导气壁131能够使臭氧聚集在输送带底部,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并且风扇133促进臭氧穿透输送带11并穿透床垫,能够实现为床垫表层及内部的消毒杀菌、除臭和除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利用臭氧消毒的不足。同时也能够对输送带11进行消毒杀菌,不会由于输送带11输送不同的床垫造成交叉感染,有利于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及健康度,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输送带11上放置的床垫根据输送带11的长度可以放置一个或间距放置多个。

其中,为了实现该装置的自动控制,避免能源的浪费或对床垫消毒不彻底,实现消毒腔室外罩100内有床垫进入后制造臭氧消毒杀菌,消毒腔室外罩100内无床垫,则无新的臭氧生成。所以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器15,所述消毒腔室外罩100内侧的进垫口101位置设有监测床垫自进垫口101 进入消毒腔室外罩100内的光电传感器151,所述输送带11底部设有重力传感器152,所述光电传感器151和重力传感器152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控制器15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控制器15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臭氧发生器总成 12的开关。当光电传感器151检测到有床垫自进垫口101进入消毒腔室外罩100内有,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5,控制器15启动臭氧发生器总成 12制造臭氧,对床垫进行杀菌消毒,当重力传感器152检测到输送带11 上无床垫后,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5,控制器15控制臭氧发生器总成 12关闭。所述控制器15为PLC控制器。

由于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所以在消毒腔室外罩100内设有臭氧尾气处理器144,所述臭氧尾气处理器144 的进气口141设于其下部且位于消毒腔室外罩100内部,臭氧尾气处理器144的出气口145设于其顶部且位于消毒腔室外罩100外部,所述出气口 145上方设有轴流风机143。当完成对所有床垫的杀菌消毒后,启动臭氧尾气处理器144,消除消毒腔室外罩100内的臭氧,并能够排放出消毒腔室外罩100。为了进一步对消毒腔室外罩100内的臭氧进行处理,所述出气口 145与轴流风机143之间还设有臭氧过滤器142。

臭氧罩13的左右两端分别距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的水平距离为 20~30cm,避免臭氧罩13距离进垫口101和出垫口102太近,使臭氧溢出消毒腔室外罩100,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及对人员的伤害。

由于臭氧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材料均采用耐腐蚀能力强的硅橡胶或耐酸橡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