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85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轮椅。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轮椅包括设有座部和背部的车身框架,在该车身框架前端部的下部设有前轮,在该车身框架后端部的两侧设有尺寸比上述前轮大的后轮。在该后轮的外侧设有直径比上述后轮的直径略小的手轮,以便就座于上述座部的使用者能手动旋转上述后轮。

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乘坐轮椅外出,由于目前轮椅为了方便折叠和不占用过多空间,所以轮子通常较窄,在路况不好时,例如路面为较软的泥土时,轮子容易陷入到泥土中,出现打滑无法脱困,严重时甚至造成轮椅翻倒的问题,而使用轮椅的通常为老人、伤者或者病人,当轮椅陷入泥土或者翻倒时,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而通过增加轮子的跨度虽然可以有效防止轮子陷入泥土,但是,在平路使用时,又会增加轮子阻力。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减小轮椅陷入泥土风险,又不影响轮椅行进阻力的轮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轮椅因轮子较窄而容易陷入泥土,难以脱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轮椅陷入泥土风险,又不影响轮椅行进阻力的轮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轮椅,包括轮椅架、与所述轮椅架连接并通过前轮轴连接的前轮、与所述轮椅架连接并通过后轮轴连接的后轮、与所述轮椅架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前轮前部的脚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脚架前端的踏板,所述轮椅架后部设置有背板,中部设置有座板,所述后轮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阻力环,所述第一阻力环为与所述后轮同心设置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阻力环背离所述后轮凸起,所述第一阻力环的直径小于所述后轮的直径。本申请的新型轮椅,在后轮上设置第一阻力环,第一阻力环直径小于后轮直径,第一阻力环并不会影响轮椅的正常使用,当轮椅进入柔软地面,后轮陷入泥土时,由于第一阻力环的存在,增大了轮椅与路面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的阻止轮椅的下陷,进而减小了轮椅陷入的风险;而且,由于第一阻力环的存在,在轮子陷入泥土后,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大,较传统轮椅而言,更易脱困;而在平路正常行进时,后轮触地面积和常规轮椅相同,进而也不会增大轮椅的行进阻力。

优选的,所述后轮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阻力环,所述第二阻力环为与所述后轮同心设置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阻力环背离所述后轮凸起,所述第二阻力环的直径小于所述后轮的直径。通过设置第二阻力环,进一步的增大本申请轮椅在若软或泥土路面行进时的抗陷入能力,并且,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本申请轮椅在陷入泥土后的脱困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力环和第二阻力环的外壁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绕所述后轮的中心轴线圆周均布。通过设置凸块,当轮椅的轮子陷入泥土后,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后轮与泥土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小后轮在泥土中打滑的风险,进而进一步的方便了轮椅从泥土中脱困,而且,通过设置凸块,用户的手的推动轮椅时,可以把扶两侧的凸块,方便施力,进一步的提高了陷入泥土时的脱困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力环和第二阻力环为一端较大而另一端较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第一阻力环和第二阻力环的小端设置在所述后轮上。当后轮部分陷入泥土时,第一阻力环和第二阻力环与泥土接触后,由于第一阻力环和第二阻力环为一端较大而另一端较小的喇叭状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轮子的进一步下陷。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力环和第二阻力环的凸起高度为所述后轮宽度的1/3-1/2。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力环与所述后轮之间连接有外壁为圆柱状的第一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阻力环与所述后轮之间连接有外壁为圆柱状的第二连接部。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有效的避免泥土卡在后轮与阻力环之间,即,在轮椅脱困后,方便后轮的清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阻力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后轮之间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阻力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后轮之间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在通常室内使用时,可以将阻力环拆下,在需要到室外时,再装上阻力环,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轮椅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后轮轴转动的电机,还设置有为所述电机供电的电池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池装置为能够反复充放电的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背板后方对应的轮椅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电池装置导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位于所述座板上方,并在竖直方向上覆盖所述座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支撑杆之间为回转连接,使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能够绕所述支撑杆的轴线转动。本申请设置电池装置,在轮椅陷入泥土后,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后轮,提高驱动力,进一步的方便轮椅的脱困,而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也方便电池的续航,而且还能对使用者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并在端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电池装置导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一方面是进一步的提高太阳能利用,进一步方便蓄电池的蓄电,同时,由于设置伸缩杆,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推轮椅的亲属遮阳挡雨,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前轮轴上设置有转向器,所述转向器的上部设置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顶部设置有方向盘;

优选的,所述轮椅架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电机启停的开关装置。

通过上述设置,方便轮椅的控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新型轮椅,在后轮上设置第一阻力环,第一阻力环直径小于后轮直径,第一阻力环并不会影响轮椅的正常使用,当轮椅进入柔软地面,后轮陷入泥土时,由于第一阻力环的存在,增大了轮椅与路面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的阻止轮椅的下陷,进而减小了轮椅陷入的风险;而且,由于第一阻力环的存在,在轮子陷入泥土后,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大,较传统轮椅而言,更易脱困;而在平路正常行进时,后轮触地面积和常规轮椅相同,进而也不会增大轮椅的行进阻力。

优选的,所述后轮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阻力环,所述第二阻力环为与所述后轮同心设置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阻力环背离所述后轮凸起,所述第二阻力环的直径小于所述后轮的直径。通过设置第二凸起,进一步的增大本申请轮椅在若软或泥土路面行进时的抗陷入能力,并且,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本申请轮椅在陷入泥土后的脱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中:1、轮椅架;2、前轮;3、后轮;4、座板;5、脚架;6、踏板;7、背板;8、第一阻力环;9、第二阻力环;10、凸块;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电机;14、电池装置;15、支撑杆;16、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7、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8、转向器;19、方向盘;20、开关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

一种新型轮椅,包括轮椅架1、与所述轮椅架1连接并通过前轮2轴连接的前轮2、与所述轮椅架1连接并通过后轮3轴连接的后轮3、与所述轮椅架1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前轮2前部的脚架5以及设置在所述脚架5前端的踏板6,所述轮椅架1后部设置有背板7,中部设置有座板4,所述后轮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阻力环8,所述第一阻力环8为与所述后轮3同心设置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阻力环8背离所述后轮3凸起,所述第一阻力环8的直径小于所述后轮3的直径。本申请的新型轮椅,在后轮3上设置第一阻力环8,第一阻力环8直径小于后轮3直径,第一阻力环8并不会影响轮椅的正常使用,当轮椅进入柔软地面,后轮3陷入泥土时,由于第一阻力环8的存在,增大了轮椅与路面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的阻止轮椅的下陷,进而减小了轮椅陷入的风险;而且,由于第一阻力环8的存在,在轮子陷入泥土后,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大,较传统轮椅而言,更易脱困;而在平路正常行进时,后轮3触地面积和常规轮椅相同,进而也不会增大轮椅的行进阻力。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后轮3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阻力环9,所述第二阻力环9为与所述后轮3同心设置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阻力环9背离所述后轮3凸起,所述第二阻力环9的直径小于所述后轮3的直径。通过设置第二阻力环9,进一步的增大本申请轮椅在若软或泥土路面行进时的抗陷入能力,并且,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本申请轮椅在陷入泥土后的脱困能力。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阻力环8和第二阻力环9的外壁设置有若干凸块10,所述凸块10绕所述后轮3的中心轴线圆周均布。通过设置凸块10,当轮椅的轮子陷入泥土后,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后轮3与泥土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减小后轮3在泥土中打滑的风险,进而进一步的方便了轮椅从泥土中脱困,而且,通过设置凸块10,用户的手的推动轮椅时,可以把扶两侧的凸块10,方便施力,进一步的提高了陷入泥土时的脱困能力。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阻力环8和第二阻力环9为一端较大而另一端较小的喇叭状结构,所述第一阻力环8和第二阻力环9的小端设置在所述后轮3上。当后轮3部分陷入泥土时,第一阻力环8和第二阻力环9与泥土接触后,由于第一阻力环8和第二阻力环9为一端较大而另一端较小的喇叭状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轮子的进一步下陷。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阻力环8和第二阻力环9的凸起高度为所述后轮3宽度的1/3-1/2。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阻力环8与所述后轮3之间连接有外壁为圆柱状的第一连接部11。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阻力环9与所述后轮3之间连接有外壁为圆柱状的第二连接部12。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能够有效的避免泥土卡在后轮3与阻力环之间,即,在轮椅脱困后,方便后轮3的清洗。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一阻力环8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后轮3之间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与所述第二阻力环9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与所述后轮3之间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在通常室内使用时,可以将阻力环拆下,在需要到室外时,再装上阻力环,提高本申请的适用性。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轮椅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后轮3轴转动的电机13,还设置有为所述电机13供电的电池装置14。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池装置14为能够反复充放电的蓄电池。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背板7后方对应的轮椅架1上还设置有支撑杆15,在所述支撑杆15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6,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6与所述电池装置14导电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6位于所述座板4上方,并在竖直方向上覆盖所述座板4。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6与所述支撑杆15之间为回转连接,使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6能够绕所述支撑杆15的轴线转动。本申请设置电池装置14,在轮椅陷入泥土后,可以通过电机13驱动后轮3,提高驱动力,进一步的方便轮椅的脱困,而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也方便电池的续航,而且还能对使用者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15穿过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16,并在端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7,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7与所述电池装置14导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一方面是进一步的提高太阳能利用,进一步方便蓄电池的蓄电,同时,由于设置伸缩杆,使第二太阳能电池板17可以为推轮椅的亲属遮阳挡雨,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的适用性。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轮2轴上设置有转向器18,所述转向器18的上部设置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顶部设置有方向盘19;

优选的,所述轮椅架1上还设置有控制所述电机13启停的开关装置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