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3301发布日期:2018-06-22 21:2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护理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抽吸肺泡内痰液的吸痰管。



背景技术:

肺泡是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如果肺泡被大量的痰液堵塞将会直接影响机体的换气功能,导致缺氧,甚至病人的临床转归。当肺泡被大量的痰液堵塞,最有效的救治办法就是用吸痰管将肺泡中的痰液吸出,其中,吸痰管的结构将直接影响吸痰效果。

目前,常用的一次性的吸痰管直径为3~5mm,但是与肺泡管直接相连接的终末细支气管的直径小于1mm,所以常规的吸痰管只能吸出大气道内的痰液,连小气道(直径小于2mm)都无法进入,所以根本不可能到达肺泡管。此外,常用的一次性的吸痰管只有一个头,而左、右气管在细支气管级已有很多的分支,吸痰管一次只能随机地进入到一个支气管内吸痰,其他大量的支气管内的痰液均不能被吸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肺泡吸痰管,解决现有的吸痰管不能深入到肺泡甚至小气道内抽吸痰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肺泡吸痰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为插入端,管体的另一端连接负压接头,管体靠近负压接头的一端设置调压器,靠近插入端的管体上设置侧孔,管体的插入端连接至少一根细支管,细支管与管体连通,细支管的外直径为0.4~0.8mm,细支管的末端呈半球面状,且细支管的半球面上设置一个开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细支管的外直径为0.5mm,细支管的长度为30~50mm,管体的外直径为3~5mm。

进一步的是:所述侧孔为六个,且六个侧孔沿管体呈螺旋状布置,六个侧孔绕管体至少一圈。

进一步的是:所述调压器的过气通道内设置过滤膜。

具体地,所述管体的插入端连接六根细支管,其中管体插入端的中心处连接一根细支管,其他五根细支管长度相等且沿中心处的细支管周围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是:肺泡吸痰管还包括套管,所述管体和细支管均位于套管内,各根细支管合在一起的直径和管体的外直径一致;套管上设置侧孔,管体和套管可相对滑动,且套管和管体在任意错位情形下,套管的侧孔和管体的侧孔错位均可形成至少一个通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体的长度为40~50cm,套管的长度不超过管体的长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体的外侧设置长度刻度,长度刻度的起始位置为细支管的末端;套管外侧设置长度刻度,长度刻度的起始位置为靠近管体的插入端一端。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体和细支管均为PVC软管,管体和套管的长度均为4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肺泡吸痰管的细支管的外直径为0.4~0.8mm,可插入小气道甚至肺泡进行吸痰。并且,肺泡吸痰管的细支管至少一根,即细支管可为多根,可同时对多个小气道和肺泡进行吸痰,保证吸痰效率。肺泡吸痰管的管体上设置侧孔,也可同时对大气道进行吸痰。

管体和细支管外侧设置套管,在插入吸痰管时,套管的插入端位于细支管外侧,避免细支管在插入过程中变形弯曲,插入一定深度后,套管相对固定并进一步插入管体,保证细支管准确地插入到目标位置进行吸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肺泡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管体1、负压接头2、调压器3、细支管4、开孔5、过滤膜6、套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肺泡吸痰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下端为插入端,管体1的上端连接负压接头2,负压接头外侧设置防滑槽。管体1靠近负压接头2的一端设置调压器3,调压器3用于快速调节管体1内的气压。管体1的下段还设置侧孔,图1中未画出侧孔,侧孔用于吸痰。为了保证侧孔的吸痰效果,侧孔沿管体1呈螺旋状布置,且侧孔绕管体1至少一圈。例如,管体1上设置六个侧孔。

管体1的下端连接至少一根细支管4,细支管4与管体1连通,保证负压的传递和细支管4抽吸的痰液通过管体1排出。细支管4的外直径为0.4~0.8mm,例如细支管4的外直径为0.5mm,该外直径的细支管4,既可保证细支管4能插入至小气道甚至肺泡,又能保证细支管4的内径相对尽量大,保证细支管4的厚度和硬度。细支管4的末端呈半球面状,避免刺伤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考虑到细支管4的直径,细支管4的半球面上仅设置一个开孔5。细支管4的长度为30~50mm,细支管4优选的长度为40mm。细支管4至少一根,细支管4的数量根据管体1的下端的容纳量确定。管体1的外直径为3~5mm,基于尺寸的考虑,例如管体1的下端连接六根细支管4,其中管体1插入端的中心处连接一根细支管4,其他五根细支管4长度相等且沿中心处的细支管4周围均匀分布。其中图1仅表示三根细支管4。管体1和细支管4的材质均为PVC软管。

调压器3过气通道内设置过滤膜6,可以对进入管体1内的气体进行过滤,降低感染风险。过滤膜6优选可以过滤细菌的过滤膜。

为了避免细支管4在插入过程中变形弯曲,肺泡吸痰管还包括套管7,管体1和细支管4均位于套管7内,各根细支管4合在一起的直径和管体1的外直径一致,套管7的长度不超过管体1的长度。插入吸痰管时,套管7位于细支管4的外侧,避免细支管4弯曲、弯折。管体1插入到位后,套管7相对固定并进一步插入管体1,细支管4准确地插入小气道甚至肺泡进行吸痰。

由于套管7套设于管体1和细支管4的外侧,所以套管7上设置侧孔,管体1和套管7可相对滑动,且无论套管7和管体1在任意错位情形下,套管7的侧孔和管体1的侧孔错位都可形成至少一个通孔。

管体1的长度为40~50cm,管体1的外侧设置长度刻度,长度刻度的起始位置为细支管4的末端,便于直观地查看插入深度。套管7外侧设置长度刻度,长度刻度的起始位置为靠近管体1的下端一端。套管7的长度不超过管体1的长度,保证细支管4可以充分暴露,例如管体1和套管7的长度均为45c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