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3832发布日期:2018-07-10 21:2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泛应用各种品系的小鼠进行药物毒性、药物效果的临床前实验,以及肿瘤转移模型的构建。其中,经小鼠尾静脉注射药物、细胞,或采集血样,是各种小鼠实验中较为常用且重要的手段。操作过程中,若小鼠固定不牢靠,会剧烈挣扎甚至咬伤实验人员;若固定过紧,则经常不慎勒死小鼠,进而导致注射失败。目前的小鼠固定装置,往往零部件较多,装搭繁琐;且因小鼠挣扎,将其置于装置内较困难,置于装置内后往往活动度仍很大;此外,装置自身无法较好固定于操作台。这些不足之处使小鼠固定不佳,都影响了小鼠尾静脉的操作。在注射过程中,常温状态下小鼠尾静脉多纤细,入针困难,影响尾静脉注射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固定装置,其包括套管、设于套管前端的前盖和设于套管后端的后盖;前盖上设有头孔;后盖上设有尾孔;套管的筒身设有多个气孔;套管内设有弹性圈套;弹性圈套连接有延伸至套管外的拉绳;套管的内壁设有垫层;套管的外壁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固定部件。

较佳地,套管的外壁上连接有热水袋。

较佳地,前盖为圆台形。

较佳地,固定部件为吸盘。

较佳地,前盖和套管为一体成型。

较佳地,后盖与套管为过盈配合;或者后盖与套管为螺纹连接。

较佳地,垫层的材料为翻毛布料。

较佳地,套管的内径为2.5-3.5c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装置无需复杂装搭,操作十分简单方便,通过圈套部件可以轻松将小鼠置于固定装置套管内,且套管内壁粘贴翻毛防滑加厚布料,使小鼠在套管内的活动进一步受限;而且装置配有橡胶吸盘,可使装置整体较好地固定于操作台面。此外,本装置还配有小热水袋,可以热敷小鼠尾静脉,使静脉扩张,利于进针注射、采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固定装置,其包括套管10、设于套管10前端的前盖20和设于套管10后端的后盖30。前盖20为圆台形;前盖20上设有头孔21。后盖30上设有尾孔31。

前盖20和套管10可以为一体成型;这样,制造方便。后盖30与套管1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多种,可以为过盈配合;或者为螺纹连接。这样,后盖与套管之间既便于开启,又便于闭合。

套管10的筒身设有多个气孔11;套管10内设有弹性圈套40。弹性圈套40连接有延伸至套管外的拉绳41。弹性圈套为可松紧弹性圈套。弹性圈套将小鼠套住,拉绳往外拉,这样,便于小鼠进入套管内。

套管10的内壁设有垫层50。垫层50的材料为翻毛布料。套管10的内径为2.5-3.5cm。

套管10的外壁上还设有至少两个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可以为多种形式,较佳地,固定部件为吸盘60。吸盘的材料可以为橡胶。通过吸盘,可以将本装置固定于操作台。

套管10的外壁上连接有热水袋70。本装置配备的小热水袋,可以热敷小鼠尾静脉,使静脉扩张,利于进针注射、采血。

使用时,通过圈套部件可以轻松将小鼠套于套管内,而套管内壁设置的翻毛防滑加厚布料,使小鼠在套管内的活动进一步受限。这样,使得对小鼠固定牢靠。另外,本装置配备的橡胶吸盘,可使装置整体较好地固定于操作台面。

使用时,热水袋可以热敷小鼠尾静脉,使静脉扩张,利于进针注射、采血。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无需复杂装搭,操作十分简单方便,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点,此外,其还具有对小鼠固定牢靠、对小鼠尾静脉注射成功率高的优点。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