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9600发布日期:2018-07-20 17:5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护理床。



背景技术:

儿科护理是医疗护理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主要护理的对象为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患者护理需求的差异较大,既包括不具备独立行动能力的患者也包括可以独立行动的患者,因此在护理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护理需要区别对待,进行护理时的防护措施也不相同,同时儿科的患者较多,对床位的需求较大,经常出现床位短缺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科护理床,以方便儿科护理,缓解床位不足的情况,便于对防护栏的高度进行调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护理床,包括床体及防护栏;

所述床体包括床板、床腿、床头及床尾,所述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所述第二床板的一端通过轨道套装于所述第一床板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床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床板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床头及所述床尾均由伸缩板组成,且所述床头的两端及所述床尾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床板及所述第二床板固接;

所述防护栏铰接于所述床板的两侧,所述防护栏包括第一防护栏及第二防护栏,所述第二防护栏套装于所述第一防护栏内,所述第一防护栏与所述第二防护栏之间设有调节装置;

所述床头与所述第一防护栏、所述床尾与所述第一防护栏、所述床腿与所述第一防护栏之间均设有连接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床板上设有隐藏式桌体,所述隐藏式桌体包括桌面及桌腿,所述桌面为伸缩板,所述桌面与所述桌腿固接,所述桌腿分别与所述第一床板及所述第二床板铰接,且所述第一床板及所述第二床板上设有与所述桌面及所述桌腿相配合的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床腿的底部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床板及所述第二床板上均设有用以固定儿科患者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弹性松紧带,所述弹性松紧带对应设置于儿科患者的四肢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限位板、限位孔、连接杆及按压钮,所述限位板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护栏的内部,所述第一防护栏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板相配合的所述限位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限位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按压钮固接,所述按压钮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防护栏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栏上设有可供所述按压钮活动的滑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销及销孔,所述连接销设于所述床头、所述床尾及所述床腿上,所述销孔设于所述防护栏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护栏与所述第二防护栏之间设有导向轮。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儿科护理床,包括床体及防护栏;床体包括床板、床腿、床头及床尾,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第二床板的一端通过轨道套装于第一床板的内部且与第一床板滑动连接,第一床板上设有紧固螺栓,床头及床尾均由伸缩板组成,且床头的两端及床尾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固接;防护栏铰接于床板的两侧,防护栏包括第一防护栏及第二防护栏,第二防护栏套装于第一防护栏内,第一防护栏与第二防护栏之间设有调节装置;床头与第一防护栏、床尾与第一防护栏、床腿与第一防护栏之间均设有连接件;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床体可以起到支承及连接的作用,利用防护栏可以与床体配合工作将儿科患者围绕于其中从而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儿科患者掉落到床下,利用第一床板与第二床板的配合工作可以根据需要对床体的宽度进行调整,在床位不足时可以起到应急作用,利用第一床板上的紧固螺栓可以对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整体装置的宽度进行固定,利用床头及床尾由伸缩板组成的设置可以在对床板的宽度进行调节时使床头及床尾也随之调节,不影响整体装置功能的实现,利用防护栏与床板铰接的设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对防护栏进行翻折,在需要使用防护栏时可以将防护栏翻折上去进行使用,在不需要使用防护栏时可以将防护栏翻折下来进行使用,利用第一防护栏及第二防护栏的设置可以对防护栏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儿科患者的防护需要,利用调节装置可以便于对第一防护栏与第二防护栏的高度进行调节及固定,便于使用,利用床头与第一防护栏、床尾与第一防护栏、床腿与第一防护栏之间设置的连接件可以在第一防护栏翻折上去及放着下去时对防护栏进行固定,防止防护栏不固定而对其他工作产生影响,增加整体装置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床板上设有隐藏式桌体,隐藏式桌体包括桌面及桌腿,桌面为伸缩板,桌面与桌腿固接,桌腿分别与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铰接,且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上设有与桌面及桌腿相配合的凹槽;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隐藏式桌体可以在需要时将桌体翻折出来给儿科患者作为餐桌或玩具桌使用,在不需要时将桌体翻折下去隐藏起来防止桌体对儿科患者的回复产生影响,桌面与桌腿固接,桌腿分别与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铰接的设置便于对桌体进行翻折,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上设有与桌面及桌腿相配合的凹槽便于对桌体进行隐藏,增加了便利性及功能性。

本实用新型中,床腿的底部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带刹车的万向轮可以便于对整体装置进行移动及移动后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床板及第二床板上均设有用以固定儿科患者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弹性松紧带,弹性松紧带对应设置于儿科患者的四肢位置;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弹性松紧带可以对儿科患者的四肢进行固定的同时增加舒适性,减小输液或其他治疗过程中儿科患者的动作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装置包括限位板、限位孔、连接杆及按压钮,限位板通过弹簧连接于第二防护栏的内部,第一防护栏上开设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孔,连接杆与限位板、连接杆与按压钮固接,按压钮通过弹簧与第一防护栏连接,第一防护栏上设有可供按压钮活动的滑道;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限位板与限位孔的配合工作可以将第二防护栏与第一防护栏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防护栏的整体高度进行固定,利用连接杆与限位板、连接杆与按压钮固接的设置可以实现通过按压钮对限位板进行控制的效果,便于对防护栏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利用第一防护栏上设置的可供按压钮活动的滑道可以在对第二防护栏拉伸时使按压钮随第二防护栏的运动而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包括连接销及销孔,连接销设于床头、床尾及床腿上,销孔设于防护栏上;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连接销及销孔的配合实现了对防护栏进行固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护栏与第二防护栏之间设有导向轮;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设置在第一防护栏与第二防护栏之间的导向轮可以便于将第二防护栏从第一防护栏中顺畅的拉伸出来,增加了整体装置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方便儿科护理,缓解床位不足的情况,便于对防护栏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栏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栏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床体,11、床板,111、第一床板,112、第二床板,113、紧固螺栓113,12、床腿,13、床头,14、床尾,15、连接件,2、防护栏,21、第一防护栏,22、第二防护栏,23、调节装置,231、限位板,232、限位孔,233、连接杆,234、按压钮,3、隐藏式桌体,4、万向轮,5、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一种儿科护理床,包括床体1及防护栏2;利用床体1可以起到支承及连接的作用,利用防护栏2可以与床体1配合工作将儿科患者围绕于其中从而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儿科患者掉落到床下,床体1包括床板11、床腿12、床头13及床尾14,床板11包括第一床板111及第二床板112,第二床板112的一端通过轨道套装于第一床板111的内部且与第一床板111滑动连接,利用第一床板111与第二床板112的配合工作可以根据需要对床体1的宽度进行调整,在床位不足时可以起到应急作用,第一床板111上设有紧固螺栓113,利用第一床板111上的紧固螺栓113可以对第一床板111及第二床板11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整体装置的宽度进行固定,床头13及床尾14均由伸缩板组成,且床头13的两端及床尾14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床板111及第二床板112固接;利用床头13及床尾14由伸缩板组成的设置可以在对床板的宽度进行调节时使床头13及床尾14也随之调节,不影响整体装置功能的实现,防护栏铰接于床板11的两侧,利用防护栏2与床板11铰接的设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对防护栏2进行翻折,在需要使用防护栏2时可以将防护栏2翻折上去进行使用,在不需要使用防护栏2时可以将防护栏2翻折下来进行使用,防护栏2包括第一防护栏21及第二防护栏22,第二防护栏22套装于第一防护栏21内,利用第一防护栏21及第二防护栏22的设置可以对防护栏2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适应不同儿科患者的防护需要,第一防护栏21与第二防护栏22之间设有调节装置23;利用调节装置23可以便于对第一防护栏21与第二防护栏22的高度进行调节及固定,便于使用,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3包括限位板231、限位孔232、连接杆233及按压钮234,限位板231通过弹簧连接于第二防护栏22的内部,第一防护栏21上开设有与限位板231相配合的限位孔232,连接杆233与限位板231、连接杆233与按压钮234固接,按压钮234通过弹簧与第一防护栏21连接,第一防护栏21上设有可供按压钮234活动的滑道,利用限位板231与限位孔232的配合工作可以将第二防护栏22与第一防护栏2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对防护栏2的整体高度进行固定,利用连接杆233与限位板231、连接杆233与按压钮234固接的设置可以实现通过按压钮234对限位板231进行控制的效果,便于对防护栏2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利用第一防护栏21上设置的可供按压钮234活动的滑道可以在对第二防护栏22拉伸时使按压钮234随第二防护栏22的运动而运动;床头13与第一防护栏21、床尾14与第一防护栏21、床腿12与第一防护栏21之间均设有连接件15,利用床头13与第一防护栏21、床尾14与第一防护栏21、床腿12与第一防护栏21之间设置的连接件15可以在第一防护栏21翻折上去及放着下去时对防护栏进行固定,防止防护栏不固定而对其他工作产生影响,增加整体装置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5包括连接销及销孔,连接销设于床头13、床尾14及床腿12上,销孔设于防护栏上,利用连接销及销孔的配合实现了对防护栏进行固定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床板上设有隐藏式桌体3,隐藏式桌体3包括桌面及桌腿,桌面为伸缩板,桌面与桌腿固接,桌腿分别与第一床板111及第二床板112铰接,且第一床板111及第二床板112上设有与桌面及桌腿相配合的凹槽,利用隐藏式桌体3可以在需要时将桌体翻折出来给儿科患者作为餐桌或玩具桌使用,在不需要时将桌体翻折下去隐藏起来防止桌体对儿科患者的回复产生影响,桌面与桌腿固接,桌腿与床板铰接的设置便于对桌体进行翻折,床板上设有与桌面及桌腿相配合的凹槽便于对桌体进行隐藏,增加了便利性及功能性。

本实施例中床腿12的底部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4,利用带刹车的万向轮4可以便于对整体装置进行移动及移动后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床板111及第二床板112上均设有用以固定儿科患者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弹性松紧带,弹性松紧带对应设置于儿科患者的四肢位置,利用弹性松紧带可以对儿科患者的四肢进行固定的同时增加舒适性,减小输液或其他治疗过程中儿科患者的动作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栏21与第二防护栏22之间设有导向轮5,利用设置在第一防护栏21与第二防护栏22之间的导向轮5可以便于将第二防护栏22从第一防护栏21中顺畅的拉伸出来,增加了整体装置的灵活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