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139发布日期:2018-09-01 02:5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涉及一种吸引器,特别是一种带刮匙的吸引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做淋巴结核肿块手术或各类需要使用刮匙剥离的脓肿等手术时,手术台上均需要主刀医生拿着各种型号的刮匙去剥离病理组织,而剥离下来的脓肿组织如果不及时清理出手术视野的话,会影响主刀医生的操作,这时第一助手就会拿着吸引器去吸引剥离下来的组织,此时需要两人的密切配合,配合稍有生疏则也会影响手术的进程,如果再需要拉钩和其他手术操作时,则需要第二助手和第三助手上台帮忙,这样一来手术台上人员过多,会使得手术台上拥挤影响手术操作和护理配合,二来会浪费医护人员的人力,其次手术室的人员过多也会增加患者的感染几率,最后吸引到吸引瓶中的组织,如需做病理化验,则需要术后从吸引瓶中过滤出病理组织,增加工作量及院内感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引器,该吸引器可大大的方便医生的操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引器,包括顺次连接的刮匙和第一吸引瓶,所述第一吸引瓶上设有标本存储装置,所述标本存储装置上设有取标本口,所述取标本口上可拆卸的连接有盖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匙与所述第一吸引瓶通过第一吸引管连接,所述取标本口与所述第一吸引管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引管上设有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吸引器的开关和/或吸力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匙包括刮口和空心套管,所述空心套管与第一吸引管连接,所述第一吸引管与所述空心套管部分重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匙与所述第一吸引管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标本口设置在所述标本存储装置的侧壁,并邻近所述标本存储装置的底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本存储装置上标示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吸引瓶中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刮匙的一侧为所述标本存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引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吸引瓶连接的第二吸引瓶,所述第二吸引瓶位于所述第一吸引瓶的下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吸引瓶与所述第一吸引瓶通过第二吸引管连接,所述第二吸引管位于所述第一吸引瓶的侧壁,并邻近所述第一吸引瓶的底部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吸引器包括顺次连接的刮匙和第一吸引瓶,由此,主刀医生自行即可完成剥离和吸引的操作,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也可减少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同时,由于标本存储装置上设有取标本口,取标本口上可拆卸的连接有盖子,从而可方便的从取标本口中取出多余标本、观察标本性质及送检快速病理,如此可以减少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引器的第一种刮匙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引器的第二种刮匙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引器的第三种刮匙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d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引器的第四种刮匙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引器的部分第一吸引管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引器的第一吸引瓶、部分第一吸引管、部分第二吸管的示意性结构图;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以吸引器正常使用的状态为参考。这些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包括但不限于“上”“下”,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请参见图1a、图1b、图1c、图1d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吸引器,包括顺次连接的刮匙20和第一吸引瓶22。

刮匙20用于剥离脓肿等病理组织,而第一吸引瓶22可在未示出的负压装置的作用下吸引剥离下来的组织,从而主刀医生自行即可完成剥离和吸引的操作,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也可减少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

本实施方式中,刮匙20为金属刮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它材质的刮匙20亦可。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第一吸引瓶22上设有标本存储装置26,标本存储装置26上设有取标本口28,取标本口28上可拆卸的连接有盖子30。

从而,医生在手术中可方便的打开盖子30,并从取标本口28中取出标本。例如,术中若标本过多,标本存储装置26已装不下时,可将盖子30打开方便快捷的取出标本存储装置26内的标本,盖上盖子30继续使用。再比如,术中医生有时会需要观察取下的病理组织的性质,也可从打开的盖子30 迅速快捷的取出病理组织,使得医生能够在手术台上辨别病理组织的性质。另外,若要送快速病理检查,此时也可打开盖子30从标本存储装置26内取出的标本中选取一块,及时送至病理科检验。除此之外,普通的吸引器在手术中会误将需要做化验的病理组织吸入吸引瓶内,从而导致在手术结束后,需要把吸引瓶内的所有液体倒出过滤后,才能取出病理组织,此过程增加了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几率,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标本存储装置后,病理组织只会被吸引至标本存储装置26内,打开盖子30即可取出病理组织,大大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几率。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刮匙20与第一吸引瓶22通过第一吸引管32连接,取标本口28与第一吸引管3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由此,取标本口28和第一吸引管32各司其职,各不干涉,方便医生的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管32为金属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它材质的第一吸引管32亦可。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第一吸引管32上设有调节装置36,用于调节吸引器的开关和/或吸力大小。具体的,调节装置36可以打开或关闭吸引器,按下调节装置36,吸引通道连通,可进行吸引操作,松开后停止吸引;调节装置36还可以调节吸引器的吸力大小,从而在方便医生的不同的手术情况下调节不同的吸力大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调节装置36仅可以打开或关闭吸引器,或者仅可以调节吸力的大小亦可,凡采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方案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刮匙20包括刮口38和空心套管60,空心套管60 与第一吸引管32连接,第一吸引管32与空心套管60部分重叠。使得第一吸引管32与空心套管60的衔接更好,可方便吸引剥离下来的组织。

本实施方式具体的,第一吸引管32部分插入空心套管60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空心套管60部分插入第一吸引管32亦可。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刮匙20与第一吸引管32可拆卸的连接。

由此,不同大小规格、不同形状的刮匙20均可与第一吸引管32连接,如图1a、图1b、图1c、图1d分别示出了小刮匙20a、大刮匙20b、右弯刮匙20c、左弯刮匙20d,这些不同的刮匙20均可拆卸的与第一吸引管32连接,从而方便医生在不同的手术情况下在手术台上即可随意拆卸更换,方便快捷;而且在不需要刮匙20时,可将刮匙20取下,当作普通的不带刮匙的吸引器使用,可谓一机多用,十分方便。

本实施方式具体的,刮匙20的空心套管60与第一吸引管32可拆卸的连接。更具体的,空心套管60和第一吸引管32通过螺纹连接,空心套管60 尾部内侧设有内螺纹口80,第一吸引管32前端外侧设有外螺纹口82。由此,刮匙20的空心套管60套接在第一吸引管32上后,再者再通过螺纹可相对固定,从而方便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除了螺纹方式的可拆卸连接外,其它如卡扣等可拆卸的方式亦可,凡采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方案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取标本口28设置在标本存储装置26的侧壁88,并邻近标本存储装置26的底部90设置。由于标本在重力作用下会沉积在标本存储装置26的底部90,取标本口28设置在侧壁88邻近底部90的位置,无论标本多少均可更方便的从取标本口28取出标本,方便医生的使用。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标本存储装置26上标示有刻度线86。

术中医生有时会需要观察标本的量,由于标本存储装置26上标示有刻度线86,医生可随时通过标本存储装置26上的刻度线86观察病理组织的量,大大的方便医生的判断。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第一吸引瓶22中设有过滤网62,过滤网62靠近刮匙20的一侧为标本存储装置26。即标本存储装置26为第一吸引瓶22的一部分,无需设置单独的过滤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瓶22为长方体(长约为5cm、宽约为5cm、高约为8cm),过滤网62在第一吸引瓶22宽度上靠近刮匙20一侧的大约2/3处纵长延伸,且过滤网62在第一吸引瓶22的整个高度上延伸,过滤网62可使剥离下来的标本组织过滤后留在第一吸引瓶22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第一吸引瓶22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体,其它任何形状的第一吸引瓶22亦可。过滤网62的位置也不限于第一吸引瓶22 靠近刮匙20一侧的2/3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将过滤网62设置在第一吸引瓶22合适的位置上。

由于剥离下来的组织除了固体外,难免还有血液、体液等液体,而且液体的量还不少,为了收集存放液体,本实施方式优选的,吸引器还包括与第一吸引瓶22连接的第二吸引瓶(未示出),第二吸引瓶位于第一吸引瓶22 的下游。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吸引瓶位于第一吸引瓶22的下游并不意味着第二吸引瓶在高度上位于第一吸引瓶22的下方,只要液体组织可以从第一吸引瓶 22流至第二吸引瓶,则第二吸引瓶就位于第一吸引瓶22的下游。

由此,剥离下来的固体标本存储在第一吸引瓶22的标本存储装置26中,而液体标本则存储在第二吸引瓶中。分区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本实施方式优选的,第二吸引瓶与第一吸引瓶22通过第二吸引管66连接,第二吸引管66设置在第一吸引瓶22的侧壁88,并邻近第一吸引瓶22 的底部90设置。液体标本的运动路线请参见第一吸引管32、第一吸引瓶22、第二吸引管66中的箭头指示。由于过滤网可阻截固定标本,因此,液体标本在过滤网之前的路线即为固定标本的运动路线。

由于液体标本在重力作用下会沉积在第一吸引瓶22的底部90,第二吸引管66设置在第一吸引瓶22侧壁88邻近底部90的位置,无论液体标本多少,均可方便的从第一吸引瓶22流至第二吸引瓶。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瓶22为长方体,设置第二吸引管66的侧壁88 和设置第一吸引管32的侧壁88相对,且第一吸引管32和取标本口28设置在第一吸引瓶22同一侧壁88上,结构规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它位置变形亦可。

下面描述本实施方式的吸引器的使用方法。

打开无菌器械包,前期手术不需要刮匙20时,吸引器当普通的不带刮匙的吸引器使用。开始剥离病理组织时,将所选规格的刮匙20拆上手术台,与第一吸引管32前端连接固定,此时主刀医生即可边剥离组织边吸引血液及剥离下的脓肿等,第一助手则可以拉钩或做其他手术操作,无需再增加多余的手术医生。待用完刮匙20后,则可把刮匙20拆下,继续当普通吸引器使用。当吸引到血管或重要脆弱组织时,可用吸引器上的调节装置36调节吸引器的开关或吸力大小,以免损伤血管或组织。当固体组织吸引到标本存储装置26 里后,通过过滤网62使多余的血液体液排出标本存储装置26至第二吸引瓶中,留下剥离的病理组织在标本存储装置26内。若病理组织较多堵塞过滤网 62时,可从侧方的取标本口28拆下盖子30取出多余标本,盖上盖子30继续使用。若要观察性质和送检快速病理,亦可打开盒盖取出病理组织送检。观察病理组织的量时,把标本存储装置26平放即可观察刻度上的量。在手术结束后,也无需在吸引瓶中过滤标本,只需把标本存储装置26中的病理组织倒出送检即可。

此实用新型既可使主刀医生在剥离组织操作时,不必担心与助手的配合,自行即可完成剥离吸引的操作,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也可减少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减少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