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腿部的按摩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2387发布日期:2018-06-15 20:4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腿部的按摩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腿部的按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身体的表面部分的行为,用于治疗和保养。按摩是中国最古老的医疗方法。按摩,又称推拿,古称按硗(指按摩矫捷,舒畅筋骨)、案杌(案,通按;杌,通玩。案杌,即按摩)等,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逐渐总结认识和发展起来的。

当腿部神经拉伤或受损后,在进行康复训练或治疗时,常常需要对其进行辅助按摩作用,以使得其加速恢复。在现有技术中,出现有很多的按摩器,其均是对人体进行挤压,以实现按摩效果,但是其均为硬性挤压,容易对人体的软组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种一种用于腿部的按摩康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腿部的按摩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侧中间处开设有凹槽,支撑板下侧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腿,所述支撑板上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往复装置,往复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支撑架底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架设有移动杆,移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挡板与支撑架之间的移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移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位于支撑架之间的移动杆下方设有支架,支架底端与支撑板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边缘处均匀固定连接有六个拨杆,所述移动杆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拨杆呈圆弧状,挡板截面呈与拨杆相适应的圆弧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按摩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一侧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缓冲垫内开设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缓冲垫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内侧固定布置有若干按摩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按摩凸起呈半球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设有五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往复装置使按摩装置对人体腿部进行间断性的挤压按摩处理,有效提高了按摩效果;同时按摩装置上的圆弧板与人体腿部接触后,首先第二弹簧被压缩,随着移动杆的不断推进,缓冲垫被压缩,紧接着空腔内的第一弹簧也被压缩,从而实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保护了人体腿部软组织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艾棒高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腿部的按摩康复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上侧中间处开设有凹槽2,凹槽2用于放置人体腿部,支撑板1下侧固定连接有四根支撑腿3,所述支撑板1上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往复装置,往复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4,支撑架4底端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4之间架设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5,挡板5与支撑架1之间的移动杆1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6,移动杆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装置13;

位于支撑架4之间的移动杆12下方设有支架10,支架10底端与支撑板1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0上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为电机驱动或者是皮带与带轮等驱动形式,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转轴1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边缘处均匀固定连接有六个拨杆7,所述移动杆12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板9,当需要按摩装置13工作时,利用驱动装置来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带动转盘8转动,转盘8上的拨杆7作用到挡板9上后,将按摩装置13向支撑板1的中间处推动,从而按摩装置13作用到人体腿部,对其进行按摩;当第一个拨杆7与挡板9分离且第二个拨杆7与挡板9尚未接触时,移动杆12在复位弹簧6作用下向支撑板1两端移动,按摩装置13与人体腿部分离;如此反复实现了按摩装置13对人体腿部不断按摩作用;

所述复位弹簧6为压簧。

所述拨杆7呈圆弧状,挡板9截面呈与拨杆7相适应的圆弧状。

所述按摩装置13包括连接板131,连接板131一侧与移动杆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3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32,缓冲垫132内开设有若干空腔133,所述空腔133内设有第一弹簧134;所述缓冲垫13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弹簧135,第二弹簧13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板136,所述圆弧板136的内侧固定布置有若干按摩凸起137,按摩装置13上的圆弧板136与人体腿部接触后,首先第二弹簧135被压缩,随着移动杆12的不断推进,缓冲垫132被压缩,紧接着空腔133内的第一弹簧134也被压缩,从而实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保护了人体腿部软组织不受损伤;圆弧板136上的按摩凸起137对人体腿部进行按摩作用。

所述按摩凸起137呈半球形状。

所述第一弹簧134与第二弹簧135均设有五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按摩装置13工作时,利用驱动装置来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带动转盘8转动,转盘8上的拨杆7作用到挡板9上后,将按摩装置13向支撑板1的中间处推动,从而按摩装置13作用到人体腿部,对其进行按摩;当第一个拨杆7与挡板9分离且第二个拨杆7与挡板9尚未接触时,移动杆12在复位弹簧6作用下向支撑板1两端移动,按摩装置13与人体腿部分离;如此反复实现了按摩装置13对人体腿部不断按摩作用;按摩装置13上的圆弧板136与人体腿部接触后,首先第二弹簧135被压缩,随着移动杆12的不断推进,缓冲垫132被压缩,紧接着空腔133内的第一弹簧134也被压缩,从而实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保护了人体腿部软组织不受损伤;圆弧板136上的按摩凸起137对人体腿部进行按摩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