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笔针头安全卸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5769发布日期:2018-06-12 19:05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胰岛素笔针头安全卸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具体是一种胰岛素笔针头安全卸下器。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在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完毕后,往往会将带有残留胰岛素的针头徒手旋转卸下,再弃入锐器盒中。为避免徒手卸针发生针刺伤的风险,目前多使用钳夹等器材辅助卸针。借助器材辅助卸针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辅助器材直接将针头卸下再丢弃,另一种是通过辅助器材将针帽回套在针头上,再针帽连同针头卸下并丢弃。前一种方式无需回套针帽,后一种需要回套针帽,存在职业暴露隐患。

在直接将针头卸下的辅助器材中,公告号为CN 205460233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胰岛素针头取拾器,包括夹持件和针头套件,针头套件设于夹持件上,针头套件上设有一个与胰岛素针头的针帽配合卡接的夹持开口。胰岛素针头取拾器通过夹持件固定于桌边、转运车车架或回收桶上,将针头插入夹持开口进行卸针。胰岛素针头取拾器可避免徒手旋转卸取针头的针刺伤风险,但是夹持件固定,不便于卸针的旋转操作,也不便于将卸下的针头丢入锐器盒。另外,针头上沾有残留的胰岛素,卸针过程中易造成污染治疗车等物体表面,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公告号为CN 202569085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胰岛素笔注射针头的取针器,包括针帽盖和手柄,其中,针帽盖内径与注射针头外径相适配,手柄位于针帽盖外侧。将针帽盖扣住注射针头,旋转胰岛素笔使注射针头与胰岛素笔分离。手柄不固定,便于将针帽盖扣住注射针头以及丢弃注射针头,但是针帽盖内径与注射针头外径相适配,存在不便于将注射针头扣入的不足。另外,使用后的针帽盖内侧会沾有残留的胰岛素,针帽盖内侧不便于擦拭、消毒。

公告号为CN 205235096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拆卸胰岛素注射针头的装置,为中空的封闭四方体,中空封闭四方体的上侧均匀地设置10、8、4、2或1个孔,孔的深度、直径和螺纹丝均与带有针芯的针座相匹配。胰岛素注射完毕,将胰岛素笔插入所述孔内并拧紧,拆掉带有针芯的针座,最后将本装置连同带有针芯的针座一并丢弃。由于针芯插入封闭四方体内,上述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针刺伤的风险。但是,上述装置体较小、质量轻、放置不稳固,所以难以将胰岛素笔准确插入孔内,即使将插入孔内,也难以将螺纹彼此对准,卸针过程费时费力。如果用手握持上述装置,则存在严重的刺伤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胰岛素笔针头安全卸下器,解决现有借助器材辅助卸下胰岛素笔针头,操作不方便,存在职业暴露风险以及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胰岛素笔针头安全卸下器,由夹持件和套针件组成,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夹柄,两个夹柄之间通过连接轴相连,夹柄的前端为夹持端,夹持端的内侧分别设置半夹口,夹持端的两个半夹口合拢可形成完整的夹口,夹口的形状与所述套针件的外轮廓相适配;夹柄的后端为握持端,握持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指环;

所述套针件的外轮廓呈棱柱状,棱柱的一个顶面上设置圆形沉孔,圆形沉孔呈敞口状,圆形沉孔的周围设置收缩缝,圆形沉孔的深度与胰岛素笔针头的针座的高度一致,圆形沉孔底部的直径与小于胰岛素笔针头的针座的直径一致,棱柱的侧棱的长度不低于胰岛素笔针头及针座的总高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套针件的外轮廓呈正棱柱状,正棱柱的底面呈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

进一步的是:所述套针件由泡沫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套针件的外轮廓呈棱柱状,棱柱的一个顶面上设置圆形沉孔,棱柱的另一个顶面上设置变形预留凹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套针件的圆形沉孔周围的收缩缝沿圆形沉孔的中轴线呈放射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胰岛素笔针头安全卸下器使用时,用夹持件的夹口夹持套针件,再将针头直接插入圆形沉孔内,由于圆形沉孔呈敞口状,便于针头插入。接触过患者的针头刺入夹持件内,不仅避免针刺伤的发生,而且避免针头上残留的胰岛素外溢造成污染。圆形沉孔的周围设置收缩缝,可保证夹持件可以稳固地夹持固定套针件及针座,有助于旋转卸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胰岛素笔针头安全卸下器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胰岛素笔针头安全卸下器的套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并与胰岛素笔针头配合关系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夹持件1、夹柄11、连接轴12、半夹口13、指环14、套针件2、圆形沉孔21、收缩缝22、变形预留凹槽23、针头3、针座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胰岛素笔针头安全卸下器,由夹持件1和套针件2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夹持件1包括两个夹柄11,两个夹柄11之间通过连接轴12相连,夹柄11的前端为夹持端,即图1所示的上部为夹持端。夹持端的内侧分别设置半夹口13,夹持端的两个半夹口13合拢可形成完整的夹口。夹口的形状与所述套针件2的外轮廓相适配,夹口的尺寸稍小于套针件2的外轮廓尺寸,以保证通过夹持件1可夹持固定套针件2。夹柄11的后端为握持端,即图1所示的下部为握持端,握持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指环14。

如图2和3所示,套针件2的外轮廓呈棱柱状,避免旋转时夹口和套针件2相对滑动。套针件2由泡沫材料,或者软质塑料制成。棱柱的一个顶面上设置圆形沉孔21,圆形沉孔21呈敞口状,便于针头3插入。而且,由于夹口距离手部远,不存在刺伤风险。具体如图2和3所示,套针件2的外轮廓呈正五边形,夹口的形状也为正五边形,且套针件2外轮廓的正五边形边长大于夹口的正五边形边长。圆形沉孔21的周围设置收缩缝22,圆形沉孔21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胰岛素笔针头3的针座4的高度,圆形沉孔21的深度与胰岛素笔针头3的针座4的高度最好一致。圆形沉孔21底部的直径与胰岛素笔针头3的针座4的直径一致,棱柱的侧棱的长度不低于胰岛素笔针头3及针座4的总高度,以保证针头3刺入套针件2后针尖不外露。

套针件2呈上述形状,可保证夹持件1在夹持住套针件2后圆形沉孔21保持敞口状,便于针头3和针座4插入圆形沉孔21内。针头3和针座4插入后,通过夹持件1将针座4夹紧,同时收缩缝22收缩,所以优选收缩缝22沿圆形沉孔21的中轴线呈放射状分布。套针件2的一个顶面上设置圆形沉孔21,另一个顶面上设置变形预留凹槽23,避免影响夹持件1夹持套针件2,同时也节约套针件2的制作材料。夹持件1将针座4夹紧,旋转卸下针头3和针座4,再将套针件2连同针头3和针座4一并丢弃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