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式吹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357发布日期:2018-12-18 21:11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式吹灸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式吹灸仪。



背景技术: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吹灸疗法,又称热汽流喷灸。根据灸法作用的热力、药力、穿透性强弱和艾绒燃烧方式将传统灸法分为两大类:一是艾柱、艾条自然燃烧,热力、药力直接或间接作用治疗部位,这种灸法统称为静态性灸法,比如现代针灸教科书介绍的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和使用灸盒、灸筒等治疗的器械灸;二是借助风力加速艾绒、艾条燃烧,热力、药力直接或间接作用治疗部位,穿透性较强的器械灸称为动态性灸法,比如使用热汽流喷灸仪和多功能艾条吹灸器施灸的方法。

常见的吹灸设备一般需要手持,或者借助其他设备将灸头粘在患者身体,不方便携带,艾草燃烧温度不可控,在长期吹灸治疗过程中给治疗师和治疗者都带来了很多不便;另一方面,艾柱燃烧落下的灰烬会落在人体,使人不快,同时艾柱可能触及床垫等纤维素,造成这些物品烧损。授权公告号为CN 201719537 U的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手持式吹灸仪器,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灰装置提高了安全性能,但是一方面仍需要手持,另一方面在艾草烟气流通过程中,烟气温度容易发生变化,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定式吹灸仪,本实用新型配置有长度可调节的护带,可以固定在患者治疗位置;另一方面,该装置配置有温度控制仪,实现了治疗过程中艾草气体的温度可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固定式吹灸仪,设置有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内部包括插艾室、第一烟气室;所述插艾室下部对应设置有接灰室,第一烟气室下部对应设置有第二烟气室;所述插艾室与第一烟气室之间有防灰网,防灰网同时将接灰室与第二烟气室隔开;所述接灰室、第二烟气室底部边缘分别连接有护带;所述第一烟气室顶部外侧设置有风扇和温度控制仪;所述风扇包括通向第一烟气室的第一风管和通向插艾室的第二风管,第一风管风向向下,第二风管风向吹向第一烟气室;所述温度控制仪连接通向第二烟气室的热电偶和第一烟气室的加热棒;所述第一烟气室底部有若干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烟气室底部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底部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四周有若干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第一通气孔底部有使气流吹向第二通气孔的导风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方便气流的集中流向治疗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通气管自上向下口径逐渐减小。采用本技术方案,使得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治疗穴位进行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接灰室侧面有排灰门。采用本技术方案,方便及时清理艾柱、艾草灰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第二烟气室和接灰室底部连接在一起,呈向上凸起弧形。采用本技术方案,方便在身体的固定,使得固定后身体更加舒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护带长度可调。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使吹灸仪器固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插艾室、接灰室、第一烟气室、第二烟气室外壁采用隔热材料制成。采用本技术方案,方便仪器在治疗位置放置,不会灼伤皮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配置有长度可调节的护带,可以固定在患者治疗位置,患者可以携带仪器自由活动,避免灼伤;治疗师也可以在患者治疗期间从事其他治疗;(2)该装置配置有温度控制仪,实现了治疗过程中艾草燃烧气体的温度可控,提高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式吹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艾室,2、接灰室,3、第一烟气室,4、第二烟气室,5、防灰网,6、风扇,7、第一风管,8、第二风管,9、温度控制仪,10、护带,11、加热棒,12、第一通气孔,13、热电偶,14、第二通气孔,15、通气管,16、导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固定式吹灸仪,包括保温外壳,保温外壳内部设置有插艾室1、第一烟气室3;插艾室1下部对应设置有接灰室2,第一烟气室3下部对应设置有第二烟气室4;插艾室1与第一烟气室3之间有防灰网5,防灰网5同时将接灰室2与第二烟气室4隔开;接灰室2、第二烟气室4底部边缘分别连接有护带10;第一烟气室3顶部外侧设置有风扇6和温度控制仪9;风扇6连接通向第一烟气室3的第一风管7和通向插艾室1的第二风管8,风向向下,第二风管8风向吹向第一烟气室3;温度控制仪9连接通向第二烟气室4的热电偶13和第一烟气室3的加热棒11;第一烟气室3底部有若干第一通气孔12;第二烟气室4底部有第二通气孔14;第二通气孔14底部连接有通气管15;通气管15四周有若干排气孔;第一通气孔12底部有使气流吹向第二通气孔14的导风装置16;通气管15自上向下口径逐渐减小;接灰室2侧面有排灰门;第二烟气室4和接灰室2底部连接在一起,呈向上凸起弧形;护带10长度可调;插艾室1、接灰室2、第一烟气室3、第二烟气室4外壁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使用时,将护带10固定在治疗位置,使通气管15正对着治疗的穴位。将艾柱放入插艾室1内,点燃后,在第二风管8作用下,烟气吹向第一烟气室3,第一烟气室3内的烟气在第一风管7吹动及导风装置16作用下,通过第一通气孔12吹向第二通气孔14,进而通过通气管15作用于治疗位置。插艾室1中的燃烧灰烬落入接灰室2内,在接灰室2侧面有排灰门排出。温度控制仪9可以对烟气温度通过热电偶13进行检测,并通过加热棒11保持烟气温度可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