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式口服药物分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4297发布日期:2018-07-10 21:3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药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式口服药物分置器。



背景技术:

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治疗阶段使用不用种类或者不同剂量的药物。由于多数患者或患者家属都为非专业人士,治疗过程中用药种类太多或者用药程序产生频繁变化时,可能会使得患者及其家属产生错乱感,进而出现用药量或者用药时间段出现错误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治疗过程。为确保患者及家属也可以轻易掌握到药物服用过程的“药名正确、剂量正确、时段正确”的基本要件,临床上医护人员会事先根据患者当餐需要服用的药物和剂量而预先准备,并不厌其烦的逐个叮嘱服药时段,以保证患者能准确准时的服药。上述传统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首先,对于某些需要每餐频繁用药的患者而言,为避免送药过多而导致患者用药错误,医护人员必须逐餐送药。由于每餐每个患者的服药时段还被分为餐前、餐中和餐后,且很多患者每餐所需药物以及服药的时间段众多,更有甚者还囊括了包括粉剂和片剂等多种药物类型。对于每名所分管发药的患者数以几十计甚至百计的医护人员来说,要分毫不差的记住每个患者在每餐的服药时间段和服药种类,并确保患者记住该类信息,这对医护人员而言显然是极其困难的。其次,对于老年人等记性差的患者,往往医护人员刚叮嘱完,患者随手就将药放在手边。在服药时,或者忘记及混淆了叮嘱的服药时间段,或者找不到药物,更有甚者直接就忘记了服药这件事情,从而严重耽误了患者的病情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多通道式口服药物分置器,其不但能确保患者及其家属能轻易把握“药名正确、剂量正确、时段正确”的服药要件,从而达到准确服药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可得到有效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通道式口服药物分置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药物分置组件以及用于将药物分置组件固定于床头墙面处的固定扣或固定钉;所述药物分置组件包括三组开口朝上的置药盒;三组置药盒的盒底处均贯通并向下延伸出一道导管且三组导管的底端分别连通至四通转向阀的三道进口端处;所述四通转向阀的出口经由出口管而连通至接药盘;所述四通转向阀包括可单方向转动的月牙板,且月牙板的转动轴线垂直三道导管轴线所处的铅垂面;所述四通转向阀在导通及封闭两种位置状态:当四通转向阀处于导通状态时,月牙板沿自身转动轴线转动且月牙板的直边构成连通相应导管与出口管的连通面;当四通转向阀处于封闭状态时,月牙板沿自身转动轴线转动且月牙板的弧形边构成封闭所有导管与出口管的封闭面。

优选的,所述月牙板的板背面处布置用于限定月牙板沿单方向转动的棘轮棘爪部,所述棘轮棘爪部中的棘轮同轴固定于月牙板的转动轴上;四通转向阀的阀壳处设置可沿铅垂向作往复直线动作的压缩弹簧座,压缩弹簧座的压柄尾端露出四通转向阀的阀壳外,而压柄顶端沿铅垂向向棘轮棘爪部处延伸并与棘爪间构成紧固配合。

优选的,月牙板的板正面处布置便于手部操作的扭柄。

优选的,置药盒的盒口处铰接有可启闭的封盖。

优选的,置药盒的外壁处设置有供备注条插入的卡槽,所述卡槽为缩口槽且卡槽槽向水平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以置药盒、导管、四通转向阀以及出口管来共同形成药物分置组件,以固定扣或固定钉将药物分置组件固定于相应铅垂面上,再依靠三组导管与置药盒及四通转向阀的配合,从而实现了餐前、餐中及餐后的预先存药和定时取药功能。

具体而言,考虑到目前患者随手放药和容易忘记服药的不良用药习惯,以及容易混淆繁复而难以记住的三餐服药流程,本实用新型统一化的使用三个置药盒,从而分别针对三餐的时间段来容纳相应药物。使用时,直接通过拧动四通转向阀处的月牙板,由于月牙板在初始时整个弧形边完全封闭三道导管。当拧动月牙板时,月牙板的直边首先导通最左侧或最右侧的置药盒、导管与出口管,从而实现第一道置药盒内药物的取出目的。之后,继续拧动月牙板,则月牙板直边再导通中部处的置药盒、导管与出口管,以此类推。患者通过直接根据置药盒位置及四通转向阀的转动来服用三餐药物,根本无需专门记忆,使用极为便捷。由于药物分置组件是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床头侧的,而该位置显然也是患者每次上下床甚至侧头时都能看到的位置,醒目程度高而易于看到,甚至可再搭配文字或色彩甚至是声光提示,以进一步的满足本实用新型的服药提示功能。

2)、实际上,四通转向阀即是通过在阀壳内安置转动轴,并在转动轴上安置月牙板形成。月牙板在沿转动轴转动的过程中,即可通过自身的直边和弧形边来实现对相应导管的出口的封闭及导通目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月牙板可通过棘轮棘爪部来实现单向转动,并依靠压缩弹簧组及压柄来实现月牙板的复位操作,以便在三餐药物取用完毕后通过医护人员再行复位月牙板,实现多次重复使用。

3)、封盖的布置,则确保了药物相对外部环境的密闭性,从而确保药物存放的洁净性。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在三个置药盒处分别设置一道透明的卡槽。每个病床处患者的服药种类、时间及药物注意事项等,均可以在卡槽内以备注条的形式写出,这不仅方便医护人员事先进行配药准备,同时也提升了医护人员换班后的适应效率。通过备注条的提示,医嘱及特殊用药也能相应的标示出来,医护人员无需特别记忆而只需照本宣科进行相应的叮嘱即可,患者家属也能时刻关注到患者的用药情况,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棘轮棘爪部与转动轴及阀壳的配合状态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流程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10-置药盒 11-封盖 12-卡槽

20-导管 30-四通转向阀 30a-阀壳

31-月牙板 31a-直边 31b-转动轴

32-棘轮 33-棘爪 34-扭柄

40-出口管 50-接药盘 60-压缩弹簧座 61-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由上而下依序设置的置药盒10、导管20、四通转向阀30、出口管40以及接药盘50。其中,以一个置药盒10搭配一根导管20为一组进药部,进药部为三组且彼此并列布置,三组进药部的出口分别连通四通转向阀30的三道进口。在操作四通转向阀30时,在重力作用下,药物会经由导管20而沿四通转向阀30内的通道下滑至出口管40处,并最终落入接药盘50。患者服药时,通过直接根据置药盒10位置及四通转向阀30的转动,并从接药盘50内取用药物服用,根本无需专门记忆。由于置药盒10、导管20、四通转向阀30、出口管40以及接药盘50所构成的药物分置组件是通过固定扣或固定钉固定在床头侧的墙面处的,而该位置显然也是患者每次上下床甚至侧头时都能看到的位置,醒目程度高而易于看到,使用便捷度极高。

对于四通转向阀30的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重点部分。四通转向阀30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并整体由阀壳30a包覆而成。四通转向阀30的前半部分结构可参照图1及图3-5所示,包括月牙板31以及布置在月牙板31板正面处的扭柄34,通过转动扭柄34,月牙板31作如图3-5所示的顺时针转动,依靠月牙板31处弧形边的阻挡作用与直边31a的导通作用,即可依靠人工操作而实现图3-5所示的三处导管20内药物的依序分时间段的定时通过功能。而在四通转向阀30的后半部分,则为如图2所示结构:通过在月牙板31的转动轴31b上同轴固定棘轮32,并以棘爪33进行定位,从而限定月牙板31的单方向转动动作。此外的,依靠压缩弹簧组60配合压柄61,在每次患者三餐服药完毕时,拉起压柄61,即可复位月牙板31,重新放回压柄61以定位棘轮32位置。待月牙板31复位完毕后,月牙板31的弧形边自然的封堵住所有导管20的出口,之后即可进行新的药物的添置,以此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重复利用功能。

置药盒10与导管20间应当可依据需要而进行拆装,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快速存放药物。换言之,每次医护人员可在取药处先行将药物装在新的置药盒10内,并在将该置药盒10运输至病床处时,通过拆下旧的空置药盒10而装上新的内置药物的置药盒10,以实现快速药物安置功能。该拆装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在置药盒10的盒底处预先设置可横向插接的封板,并在置药盒10装配于导管20处后,再横向拔出封板等,此处就不再赘述。在每个置药盒10的外壁处均设置有缩口槽状的卡槽12,以方便备注条的插入及固定,这不仅方便医护人员事先进行配药准备,同时也提升了医护人员换班后的适应效率。通过备注条的提示,医嘱及特殊用药也能相应的标示出来,医护人员无需特别记忆而只需照本宣科进行相应的叮嘱即可,患者家属也能时刻关注到患者的用药情况,成效显然极为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