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悬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6444发布日期:2018-09-14 21:02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外科手术中将患者的上肢进行悬吊,进而保持某种手术体位的上肢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外科手术时,通常需要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以更好的显示手术野利于医生操作,正确的手术体位不仅可以使医生更好地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痛苦,而且能够防止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的发生。

上臂悬吊手术体位适用于右胸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肝切的手术或纵膈的手术,同时还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等。为了在手术过程中保持上肢悬吊手术体位,在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先将患者的上肢自然弯曲处于悬吊体位,然后将中单叠成长方形包裹于患者上臂,再用医用绷带缠绕于患者上臂,固定于头架上。

但由于所使用的材料比较散,导致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变动、拆卸非常不方便,而且采用医用绷带进行固定并不牢靠,患者的舒适度也差。此外,由于头架的高度以及长度不可调,致使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因此,医护人员在对不同的患者的上肢进行悬吊时,还会受到头架尺寸的限制,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固定的不牢固性和患者的不舒适性。

为了解决悬吊所用材料比较散的技术问题,专利号为CN2030599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侧卧位上肢约束袋,对手术过程中需要保持侧卧位的患者的上肢前臂进行约束。该上肢约束袋整体是拼接起来的,由头架套、上肢袋、约束带以及系带四部分组成,头架套呈两端不封口的筒状,用于将上肢袋套在头架上;上肢袋由一层医用棉布构成,被设计成一端粗一端细的筒状,患者的上肢从粗的一端放入;约束带共五条,中间均匀缝制在上肢袋的下方,用于患者前臂的约束;系带被缝制在上肢袋粗端的外面,用于收拢上肢袋粗端口,使上肢袋与患者皮肤敷贴保暖。

尽管上述发明创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悬吊所用材料东拼西凑较散的问题,但是由于其根本没有涉及头架,由头架所导致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此外,其上肢袋仅仅由一层医用棉布组成,厚度较薄,在被绑在头架上后,患者的手臂依然能够感受到头架的硬度,舒适感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外科手术中将患者的上肢进行悬吊,进而保持某种手术体位的上肢悬吊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由悬吊架以及安装在悬吊架上的上肢悬吊袋组成,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悬吊架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竖直伸缩杆、以及安装在竖直伸缩杆上的水平伸缩杆;上肢悬吊袋包括设置在水平伸缩杆上的袖筒、以及安装在袖筒上,待患者上肢伸入袖筒后将袖筒固定在水平伸缩杆上的固定带。其中,袖筒为双层结构,由外套以及填充在外套内的内衬组成。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中,底座为带有刹车万向轮的三脚架。

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在患者的上肢被悬吊起来的情况下,若手术床需要移动,悬吊装置能够跟随手术床一起移动,而无需将悬吊袋先拆下来再移动;当不需要移动时,刹车万向轮还能够对底座进行固定,防止悬吊装置移动位置影响悬吊效果。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中,竖直伸缩杆包括竖直外杆、通过弹簧套接在竖直外杆内的竖直内杆、以及将竖直外杆和竖直内杆相对固定的紧固件。水平伸缩杆包括与竖直内杆相连接的水平外杆、通过弹簧套接在水平外杆内的水平内杆、以及将水平外杆和水平内杆相对固定的紧固件。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中,紧固件为螺丝,该螺丝穿过设置于外杆上的通孔并抵于内杆的外表面,从而实现内杆位置的固定。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中,水平外杆和竖直内杆通过铰轴连接。此时,悬吊架还包括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下端转动安装在竖直内杆上,上端设置有C字型开口,和安装在水平外杆上的凸起相抵接。

由于水平外杆和竖直内杆通过铰轴连接,当悬吊架不被使用时,可被折叠放置,减小了占地空间。由于设置有支撑杆,在悬吊架被使用时,该支撑杆能够对水平伸缩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之和竖直伸缩杆保持垂直的状态。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中,袖筒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开口端被作为袖筒口使用。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中,外套为全棉布料,内衬为医用棉纸。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中,固定带包括两组系带以及多根粘贴带,两组所述系带分别设置在袖筒的左下角和右下角,每组由两根系带组成。多根粘贴带互相间隔一定间距设置在袖筒身上,每根粘贴带的游离端设置有魔术贴的母扣,袖筒上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子扣。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中,袖筒的长度为30cm,内径为15cm,每根系带的长度为30cm。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肢悬吊装置,一方面由于悬吊架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竖直伸缩杆、以及安装在竖直伸缩杆上的水平伸缩杆,使得悬吊架的高度和长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满足了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高了患者上肢悬吊的舒适度。另一方面,由于上肢悬吊袋包括具有一定厚度的袖筒、以及安装在袖筒上的固定带,并且袖筒为双层结构,由外套以及填充在外套内的内衬组成,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悬吊材料较散、操作费时费力、变动拆卸非常不方便、固定不牢固的问题,又解决了上肢袋比较薄所导致的患者能够感受到头架的硬度,进而舒适感差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肢悬吊装置能够简化体位摆放程序,节省体位摆放时间,进而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医生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肢悬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下列实施例不应看作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肢悬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上肢悬吊装置100包括悬吊架10以及安装在悬吊架上的上肢悬吊袋20组成。其中,悬吊架10包括底座11、竖直伸缩杆12、水平伸缩杆13、绞轴14以及支撑杆15;上肢悬吊袋20包括袖筒21、吊带22、以及固定带23。

底座11为带有刹车万向轮111的三脚架。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在患者的上肢被悬吊起来的情况下,若手术床需要移动,悬吊装置能够跟随手术床一起移动,而无需将悬吊袋先拆下来再移动;当不需要移动时,刹车万向轮还能够对底座进行固定,防止悬吊装置移动位置影响悬吊效果。

竖直伸缩杆12包括竖直外杆121、竖直内杆122、弹簧123以及紧固件124。竖直外杆12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1上,其内安装有弹簧123。竖直内杆122的底端插入竖直外杆中,并和弹簧123固定连接,顶端从竖直外杆121中伸出。紧固件124为螺丝,该螺丝穿过设置在竖直外杆121上的通孔并抵于竖直内杆122的外表面,从而实现竖直内杆122位置的固定。

水平伸缩杆13包括水平外杆131、水平内杆132、弹簧133以及紧固件134。水平外杆131的一端通过绞轴14与竖直内杆122的顶端部分连接,其内水平设置有弹簧133。水平内杆132的一端插入水平外杆131中,并和弹簧132固定连接,另一端从水平外杆121中伸出。紧固件134和紧固件124相同,均为螺丝,该螺丝穿过设置在水平外杆131上的通孔并抵于水平内杆132的外表面,从而实现水平内杆132位置的固定。

支撑杆15用于对水平伸缩杆13进行支撑,使其保持和竖直伸缩杆12相垂直的状态。该支撑杆15的下端部分通过一个绞轴转动安装在竖直内杆上122,上端设置有一个C字型开口,和安装在水平外杆上的凸起相抵接,从而实现对水平伸缩杆的支撑。

由于水平外杆和竖直内杆通过铰轴连接,当悬吊架不被使用时,可被折叠放置,减小了占地空间。由于设置有支撑杆,在悬吊架被使用时,该支撑杆能够对水平伸缩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之和竖直伸缩杆保持垂直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加强紧固效果,竖直内杆122以及水平内杆132均为实心杆。

如图1所示,上肢悬吊袋20中的袖筒21为中空圆柱状,一端开口,一端封口,开口端作为袖口,让患者的上肢插入。袖筒21为为双层结构,由外套以及填充在外套内的内衬组成,外套优选医用棉布材料,内衬优选医用棉纸。

吊带22有多根,用于将袖筒21套在水平内杆132上。固定带23包括两组系带231以及多根粘贴带232,两组系带231分别设置在袖筒的左下角和右下角,每组由两根系带组成。多根粘贴带232互相间隔一定间距设置在袖筒身上,每根粘贴带的游离端设置有魔术贴的母扣232a,袖筒上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子扣232b。

在本实施例中,袖筒的长度为30cm,内径为15cm,每根系带的长度为30cm,每根粘贴带的宽度为2cm,长度为30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