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部康复训练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1538发布日期:2018-09-18 20:17阅读:19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训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部康复训练球。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肢体康复的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训练局部或全身肌肉关节使病人恢复自理能力,从而加快患者的生理、心理康复。

目前临床上针对肢体烧伤、整形、脑卒中、偏瘫、截瘫、脊髓损伤等需行手部肌肉关节康复训练的病人多由家属或康复师进行被动按摩和运动,或给病人提供弹性球体,嘱病人自行按压训练手指肌力。以上方法耗费人力和时间,患者被动接受,训练场所也受限制,患者或医护人员无法获知训练强度和效果,缺乏能动性;自主训练无法保证康复疗效,且不具备显示和调控功能,对治疗效果缺乏直观感受,患者积极性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ZL201520401686.5中公开了一种手指肌力康复训练球,包括球体,所述球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球体的外侧壁上分布有若干个温差发电模块,所述球体内设有控制模块、储能模块、稳压模块、显示模块和传感器模块,所述温差发电模块与储能模块相连接,所述储能模块通过稳压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与显示模块、传感器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温差发电模块、储能模块、稳压模块、显示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的工作。该手指肌力康复训练球首先通过传感器模块采集手指运动数据,并将采集数据送至控制模块处理,控制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送至LCD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一方面可供使用者获知当前运动强度,根据医嘱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该设备也可提供给医生作为参考,获知患者手部肌力数据,运动数据等,便于医生制定训练方案。

但上述手指肌力康复训练球在使用时,仍然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该训练球需要患者手指主动将力作用在球体上,但由于患者手指本身已存在功能障碍,很多时候根本无法用力,因此采用该弹性球并不能独立的完成训练。2、该训练球只能将患者手指运动的数据通过屏幕进行显示,患者和医生通过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制定或调整手指的训练方案,当对于盲人患者在使用该训练球时,盲人患者将无法及时了解到手指训练的数据,因此盲人患者在使用时,无法及时的获知该数据并调整手指的运动,以达到最优的运动方案。3、该训练球将传感器模块设置在球体的内部,当患者手指作用在球体上时,为了使传感器模块及时的采集到手指的运动数据,需要患者以较大的力作用在球体上,这对于手指肌力有障碍的患者来说,无疑加大了使用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工作模式,进而使得患者能始终利用该球体进行手部康复训练的手部康复训练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部康复训练球,包括球体,所述球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球体的外侧壁上分布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模块,所述球体的内部设有震动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球体的外部设有调控器和显示模块;

所述压力传感器模块与调控器连接,用于将患者手部的运动数据传递到调控器;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震动模块和调控器连接,用于向震动模块和调控器供电,所述电源模块还可与外部市电连接并进行充电;

所述震动模块与调控器连接,用于接收调控器的控制信号并产生震动,进而带动手指震动;

所述显示模块与调控器连接,用于将调控器接收到的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和调控器传递给震动模块的数据进行显示。

本方案的原理是:在使用该康复训练球时,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为按压模式,第二种模式为震动模式,当为按压模式时,患者手指用力按压在球体的外侧壁上,分布在外侧壁上的压力传感器模块检测到患者手指的运动数据,并将该运动数据传递到调控器,再经调控器将该数据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患者和医生通过该显示模块可实时的了解到患者当前手指的运动强度,或者患者手部肌力数据。第二种模式为震动模式,由于患者手指本身已存在功能障碍,当患者手指无法自己用力按压球体时,此时调控器控制震动模块工作,震动模块震动并带动球体震动,球体震动进而带动患者放置在球体上手指震动,球体震动时将刺激患者手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对患者的手指起到按摩的作用,加快患者手指的康复,另外当震动模块在调控器的作用下震动时,震动模块的震动强度和震动时长等数据也会传递到显示模块,利于患者和医生获知当前手指的震动数据,以便于制定下一步的训练方案。

优选的,在球体的外部还设有语音模块,语音模块与调控器连接,用于将调控器接收到的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和调控器传递给震动模块的数据进行语音输出。当盲人患者在使用该球体时,语音模块可实时的输出按压强度数据和震动强度数据,保证了盲人患者在使用该球体时的便捷。

优选的,在球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指的区域线和用于固定手指的拉扣。区域线可用于帮助患者快速的将手指放置在球体合适的位置,同时拉扣对患者手指起到固定作用,避免使用过程中球体的掉落。

优选的,所述球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弹性柱。弹性柱配合球体内部的震动模块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刺激穴位,增强康复效果。

优选的,所述球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线路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设置有按压和震动两种工作模式,患者在训练时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工作模式,其中当患者手指功能障碍导致手指本身无法用力时,震动模式可带动球体自身的震动,进而通过球体的震动带动手指的震动,以此来促进患者手指的血夜循环,加快患者手指的康复,故本方案中的球体在患者手指功能障碍导致手指本身无法用力时也可使用,该球体让患者始终能独立的进行训练。

2、本方案中将压力传感器模块设置在球体的外侧壁上,因此患者手指较小的作用力就能被压力传感器模块所接收,进而降低了患者的使用难度,提高了压力传感器接收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部康复训练球的结构框图。

附图中的标记如下:球体1、弹性柱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手部康复训练球,包括球体1,球体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弹性适中,在球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弹性柱2,在患者训练过程中,弹性柱2可促进患者手部的血液循环,刺激穴位,增强康复效果。在球体1的外侧壁上还分布有若干的压力传感器模块,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模块共有4个,且4个压力传感器模块周向均布在球体1的外侧壁上,压力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患者手指的运动数据。在球体1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手指的区域线和用于固定手指的拉扣。区域线可用于帮助患者快速的将手指放置在球体1合适的位置,同时拉扣对患者手指起到固定作用,避免使用过程中球体1的掉落。

在球体1的内部设有震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在球体1的外部设有调控器、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其中电源模块分别与震动模块和调控器连接,用于向震动模块和调控器供电,电源模块还可与外部市电连接并进行充电;震动模块与调控器连接,当工作在震动模式时,调控器将震动强度和震动时长等数据信息传递到震动模块,震动模块接收到调控器的信息并带动手指的震动,调控器还与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连接,显示模块通过显示屏显示调控器的输出数据,语音模块与语音方式输出调控器的数据,调控器输出的数据包括压力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患者手指的运动数据和震动模块的震动数据。

在使用该康复训练球时,患者将手指沿球体1外侧壁的区域线进行放置,并用拉扣将手指进行固定,训练球在使用时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为按压模式,第二种模式为震动模式,当为按压模式时,患者手指用力按压在球体1的外侧壁上,分布在外侧壁上的压力传感器模块检测到患者手指的运动数据,并将该运动数据传递到调控器,再经调控器将该数据送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并可通过语音模块进行语音输出,此时患者和医生通过该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可实时的了解到患者当前手指的运动强度,或者患者手部肌力数据。第二种模式为震动模式,由于患者手指本身已存在功能障碍,当患者手指无法自己用力按压球体1时,此时调控器控制震动模块工作,震动模块震动并带动球体1震动,球体1震动进而带动患者放置在球体1上手指震动,球体1震动时将刺激患者手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进而对患者的手指起到按摩的作用,加快患者手指的康复,另外当震动模块在调控器的作用下震动时,震动模块的震动强度和震动时长等数据也会传递到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利于患者和医生获知当前手指的震动数据,以便于制定下一步的训练方案。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