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排齐前牙列的带有辅弓圆管的双翼舌侧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1453发布日期:2018-07-03 23:29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排齐前牙列的带有辅弓圆管的双翼舌侧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畸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排齐前牙列的带有辅弓圆管的双翼舌侧扣。



背景技术:

排齐牙齿是正畸治疗的首要目标,在正畸治疗中尤为重要。然而在舌侧矫治技术中前牙排齐通常比较困难,由于一般的舌侧矫治技术其槽沟间距变小,适用于唇侧矫治的弓丝用于舌侧矫治时其弹性不足,弓丝作用于牙齿上的力不能使牙齿充分的排齐。正畸医生一直希望开发一种用于舌侧矫治的槽沟来提高前牙排齐的效率。

对于舌侧矫治技术中前牙的排齐,传统的方法是用弹性更好,硬度更小的弓丝进行,同时要不断的更换弓丝。但是该方法的效率相对较低,通常耗时数月也很难将前牙排齐。其原因在于相邻牙齿舌侧的间距小,舌侧槽沟间的间距小,弓丝入槽后弹性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于牙齿上的矫治力很小,不足以使错位的牙齿充分排整齐。另一方面,弓丝的弹性的刚性有限,不能提供足够的矫治力,不能完全满足舌侧矫治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排齐前牙列的带有辅弓圆管的双翼舌侧扣,其能够提供足够的矫治力而提高舌侧矫治的效率,并缩短舌侧矫治所需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排齐前牙列的带有辅弓圆管的双翼舌侧扣,包括舌侧扣底板、设置在舌侧扣底板上的双翼和辅弓圆管,所述双翼之间为槽沟,所述的辅弓圆管和双翼设置在舌侧扣底板的同一侧,且辅弓圆管位于双翼的上方。通过设置辅弓圆管能够在辅弓圆管中安放辅弓丝以实现双丝矫治,增加矫治力,从而提供矫治牙齿所需的充足矫治力,进而提高舌侧矫治的效率,并缩短舌侧矫治所需的时间。

所述的双翼的宽度为1mm,所述双翼的游离端背离槽沟的方向,呈弧形对称弯曲。所述双翼翼缘距舌侧扣底板1mm,且龈方翼缘与舌侧扣底板的龈缘平齐。所述的游离端为双翼远离舌侧扣底板的一端,所述的翼缘为游离端的边缘,所述的龈方翼缘为靠近牙龈的翼缘。

所述的双翼与舌侧扣底板之间的间隙安放有用于固定主弓丝的结扎圈,所述的结扎圈安放于双翼外侧。此能够利于结扎圈的使用,且避免形成棱边而导致被刮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的槽沟的宽度为0.22mm,槽沟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主弓丝的直径。所述的槽沟的深度为0.25mm,槽沟的深度大于或等于主弓丝的直径。以此能够使主弓丝与舌侧扣底板充分接触而使得主弓丝的弹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并降低主弓丝的安装难度,防止主弓丝因为受到挤压导致变形而使得能够提供的弹性力减小。

所述的辅弓圆管的直径为0.018英寸,长度为3mm,其轴线与舌侧扣底板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呈90°~135°。具体角度由正畸牙的形态决定。位于舌侧扣底板的切缘端,二者边缘相齐。此舌侧扣粘接于牙面时,其两端分别靠近该牙近远中面的外形高点即邻接区。从而单颌中所应用的辅弓圆管在最终排齐时能排成一条线,以此能够使辅弓丝的弹性得到充分的利用,辅助增强主弓丝的利用率,提高舌侧矫治效率,缩短矫治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更换主弓丝的频率,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和成本。

所述的舌侧扣底板的宽为3mm,长为4.5~7.5mm。具体长度由正畸牙的形态决定。舌侧扣底板与牙齿的粘接面为凹面形,且为网格状的粗糙面。粘接于牙舌面时,舌侧扣底板的龈端边缘靠近牙龈但不接触。以此能够增加舌侧扣底板粘接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其与牙齿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该舌侧与牙齿粘接更牢固。同时利于牙龈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用于舌侧矫治时能够使牙齿受到充足的矫治力而提高舌侧矫治的效率,缩短舌侧矫治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辅弓圆管,2—双翼,3—结扎圈,4—主弓丝,5—辅弓丝,6—舌侧扣底板,7—槽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高效排齐前牙列的带有辅弓圆管的双翼舌侧扣,包括舌侧扣底板6、设置在舌侧扣底板6上的双翼2和辅弓圆管1,所述双翼2之间为槽沟7,所述的辅弓圆管1和双翼2设置在舌侧扣底板6的同一侧,且辅弓圆管1位于双翼2的上方。

如图3所示,使用时,对于前牙列轻度不齐的病例,仅在槽沟7内放置主弓丝4,使舌侧扣底板6与牙齿舌面粘接,并用结扎圈3结扎,主弓丝4的末端回弯或做树脂球以防止主弓丝4左右滑动,以实现排齐整平前牙列。对于前牙列严重不齐的病例,则在主弓丝4基本实现前牙列排齐整平后,在辅弓圆管中1置入辅弓丝5,辅弓丝5末端回弯或做树脂球以防止辅弓丝5左右滑动,从而实现双丝矫治。通过设置辅弓圆管1能够在辅弓圆管1中安装辅弓丝5来增加矫治力,从而提供矫治牙齿所需的充足矫治力,进而提高舌侧矫治的效率,并缩短舌侧矫治所需的时间。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双翼2上安放有用于固定主弓丝4的结扎圈3。通过设置结扎圈3能够提高主弓丝4的固位强度,同时利用结扎圈3的弹性,使得主弓丝4的弹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了主弓丝4的利用率,增加主弓丝4作用于牙齿上的矫治力。在辅弓圆管中1置入辅弓丝5,辅弓丝5末端回弯或做树脂球以防止辅弓丝5左右滑动。从而提高舌侧矫治的效率,并有利于缩短舌侧矫治所需的时间,并且还能够避免经常更换主弓丝4,减少患者的痛苦以及成本。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槽沟7的宽度和深度大于或等于主弓丝4。以此能够使主弓丝4与舌侧扣底板6充分接触而使得主弓丝4的弹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并降低主弓丝4的安装难度,防止主弓丝4因为受到槽沟7的挤压导致变形而使得主弓丝4能够提供的弹性力减小,同时利于减小摩擦力,利于托槽的滑动。以此提高了主弓丝4的利用率,避免造成浪费。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辅弓圆管1的直径为0.018英寸,长度为3mm,其轴线与舌侧扣底板6的长度方向的夹角呈90°~135°。具体角度由正畸牙的形态决定。位于舌侧扣底板6的切缘端,二者边缘相齐。此舌侧扣粘接于牙面时,其两端分别靠近该牙近远中面的外形高点即邻接区。

所述的舌侧扣底板6的宽度尺寸为3mm,长度尺寸为4.5~7.5mm,具体长度由正畸牙的形态决定。通过对舌侧扣底板6的长度加长,利于辅弓圆管的设置和发挥辅弓丝的功能,从而单颌中所应用的辅弓圆管在最终排齐时能排成一条线,以此能够使辅弓丝的弹性得到充分的利用,辅助增强主弓丝的利用率,提高舌侧矫治效率,缩短矫治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更换主弓丝的频率,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和成本。

所述舌侧扣底板6与牙齿的粘接面为凹面形,且为网格状的粗糙面。粘接于牙舌面时,舌侧扣底板6的龈端边缘靠近牙龈但不接触。以此能够增加舌侧扣底板6粘接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其与牙齿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该舌侧与牙齿粘接更牢固。同时利于牙龈的保护。

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双翼2两翼对称,其游离端朝舌侧扣底板6弯曲呈弧形。以此能够避免棱边而导致刮伤,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实施例6:

如图5所示,所述的舌侧扣底板的粘接面设置为网状,以此能够增加舌侧扣底板粘接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其与牙齿的有效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该舌侧与牙齿粘接更牢固。本实施例中,其他未描述的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同,故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