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艾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079发布日期:2018-09-11 20:35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灸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艾筒。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以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

灭艾筒是艾灸中常用的器具之一,通常由筒体和与筒体密封配合的筒盖组成,筒体的直径稍大于艾条的直径,灸疗完后对未熄灭的艾条灭火时,可直接将艾条放入筒体内,盖上筒盖,进行绝氧熄灭,然而我们在使用时发现其存在如下缺陷:1、市场上现有的灭艾筒多为圆柱筒状,在进行灭艾放置时常常因为不稳而发生歪倒;2、将短艾条放入灭火时,下次使用时难以将其取出,而把灭艾筒倒过来取艾条的方式,会使得灭艾筒里面的艾灰也一起倒出来,造成更多卫生问题,不便清理;3、短艾条放入灭艾筒后,灭艾筒内仍会剩余较大空间,且艾条越短,剩余空间越大,且剩余空间含有的氧气足够维持短艾条持续燃烧一段时间,不但使得艾条不易熄灭,而且造成艾条的浪费,持续燃烧后的艾条会残留有很长一段未完全燃烧的艾绒,使得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艾筒,放置稳固不易歪倒,不需倒置灭艾筒便可方便短艾条的取出,同时方便艾灰的倾倒处理,且短艾条放入后,能够短时间实现其绝氧熄灭,避免未完全燃烧艾绒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艾筒,包括集灰底座、筒身和筒盖,所述集灰底座为喇叭状,且背离喇叭口状的一端为安装端,所述筒身为一中空管,且一端与所述集灰底座的安装端拆卸式连接,所述筒盖具有一与所述筒身配合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上固定设置有插艾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艾针位于所述筒盖密封面的中心,且与所述密封面垂直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灰底座的安装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筒身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集灰底座利用螺纹与所述筒身拆卸式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集灰底座的安装端开设有一集灰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身直径为7cm,高为22c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盖的密封面开设有与所述筒身空腔相适配的凸起,所述筒盖利用所述凸起密封扣合于所述筒身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身为伸缩滑动的套筒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身上开设有观察窗。

作为一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的可视窗。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灭艾筒,包括集灰底座、筒身和筒盖,集灰底座为喇叭状,且背离喇叭口状的一端为安装端,筒身为一中空管,且一端与集灰底座的安装端拆卸式连接,筒盖具有一与筒身配合的密封面,密封面上固定设置有插艾针,插艾针位于筒盖密封面的中心,且与密封面垂直设置。基于以上改进,喇叭状的集灰底座,增大了灭艾筒的接触面积,使得灭艾筒在灭艾放置时更加稳固,不易歪倒;筒盖上设有的插艾针,在对艾条进行灭火时,可将艾条未燃烧的一端插到插艾针上,实现对艾条的固定,然后将利用插艾针固定的艾条放入灭艾筒内,盖上筒盖即可实现对艾条的绝氧熄灭,避免将短艾条放入灭艾筒灭火后难以取出,而把灭艾筒倒过来取艾条会使得灭艾筒里面的艾灰也一起倒出来的现象,下次使用时,将筒盖打开,取出插艾针上固定的艾条继续使用即可,相比传统的取艾方式,不必对倾倒出的艾灰进行清理,使用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集灰底座的安装端开设有外螺纹,筒身的一端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集灰底座利用螺纹与筒身拆卸式安装,集灰底座的安装端开设有一集灰槽。基于以上改进,对艾条进行熄灭时散落的艾灰可利用集灰底座上开设的集灰槽进行收集,需要倾倒艾灰时,将集灰底座从筒身上旋下即可方便艾灰的倾倒处理,且利用螺纹连接实现集灰底座与筒身的拆卸式安装,拆卸与安装方便,且安装后的集灰底座和筒身牢固不易分开。

本实用新型中,筒身直径为7cm,高为22cm。基于以上改进,市售艾条长度多为20cm以下,艾条筒身的高度可满足长度不同艾条的灭火需求,同时,筒身直径使得直径6.5cm以下的艾条均可使用,通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筒盖的密封面开设有与筒身空腔相适配的凸起,筒盖利用凸起密封扣合于筒身上。基于以上改进,采用密封扣合的筒盖结构,盖合与打开方便,方便灭艾操作。

由于短艾条放入灭艾筒后,灭艾筒内仍会剩余较大空间,且艾条越短,剩余空间越大,且剩余空间含有的氧气足够维持短艾条持续燃烧一段时间,不但使得艾条不易熄灭,而且造成艾条的浪费,持续燃烧后的艾条会残留有很长一段未完全燃烧的艾绒,使得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由于存在上述使用缺陷,本实用新型中,筒身设为伸缩滑动的套筒结构,筒身上开设有观察窗,观察窗为透明的可视窗,基于以上改进,将短艾条放入灭艾筒内熄灭时,可通过筒身上设有的透视窗,进行筒身的伸缩调节,依据短艾条的长度,实现筒身高度的灵活调节,使得调节后的筒身高度与短艾条的长度相适配,避免了短艾条放入灭艾筒后筒内仍剩有较大空间的缺陷,使得短艾条放入后能够短时间熄灭,不会因灭艾筒内剩余空间含有的充足氧气维持艾条继续燃烧,从而有效解决了短艾条持续燃烧后残留很长一段未完全燃烧的艾绒的问题,方便短艾条下次点燃使用,且避免了艾条的浪费,实现艾条的节约。

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放置稳固不易歪倒,不需倒置灭艾筒便可方便短艾条的取出,同时方便艾灰的倾倒处理,且短艾条放入后,能够短时间实现其绝氧熄灭,避免未完全燃烧艾绒的出现,能够满足艾条绝氧熄灭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集灰底座;101-安装端;102-集灰槽;2-筒身;3-筒盖;4-插艾针;5-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艾筒,包括集灰底座1、筒身2和筒盖3,集灰底座1为喇叭状,且背离喇叭口状的一端为安装端101,筒身2为一中空管,且一端与集灰底座1的安装端101拆卸式连接,筒盖3具有一与筒身2配合的密封面,密封面上固定设置有插艾针4;喇叭状的集灰底座1,增大了灭艾筒的接触面积,使得灭艾筒在灭艾放置时更加稳固,不易歪倒;筒盖3上设有的插艾针4,在对艾条进行灭火时,可将艾条未燃烧的一端插到插艾针4上,实现对艾条的固定,然后将利用插艾针4固定的艾条放入灭艾筒内,盖上筒盖3即可实现对艾条的绝氧熄灭,避免将短艾条放入灭艾筒灭火后难以取出,而把灭艾筒倒过来取艾条会使得灭艾筒里面的艾灰也一起倒出来的现象,下次使用时,将筒盖3打开,取出插艾针4上固定的艾条继续使用即可,相比传统的取艾方式,不必对倾倒出的艾灰进行清理,使用简单方便。

为方便插艾针4对艾条的固定以及固定后的艾条于灭艾筒内的所处位置,本实施例中,插艾针4位于筒盖3密封面的中心,且与密封面垂直设置。

为方便实现艾灰的倾倒处理,本实施例中,集灰底座1的安装端101开设有一集灰槽102,集灰底座1的安装端101开设有外螺纹,筒身2的一端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集灰底座1利用螺纹与筒身2拆卸式安装;对艾条进行熄灭时散落的艾灰可利用集灰底座1上开设的集灰槽102进行收集,需要倾倒艾灰时,将集灰底座1从筒身2上旋下即可方便艾灰的倾倒处理,且利用螺纹连接实现集灰底座1与筒身2的拆卸式安装,拆卸与安装方便,且安装后的集灰底座1和筒身2牢固不易分开。

由于我们日常使用的艾条的长度多为20cm以下,直径一般不大于6.5cm的艾条,为适合不同长度与粗度的艾条的使用,本实施例中,筒身2直径设为7cm,高设为22cm,艾条筒身2的高度可满足长度不同艾条的灭火需求,同时,筒身2直径使得直径6.5cm以下的艾条均可使用,通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筒盖3的密封面开设有与筒身2空腔相适配的凸起,筒盖3利用凸起密封扣合于筒身2上,采用密封扣合的筒盖3结构,盖合与打开方便,方便灭艾操作。

使用时,将艾条未燃烧的一端插到插艾针4上,实现对艾条的固定,然后将利用插艾针4固定的艾条放入灭艾筒内,盖上筒盖3即可实现对艾条的绝氧熄灭,下次使用时,打开筒盖3,将插于插艾针4上的艾条取下使用即可,使用简单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筒身2为伸缩滑动的套筒结构,筒身2上开设有观察窗5,观察窗5为透明的可视窗。

由于短艾条放入灭艾筒后,灭艾筒内仍会剩余较大空间,且艾条越短,剩余空间越大,且剩余空间含有的氧气足够维持短艾条持续燃烧一段时间,不但使得艾条不易熄灭,而且造成艾条的浪费,持续燃烧后的艾条会残留有很长一段未完全燃烧的艾绒,使得下次使用时不易点燃。

由于存在上述使用缺陷,本实施例中,筒身2设为伸缩滑动的套筒结构以及筒身2上开设有观察窗5,观察窗5为透明的可视窗,将短艾条放入灭艾筒内熄灭时,可通过筒身2上设有的透视窗,进行筒身2的伸缩调节,依据短艾条的长度,实现筒身2高度的灵活调节,使得调节后的筒身2高度与短艾条的长度相适配,避免了短艾条放入灭艾筒后筒内仍剩有较大空间的缺陷,使得短艾条放入后能够短时间熄灭,不会因灭艾筒内剩余空间含有的充足氧气维持艾条继续燃烧,从而有效解决了短艾条持续燃烧后残留很长一段未完全燃烧的艾绒的问题,方便短艾条下次点燃使用,且避免了艾条的浪费,实现艾条的节约。

该实施例中灭艾筒在使用时,使用方式也与实施例一相同,只是在盖合筒盖3后,需通过筒身2上设有的观察窗5,依据放入的短艾条的长度,对筒身2进行高度调节,使得调节后的筒身2高度与放入的短艾条的长度相适配即可,其他使用操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