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4186发布日期:2018-11-23 18:5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尤其涉及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当患者做完脊椎手术后,根据病情需要患者需在病床上趴2-3天,这期间,脊椎不能用力,患者需要一直使用胳膊支撑着,使得患者的肘部以及手部整体贴床,最终使得患者的肩部和臂部一直处于悬空用力支撑的状态,若患者长时间保持这种姿态,容易导致患者的上躯干处于疲劳状态,影响了患者脊椎康复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来解决目前脊椎术后患者,需要使用自己的双臂来支撑的方式,降低了患者康复进度,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包括底板、第一电动推杆、支撑板、滑板、定位孔、定位销、弹簧、第二电动推杆、连接杆、连接销、滑块,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均匀分布于底板顶部中端以及右侧,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撑板位于第一电动推杆顶部,所述的支撑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滑板位于支撑板内部前后两端,所述的滑板与支撑板滑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定位孔均匀分布于滑板内部右侧,所述的定位孔为圆形盲孔,所述的定位销贯穿支撑板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定位销与支撑板滑动相连,所述的弹簧贯穿于定位销,所述的弹簧一端与支撑板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弹簧另一端与定位销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位于底板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杆位于第二电动推杆顶部,所述的连接杆与第二电动推杆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销贯穿连接杆顶端,所述的连接销与连接杆紧配相连,所述的滑块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滑块贯穿于连接销前后两端,所述的滑块与连接销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左侧还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与支撑板转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与连接板一体相连,且所述的导向槽与滑块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内部中端还设有让位孔,所述的让位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滑板一侧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滑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以及连接板顶部还设有保护垫,所述的保护垫分别与支撑板以及连接板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滑块外壁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滚珠,所述的滚珠与滑块转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使用前,首先医护人员将第一电动推杆以及第二电动推杆与外界电源相连接,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以俯卧的姿势移至病床上,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移至病床,即将该装置的底板与病床相贴合,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的支撑板对患者的上躯干进行支撑,即让患者的胸部和腹部与支撑板相贴合,并将连接板与患者的脸部相贴合,在让位孔的作用下,使得患者的脸部暴露于外界,防止连接板将患者的脸部遮挡住而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呼吸,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根据患者双肩宽度的不同,医护人员可用右手拉动定位销,使得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左手拉动或推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滑板沿着支撑板的方向做上下移动,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医护人员对支撑板内部前后两端的滑板进行调节,以此对该装置的宽度进行调节,当滑板调节后的状态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手放定位销,在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定位销插入当前相对应的定位孔内,其目的是为了让滑板调节后的位置处于定位的状态,即该装置宽度调节后的状态被固定,当医护人员需要对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即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时的姿态进行调节时,医护人员可用手同时开启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推动或拉动支撑板,同步,第二电动推杆推动或拉动连接杆带动连接销连同导向槽以及连接板,最终使得支撑板和连接板带动患者上躯干以及头部同步做上下运动,当患者治疗的姿态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用手关闭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即可,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头部高于患者上躯干的治疗姿态时,医护人员可用手单独开启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推动连接杆带动连接销连同滑块,以此让滑块沿着导向槽的内部方向做由右向左滑动,因第一电动推杆未被开启,即支撑板处于定位的状态,此时,通过支撑板与连接板转动相连的作用以及滑块沿着导向槽做由右向左方向移动的作用,最终使得连接板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即连接板带动患者头部处于抬起的状态,以此满足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需求,当患者头部抬起的状态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用手关闭第二电动推杆即可,该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无需患者人工用力即可实现患者脊椎支撑的功能,不仅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度,还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让位孔是为了让出患者脸部的区域,防止患者因俯卧的姿势导致患者头部摆放姿势不正确而影响患者脊椎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保护垫是为了让患者上躯干以及脸部与该装置实行软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滚珠是为了提高了滑块在导向槽内滑动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3是支撑板和滑板的局部右视剖视图;

图4是导向槽与滑块的连接剖视图。

底板1、第一电动推杆2、支撑板3、滑板4、定位孔5、定位销6、弹簧7、第二电动推杆8、连接杆9、连接销10、滑块11、滚珠101、连接板301、导向槽302、让位孔303、保护垫304、把手4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电动推杆2、支撑板3、滑板4、定位孔5、定位销6、弹簧7、第二电动推杆8、连接杆9、连接销10、滑块11,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2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2均匀分布于底板1顶部中端以及右侧,所述的第一电动推杆2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撑板3位于第一电动推杆2顶部,所述的支撑板3与第一电动推杆2螺纹相连,所述的滑板4位于支撑板3内部前后两端,所述的滑板4与支撑板3滑动相连,所述的定位孔5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定位孔5均匀分布于滑板4内部右侧,所述的定位孔5为圆形盲孔,所述的定位销6贯穿支撑板3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定位销6与支撑板3滑动相连,所述的弹簧7贯穿于定位销6,所述的弹簧7一端与支撑板3胶水相连,且所述的弹簧7另一端与定位销6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8位于底板1 顶部左侧,所述的第二电动推杆8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杆9位于第二电动推杆8顶部,所述的连接杆9与第二电动推杆8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销10贯穿连接杆9顶端,所述的连接销10与连接杆9紧配相连,所述的滑块 11数量为两件,所述的滑块11贯穿于连接销10前后两端,所述的滑块11与连接销10紧配相连,所述的支撑板3左侧还设有连接板301,所述的连接板301 与支撑板3转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01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导向槽302,所述的导向槽302与连接板301一体相连,且所述的导向槽302与滑块11滑动相连,所述的连接板301内部中端还设有让位孔303,所述的让位孔303为圆形通孔,所述的滑板4一侧还设有把手401,所述的把手401与滑板4螺纹相连,所述的支撑板3以及连接板301顶部还设有保护垫304,所述的保护垫304分别与支撑板3以及连接板301胶水相连,所述的滑块11外壁还均设有若干数量的滚珠101,所述的滚珠101与滑块11转动相连。

该用于脊椎术后患者俯卧支撑装置,使用前,首先医护人员将第一电动推杆2以及第二电动推杆8与外界电源相连接,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患者以俯卧的姿势移至病床上,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移至病床,即将该装置的底板1 与病床相贴合,医护人员再将该装置的支撑板3对患者的上躯干进行支撑,即让患者的胸部和腹部与支撑板3相贴合,并将连接板301与患者的脸部相贴合,在让位孔303的作用下,使得患者的脸部暴露于外界,防止连接板301将患者的脸部遮挡住而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呼吸,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根据患者双肩宽度的不同,医护人员可用右手拉动定位销6,使得弹簧7处于拉伸的状态,医护人员再用左手拉动或推动把手401,使得把手401带动滑板4沿着支撑板3的方向做上下移动,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医护人员对支撑板3内部前后两端的滑板4进行调节,以此对该装置的宽度进行调节,当滑板4调节后的状态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手放定位销6,在弹簧7回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定位销6插入当前相对应的定位孔5内,其目的是为了让滑板4调节后的位置处于定位的状态,即该装置宽度调节后的状态被固定,当医护人员需要对该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即医护人员对患者治疗时的姿态进行调节时,医护人员可用手同时开启第一电动推杆2和第二电动推杆8,第一电动推杆2推动或拉动支撑板3,同步,第二电动推杆8推动或拉动连接杆9带动连接销10连同导向槽302以及连接板301,最终使得支撑板3和连接板301带动患者上躯干以及头部同步做上下运动,当患者治疗的姿态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用手关闭第一电动推杆2和第二电动推杆8即可,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当医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头部高于患者上躯干的治疗姿态时,医护人员可用手单独开启第二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8推动连接杆9带动连接销10连同滑块11,以此让滑块11沿着导向槽302的内部方向做由右向左滑动,因第一电动推杆2未被开启,即支撑板3处于定位的状态,此时,通过支撑板3与连接板301转动相连的作用以及滑块11沿着导向槽302做由右向左方向移动的作用,最终使得连接板301 做顺时针旋转运动,即连接板301带动患者头部处于抬起的状态,以此满足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需求,当患者头部抬起的状态达到医护人员的需求后,医护人员用手关闭第二电动推杆8即可,同时,让位孔303是为了让出患者脸部的区域,防止患者因俯卧的姿势导致患者头部摆放姿势不正确而影响患者脊椎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保护垫304是为了让患者上躯干以及脸部与该装置实行软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滚珠101是为了提高了滑块11在导向槽302内滑动的流畅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